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喜云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医院,陕西 咸阳 712100)
带状疱疹是人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并伴有剧烈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中医上称为“蛇串疮”、“火带疮”“缠腰火丹”、“蜘蛛疮”。临床表现为皮肤起红斑、成簇水疱、在身体的单侧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不过中线。疼痛犹如针扎、火燎。通常好发于肋间神经、三叉神经、颈神经等支配的区域。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亲肤性和亲神经性,当患者感染了该病毒后可以长期潜伏在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在患者抵抗力低下时可顺势沿着神经纤维走向不断蔓延到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和神经痛。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常见于老年患者。大部分病人患病后很少复发,极少数病人患病后有再次发病的可能。
选取我院2014~2017年的门诊带状疱疹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5.2岁,病程3~7天;对照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2.5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神经痛程度均具有可比性(P>0.05)。
一般发病为单侧,有簇集性的水疱,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周围皮肤正常。在疱疹未出现前局部或有刺痛或灼痛感。疱疹消失后会有神经痛后遗症。
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蛇串疮的诊断标准。
1.3.1 对照组
静脉滴注阿昔洛韦500 mg,1次/d,肌肉注射聚肌胞2 mg,1次/d,口服维生素B1,10 mg,1次/d外涂阿昔洛韦乳膏与炉甘石悬浊液;7天为一疗程。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不用炉甘石悬浊液和阿昔洛韦乳膏外涂)采用以下方法:(1)点刺放血法;患者采用舒适体位,医者在疱疹的始发部位,终止部位以及疱疹的两旁根据疱疹范围的大小选取2~4个点,用无菌三棱针点刺放血(点刺深度是1~2 mm,点刺的动作要快、准、稳,尽量给病人减少痛苦);(2)对于较大的疱疹或脓疱疹用无菌的三棱针刺破,用无菌棉签把疱疹的渗出液擦拭干净,再用红外线灯照射,使其创面干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缩短病程。(3)中药外敷 用《医宗金鉴》的古方二味拔毒散(方药组成为白矾30 g,明雄黄6 g,)加冰片12 g龙血竭9 g黄连15 g研成粉末用碘伏调成糊状每日涂抹数次。
1.3.3 禁忌
在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忌腥辣肥甘之品和鱼虾等海产品,注意休息。
两组疗程均为2周。
1.4.1 判断疗效的标准
治愈:疱疹结痂以及大部分痂皮脱落,疼痛基本消失;好转:疱疹80%结痂疼痛明显好转;无效:疱疹消退很少,低于30%或有发展,疼痛无明显减轻。
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比较可以看出有明显的差异,治疗组优于对比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带状疱疹是因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呈簇集型水疱或脓疱、红斑周围皮肤正常,并伴有严重神经痛的一种皮肤病,西医一般采取抗病毒、营养神经的方法治疗。抗病毒药物用阿昔洛韦、聚肌胞来治疗,阿昔洛韦进入水痘-带状疱疹感染的细胞后,与脱氧核苷酸竞争病毒胸腺嘧啶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无环鸟苷三磷酸酯,作为病毒复制的底物与脱氧鸟嘌呤三磷酸酯竞争病毒DNA多聚酶,从而抑制了病毒DNA的合成,起到抗病毒的作用,但它的止痛作用差。营养神经的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是以在疱疹的局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减少带状疱疹的后遗症-神经痛和清热解毒,燥湿止痛使疱疹快速结痂,缩短病程的方法来治疗。临床上一般采用针刺法,点刺放血法,火燎祛毒法,中药外敷法。在临床上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比西药的毒副作用小,而且结痂快,止痛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1]陈新嵌,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郑军文.火针配合外用三黄散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9):230.
[3]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24(3):134.
[4]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