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

2018-06-29 06:28
关键词:满意率心肌梗死个性化

叶 丽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中医院,江西 九江 3324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因为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导致的心肌严重缺血、坏死的危重症,临床病死率、复发率较高[1]。虽然近些年临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促使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病死率不断下降,但是因为患者在自我防护、护理等方面的能力因素影响,导致患者医院外仍然存在高风险性行为。对此,为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干预水平,以我院部分无典型特殊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例,探讨院前急救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66例无典型特殊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分组理念与原则,将本研究中所选取的66例患者划分到两组(常规与实验)。常规组总共33例患者,患者32~60岁,平均年龄(46.2±2.3)岁;实验组总共33例患者,患者33~61岁,平均年龄(48.1±2.5)岁。两组患者的多项一般资料在差异方面不明显,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具备对比研究的基本要求。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院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及时初诊。在接到出诊通知后快速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时派出救护车。在派车过程中可以按照患者的病情选取最佳的护理人员;(2)急诊护理。在到达并发现场时需要保持安静,告知患者尽可能制动,及时打通静脉通路并早操作中不断鼓励患者,在实行穿刺动作时需要做到快、准、轻;(3)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及时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应用语言安抚的方式提高患者治疗信心;(4)转运护理。转运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查,在沟通中需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转运的必要性,转运时必须做好体位的控制以及静脉通道的管理,对于危重患者可以构建绿色通道。

1.3 观察指标和评判标准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在患者出院当天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患者进行调查,满意度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临床护理工作的及时性、患者对于护理工作人员的印象、护理工作的全面性以及对护理工作人员专业性的认可程度,调查表总分100分,分数超过80分为非常满意,60分为满意,不足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效果等数据均采取SPSS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式表达,数据之间的检验采取P值实现,P<0.05代表数据差异明显。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6.97%)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81.82%),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普遍且危害性较高的一种,是导致中老年人群体致残、致死的高占比疾病之一,发病速度较快同时病情发展凶险,在临床治疗之后患者仍然可能存在严重的后遗症,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因为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其治疗以及护理工作较为重要且复杂[2]。

院前急救护理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一定的疾病干预帮助,促使患者的疾病症状稳定,及时对患者实行抢救能够显著减少对患者的影响,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再将患者转入到医院内进行治疗,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力的条件。对此,院前急救护理显得格外重要[3]。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栗林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2):1493-1494.

[2]李 英,张瑶琴.院前急救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探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0):1238-1240.

猜你喜欢
满意率心肌梗死个性化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