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评论版“读者来信”及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欢迎新老读者回应报道内容、交流热点话题、分享现实感悟,来稿请发nfzmreaders@163.com。
学校办好“家长学校”更实在
回应“建议政府广开‘家长学校”
2018年6月21日《南方周末》大参考版
让政府广开“家长学校”恐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如学校自己办好“家长学校”来得实在。首先是快。因为教育局对学校的考核中有“家长学校”的相关内容,各校都有“家长学校”的一套人马和一系列制度,只是“家长学校”常常空转,沦为形式。如果相关的检查督促、奖惩措施能跟上的话,变虚为实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其次,培训内容针对性强。不同办学阶段的学校,对家长有不同的要求,也更清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困惑,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培训内容。第三,便于进行培训方式的创新和合理调配“家长学校”的师资。越是名校,“家长学校”办得越好;“家长学校”办得好的学校,和家长的关系往往比较和谐。办好“家长学校”,对学校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陕西西安❘柯润安❘东城一小教师
该听谁的
回应《“小王,明天来趟我办公室”》
2018年6月7日《南方周末》自由谈版
我在机关单位工作了十几年,算是老同志了。在机关单位,敢“不听”领导话的人几乎数不出来。为什么领导的话那么厉害,让人惟命是从?我想除了不听话没好果子吃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缺少对权力的制衡和监管。领导可以对事情独断,可以对不服从自己的人任意宰割,那么谁还敢在领导面前说不?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是靠工资养活一家老小的普通人,也无法把自己抬高到为了公平正义,可以毅然决然地辞职。为此,只有寄望于改革,把领导的权力关进“笼子”里,让领导无法为所欲为,也让公务员能够更加地敬畏制度、敬畏法律,而不是敬畏领导手中的权力。
广州❘郑静静❘市民
有种压力叫过度关心
高考成绩放榜后,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早上同事刚来上班,就有人热情地问:“孩子考得怎样?”同事阴沉着脸,幽幽地说:“没有达到本科线。”后来同事告诉我,自孩子参加完高考,亲戚朋友的此类问询就一直不断,让人觉得特不爽。不仅让孩子倍感失落沮丧,也让大人跟着烦恼。本来心里就不顺了,安慰孩子都来不及,哪还有心思应付这样的关心?
有一种压力叫过度关心。我们经常说要给考生减压,却不想我们看似热情的关心不经意中给孩子造成了更大的压力。表达关心也要看时机,时机不对,再好的动机也会走向反面。正确的做法是,孩子高考及成绩公布后,作为亲戚朋友不必那么心急,给考得不好的孩子和家长一个缓冲期,让他们慢慢面对现实平复心境。这时来自外界的适时的关心,才显得更弥足珍贵,让人接受与感动。
安徽安庆❘朱道平❘国企职工
上面统筹,下面减负
为推进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近段作为基层扶贫工作者,我们遭遇到了集中审计和检查风暴。对扶贫项目,区审计局进行了专项审计,省、市审计局又进行专项审计;同时,区纪委、监察局也进行专项检查;省、市区政府也发文进行专项检查;省、市区政治巡察组、作风巡查组、暗访组等也进行专项检查。同一项目多部门监管、检查、审计,致使基层应接不暇。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其他部门未必认同,再来检查时又要核查一遍,反复核查耗费大量的精力、财力和时间。因为担心问责,相关部门对上面的扶贫项目采取消极回避态度,因为怕麻烦,涉农企业也不愿意要上面的扶贫资金,限制了带动农民的发展。期盼上面加大统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同一项目由一个部门总管,对已经作出结论的审计结果要共同认定,以减轻基层干部的心理压力,鼓励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推动发展的具体工作当中。
湖北武汉❘栾新河❘新洲区委办
(栏目主持:温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