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平 傅鑫晖 张芹
摘 要:文章分析了某住宅小区地下室渗水的原因,并针对地下室渗水提出了多种综合治理方法的思路,将“堵”与“疏导”相结合,达到有效治理地下室渗水的目的。
关键词:渗水;原因;治理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7-0138-0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basement seepage in a residential area,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basement seepage, combining "blocking" with "dredging"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basement seepage.
Keywords: seepage; cause; treatment
1 概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变得稀缺,在工程建设活动中更加应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停车、休闲、娱乐等需要,这时我们不得不面对地下室渗水的治理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地下室渗水原因及渗水治理方法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对正被这些问题困扰的工程人有所帮助。
2 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地上15层-33层,建筑高度45-99m。规划用地面积64079m2,建筑面积209840.31m2(地下62031m2,地上147808m2)。地下室防水等级为Ⅰ级,防水设计为混凝结构自防水与外防水相结合的方式,地下室底板、外墙、水池外墙及顶板均为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地下室顶板防水采用1mm厚水泥基防水涂料和4mm厚SBS聚酯胎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地下室外墙防水采用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地下室底板防水采用干撒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由于该工程地下室面积较大,难免会出现地下室渗水现象,一旦地下室渗水严重将影响整个工程的使用功能,对后期维修影响较大,而且对施工企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极为重要。
3 地下室渗水原因分析
3.1 施工工艺不当
(1)在结构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因交通堵塞导致混凝土无法顺利运至现场或者混凝土泵出现故障导致浇筑中断,形成冷缝;(2)混凝土浇筑时漏振或振捣不充分,局部混凝土疏松,从而导致渗水现象;(3)混凝土后期养护时间不足或养护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导致混凝土出现细微裂缝;(4)混凝土过早承受荷载,混凝土浇筑完后还未达到终凝时间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如上人放线、堆放钢筋、模板等导致结构开裂;(5)混凝土拆模过早,混凝土浇注完成后但未达到拆模强度时就拆模导致了开裂;(6)防水层施工质量不合格,在防水施工时局部防水卷材搭接不牢或防水涂膜施工不到位,在阴阳角、管道根部、后浇带、伸缩缝、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需要重点处理的部位附加层施工不到位等都会导致渗水。
3.2 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
(1)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坍落度等性能指标不满足设计要求。强度等级过低会导致開裂,水泥含量过大产生水化热值高,容易造成温差裂缝;坍落度过大会导致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干缩裂缝。(2)防水材料不合格,防水施工所用的防水卷材厚度、拉伸性能、不透水性能、可溶物含量、耐热性、低温柔度、延伸率等性能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防水涂料的不透水性、粘结强度、耐水性等性能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3 温度缝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或者温差较大的环境中浇筑混凝土结构时易产生温度裂缝,此类裂缝受温度影响较为明显,且裂缝冬季较窄夏季较宽。
3.4 沉降缝
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底板或者外墙开裂,并随不均匀沉降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在结构缝隙位置经常出现渗漏现象。
4 地下室渗水治理措施
(1)堵漏王封堵。堵漏王因其具有迅速凝固且密度和强度都远远高于现行高标号混凝土、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而在工程项目中广泛应用。具体操作方法为清除渗漏保护层等松散物质找到裂缝或漏点,将裂缝或漏点凿成U型槽或坑(切勿凿成V型)并清洗干净,将调和好的堵漏王捏成合适的形状,待手感到微热发硬时用力推入漏洞中。
(2)高压灌浆堵漏。利用机械的高压动力,将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注入混凝土裂缝中,当浆液遇到混凝土裂缝中的水分会迅速分散、乳化、膨胀、固结,这样弹性固体填充混凝土所有裂缝,将水流完全地堵塞在混凝土结构体之外,以达到止水的目的。施工方法为:确定漏水点→清理渗漏基面→钻孔→清洗→安装灌浆接嘴→高压灌注发泡浆料→观察→补漏→拆灌浆嘴→槽孔修补→检查→完成补漏。该方法适用于各种部位的渗水处理,是目前比较简便高效的治理方法。
(3)膨胀止水条堵漏,这种材料在遇水后产生2-3倍的膨胀变形,并充满接缝的所有不规则表面、空穴及间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彻底防止渗漏。当缝隙发生变化时,它会吸水继续膨胀达到堵漏的效果。该工艺主要用于施工缝、伸缩缝、裂缝等位置的渗水处理。
(4)开沟明排法,如果渗漏位置在墙面或者离墙面较近的地下室底板上,可以在地下室底板上沿墙角剔除地下室底板保护层使其在该部位形成排水沟并使该排水沟与附近的地下室集水井连通,将水导入地下室排水系统。具体方法是:放线定位→剔除地坪→砂浆找坡。
(5)设置导流槽暗排。如果渗水位置在地下室通道或者停车位等不宜设置明沟的位置,可在渗水点和临近的地下室集水井之间设置暗沟将水导出。具体方法是:定位放线→剔除地坪并找坡→埋设U型管或者排水板→修复地坪。
(6)综合治理措施,在渗漏治理时可以将注浆、膨胀止水条、堵漏王进行组合应用,如在使用膨胀止水条或堵漏王处理时预埋注浆针头,若效果不好可以进行注浆。也可以将“堵”与“疏导”相结合达到治理地下室渗水的目的。
5 结束语
地下室渗水是由施工工艺、材料、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渗水点的位置、原因不同,治理方法也有所区别,只有充分了解渗水点的形成原因并选择合理的治理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笔者以为,关于地下室渗水的治理我们可以借鉴大禹治水的经验,当“堵”的方法行不通时,我们可以换个思路而采用“疏导”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比如开凿一条排水沟连通地下室排水系统等。
参考文献:
[1]周守民.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渗水裂缝处理技术[J].施工技术,2010,39(11):106-108.
[2]陈康,王洪涛.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渗措施[J].建筑施工,2012(10):325-326.
[3]周国锋.关于地下室外墙渗水成因及处理措施的探讨[J].混凝土,2012(9):140,144.
[4]王其洋,孙奇,朱乐乐.浅析高层住宅地下室渗水防治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4,S2:661-663.
[5]白冬,何卫江.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水防治施工要点分析[J].水科技,2015(10):108-109.
[6]张凌强.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3):256.
[7]陈晓东.浅谈地下室防水工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