山西康养旅游人才供给体系构建研究

2018-06-29 10:40:02,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康养山西供给

,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自2017年9月山西省旅发大会上楼阳生省长首次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夏养山西’康养品牌”以来,康养旅游产业迅速成为全域旅游时代山西旅游发展极具潜力的蓝海,以康养拉动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也成为山西旅游创新发展的一张特色牌。产业要发展,人才需先行。本文通过对山西康养旅游市场的分析,提出全方位、多层次构建山西康养旅游人才供给体系的设想。

一、山西康养旅游产业现状及前景

康养旅游是指“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1]这一定位涵盖并超越了学界曾提出的“健康旅游”“健康医疗旅游”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等概念,成为旅游和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既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幸福生活的新追求,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

(一)山西康养旅游资源概述

楼阳生省长曾在2017年山西省旅发大会上对山西省丰富的康养旅游资源作过精彩推介,结合康养产业发展类型,概括起来详见表1。

由表1可见,山西拥有地理、气候、地质、饮食、医疗和文化等六大康养资源,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康养产业得天独厚。

(二)康养旅游市场前景

康养资源优势要转化为产业优势,首先需要强力的市场需求作支撑。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约640万,到2020年将达到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2]老年人养老康复的刚性需求,加上中年人和年轻人对健康品质生活的新需求,为全生命周期康养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业界初步估计,未来5年我国养生旅游的市场规模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0%,2020年市场规模将在1000亿元左右,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三)康养旅游政策支持

近年来,顺应旅游业转型升级和群众对康养旅游的强烈需求,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密集出台的涉及康养旅游的各类“意见”和“规划”多达十几个,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全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促进旅游与健康医疗融合发展。鼓励各地利用优势医疗资源和特色资源,建设一批健康医疗旅游示范基地。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启动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发展温泉旅游,建设综合性康养旅游基地。”

《山西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全力打造的十六大旅游集聚区中,与康养旅游直接相关的包括大同温泉水镇休闲养生旅游集聚区、管涔山休闲度假旅游集聚区、关帝山养生旅游集聚区、历山生态旅游集聚区、太岳山森林生态旅游集聚区等五大旅游集聚区,并提出加快发展历山、芦芽山、庞泉沟三大生态旅游目的地。重点提升完善定襄凤凰山神汤都温泉乐园和盂县大汖温泉旅游度假区等温泉度假旅游区,引导推进忻州顿村、奇村、大营温泉旅游度假区设施改造、产品升级,使温泉旅游成为山西特色旅游的一大亮点。

楼阳生省长在《2018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实施康养产业带动……以养心、养生、养老为发展方向,开发全生命周期康养产品,发展融旅游、居住、康养、医疗、护理为一体的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乡村康养、森林康养、温泉康养、中医药康养和康养地产等新业态。加快建设一批康养旅游城市、康养小镇、康养产业园、康养度假区。”

表1 山西康养旅游资源及对应产业

政府基于战略考虑的强力推动势必引导大批社会资本进入康养旅游产业,新企业、新项目的落地急需大批专业人才的支撑。

二、山西康养旅游市场人才需求展望与供给分析

人才需求取决于产业发展,通过分析产业类型与结构,可以对人才需求结构、层次与素养进行预测;通过对现有专业的分析,可以把握山西康养旅游人才供给基础;通过对国内康养旅游人才供给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山西康养旅游人才供给的优势和劣势所在。

(一)山西康养旅游产业及项目对人才结构的需求

根据楼阳生省长在《2018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重点发展乡村康养、森林康养、温泉康养、中医药康养和康养地产等新业态,结合表1的产业类型,可以预测未来山西康养旅游人才需求类型如表2。此外,山西康养旅游的发展还需要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教育教学、规划、统计和数据管理、导游、讲解员、旅游营销等旅游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发。

(二)康养旅游对人才层次与素养的需求

如前所述,康养旅游是在现代社会产业融合发展中产生的,是“旅游+健康+养生”的集合体,这就决定了康养旅游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和复合型的。既需要高层次的理论研究、景点规划、经营管理和产品开发人才,也需要一线技能服务型人才;既需要医药、康复、护理人才,也需要文化、旅游人才;既需要单一技能专业人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因此,康养旅游人才需求从层次上涵盖了从研究生、本科到高职高专和中职,从专业上涵盖了旅游院校、医学院校、林业院校和体育院校。

(三)山西康养旅游人才供给的基础

由于康养旅游产业是旅游新业态,发展刚刚起步,因此现有的各级专业目录中尚没有专门对应的专业,与康养产业相关的专业如表3所示。

表3所列各专业,可以分别在山西省内各级各类院校中找到。

表2 康养产业与对应人才需求

表3 各级专业目录中与“康养旅游”相关的专业

从旅游院校看,山西省目前开设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旅游专业的院校有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14所,主要是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开设高职高专层次旅游专业的院校有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等34所,涵盖了导游、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景区开发与管理、户外休闲等20多个专业;开设中等职业旅游专业的学校9所,涵盖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中西餐烹饪等专业。

从医学院校看,山西医科大学及其下属的汾阳学院和晋祠学院、山西中医药大学、大同大学医学院等高校开设有本科、硕士、博士的护理学专业;山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开设有本科层次的康复治疗学和针灸推拿学;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开设有药学、中药和医药营销等专科层次的专业;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运城护理职业学院等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有专科护理专业;太原市卫生学校、忻州市卫生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都开设有中职护理专业。

从林业院校和体育院校看,山西林业职业学院开设有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开设有休闲体育专业和体育保健专业。

(四)山西康养旅游人才供给的不足

虽然山西省各级院校均开设有康养旅游相关专业,但山西康养旅游产业毕竟起步较晚,专业、课程设置未能及时跟上产业的融合发展,且各自为战,未能实现联合培养,康养旅游人才供给整体滞后,表现在目前尚无直接面向康养旅游产业培养人才的院校或专业。

反观国内兄弟省份,直接面向康养旅游的相关专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层次,值得山西省借鉴。在康养旅游发展较早的海南省,三亚学院下设的时尚健康产业学院,有旅游管理(健康产业)和休闲体育(康体与抗衰老)两个本科专业,开设了一系列关于健康、中医养生、运动与休闲管理等与康养产业直接相关的课程,培养面向健康养生养老、中医药健康旅游的专业人才。海南医学院也开设了中医学(养生保健方向)和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方向)。四川省的康养旅游发展很快,攀枝花学院医学院将护理、康复等专业分离出来,组建了攀枝花学院康养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康养学院。四川省旅游学校成立巴蜀武术养生学院,为养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开设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设计与管理方向)等。

因此,山西省各级教育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旅游部门和院校需要迅速行动,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主动进行康养旅游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打好康养旅游这张特色牌提供人才支撑。

三、山西康养旅游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山西康养旅游人才的供给虽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其他省份相比,还未能充分对接并服务产业发展。因此,构建山西康养旅游人才供给体系,需要在整合现有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校企联合培训和产教融合培养两种模式,打造以本科教育为引领,高职教育为主体,国内外高端专业人才的引进为补充,职业培训为常态的康养旅游人才供给体系。

(一)做好山西康养旅游人才供给体系的顶层设计

康养旅游是多业态融合发展衍生的旅游新业态,人才供给也需要多主体融合,建立“产业+教育”“旅游+健康+教育”协同联动体系。建议成立由省级旅游行政部门牵头,卫生行政部门、林业及体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与旅游、卫生、林业、体育各级院校、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共同参与的康养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包括康养旅游人才供需在内的产业发展事宜。

(二)发挥各自优势,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化的人才供给体系

旅游本科院校应将康养旅游作为旅游管理的一个专业方向,作为本科专业优化调整的重点,充分发挥高层次研究人才优势,重点培养研究生和本科层次的康养旅游规划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产品设计人才;旅游高职高专应在旅游管理和户外休闲、酒店管理等专业中增加康养旅游方向,增设康养旅游课程,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一线服务人才,同时打造康养旅游专业群,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旅游中职院校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衔接与合作,为企业和景区提供基层一线服务人员。

医学院校可以为康养产业提供医疗康复、中医养生、老年护理、中医药与食品营养等人才;林业和体育院校可提供生态旅游、休闲体育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同时,各院校之间应加强合作,如高职旅游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可以与中职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开展“3+2”合作招生,培养兼具护理技能和旅游服务技能的复合型康养旅游人才。旅游院校与医学院校还可以采取共享师资的方式,合作开展康养与旅游方面的课程、讲座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三)人才供给需紧密对接各地康养旅游重点项目

省政府确立全力发展康养旅游的战略以来,各地纷纷推出一大批康养旅游重点项目,如山西平顺的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项目、山西孟母文化养生健康城、大同县“国际健康养生基地”建设、山西省林业厅与国信集团合作建设的山西省森林康养产业等,院校的康养旅游人才培养应强化市场观念和服务意识,主动对接这些项目,根据各自优势,针对特定项目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四)建立康养旅游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开展校企协同育人

为保障山西康养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依托具有专业优势的院校打造稳定的康养旅游人才培养基地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全日制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培训、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和培训模式创新等多重功能。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承办各地旅游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委托的培训项目,开展面向康养旅游行业的市场化培训。常态化的职业培训,应当既坚持康养专业知识覆盖,又体现分类个性需求,既注重专家讲授,又安排现场体验,既为主讲者提供发挥空间,又为学员搭建参与互动交流对话平台。

(五)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发康养旅游人才的机制

康养旅游人才供给需要紧贴产业与行业发展,探索建立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3]根据山西康养旅游市场需求,校企合作研发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开展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产品研发等提供支持;合作研发岗位规范、质量标准等。

(六)引进国内外优秀康养旅游人才,对接国际一流专业与课程

康养旅游人才的供给需立足本土,但外来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同样必不可少。通过适当引进国内外优秀康养旅游专家,引领企业人才发展,强化院校师资队伍。相比欧美国家,我国康养旅游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康养旅游人才的培养也需要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按照国际标准培养适应康养产业未来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S].

[2]于娟.13部门联合印发《“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N].中国医药报,2017-03-28(006).

[3]柯进.六部门出台《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N].中国教育报,2018-02-23(001).

猜你喜欢
康养山西供给
我在山西等你
黄河之声(2022年6期)2022-08-26 06:46:08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8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山西叹五更
青年歌声(2020年11期)2020-11-24 06:57:42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建筑科技(2018年6期)2018-08-30 03:41:18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29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群众(2016年10期)2016-10-14 10:49:58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