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8-06-28 21:05江雪娟
课外语文·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小学

江雪娟

【摘要】在小学语文素材中,存在许多有利于情感教育的作品,例如作家对祖国的热爱、对事物的深刻体会等,通过优美的字句表达出崇高、悲壮等体会,可以给予读者无穷的回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本研究主要针对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分析如何将情感教育放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情感可以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起到影响和调节的作用,从而可以促进学生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情感教育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情感教学属于一个对价值进行不断内化的过程,通常在小学语文的教科书中,对学生起到的价值培养属于外在的,要提升学生的价值内涵,需要对情感教育加以重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情感教育可以对学生的感性思维进行良好调控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内涵起到熏陶的作用。首先,是可以对学生的感性思维进行良好调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小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情感特征,其表现形式也不同,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其知识水平还不够好,在教育方面其需要被理解,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此过程中需要应用到情感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实施情感教育可以起到调动积极性、协调认知情感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对学生的内在潜力进行激发,使学生课堂更加具有活力。而且语文课堂重点不仅是教授某些知识或是技能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充满激情和思想的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情感起到影响的作用,可以对学生对于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方式也起到影响的作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其次,是可以对学生的内涵起到熏陶的作用,情感教育中的可溶性可以通过教学的渠道将文章中的情感传达到学生的内心,学生在对文章进行理解、体会的同时,文章中的情感会被加工提炼,从而成为学生自己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对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感情等起到熏陶的效果,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启发,挖掘其中灵性,引導学生用心感悟、解读,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认知。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一)对教材进行解读,理解并把握其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学科的特点就在于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情感的表达,在小学课文中包含有许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故事情节上也十分动人,其中包含着许多强烈的感情,可以渗透出深刻的理性,有助于师生的情感思想进行参与。其中进行情感教育则需要将作者、教师以及学生的情感思想进行沟通,教师在里面起到的作用为主导和桥梁,因此教师需要将自己的体验与文章中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相结合,结合的过程需要明确、有意识,才能将其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

(二)通过多种方式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中

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的优势就是语言及情境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语言优势以及创造情境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同时进行互动对话让学生起到主体的作用,激发自身情感。

1.发挥语文教学课堂的语言优势

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进行示范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学生也可以自己读,在读的过程中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独特的魅力。而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语言上需要富含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行挖掘,才能通过语言进行准确表现,将历史人物及时间生动化,可以对学生的情感起到鼓动和感染的作用,通过语言感情将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深刻呈现于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充分领悟其中的人物情感。二是需要确保语言的简洁、生动以及形象,在说话时,教师要抓住重点,避免出现矫揉造作、肆意纵情、重复的情况,通过意简言骇的方式适当地将文章情感表达给学生,恰如其分的情感、精简的措辞、生动的讲述起到的效果刚好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三是利用语言进行想象、描绘图景。语言是可以调节学生的想象活动的,因此可以在教学中应用语言再造想象,将图景创造出来。例如《月光曲》,教师可以将图像及配乐朗读相结合进行画面想象展示,运用音乐进行烘托、语言进行渲染,对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进行显示,创设情境,学生可以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丰富的想象,加强文章情感的培养。

2.进行情境的创设,通过情境产生情感

通常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可以分为模拟真实情境、问题情境、真实情境这三种。一是模拟真实情境,可以通过一些艺术的手段对课文描写的情境进行直观再现,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文章的情感,在该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场景、服饰、神情等进行构建,形成一个符合文章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情油然而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自然达成统一。二是问题情境,该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实现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不相符,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思维记忆都集中在一起,确保其最佳的智力活动状态,例如在《观潮》一文的教学中作者将大潮的神奇进行尽情描绘,为其添加一笔浓重的色彩,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可以对作者所传递的情感进行深刻体会,再展开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学生顿悟并且热于思考,对其积极向上的心态进行激发。三是真实情境,该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到接近真实的场景去体会,如可以到工厂、田间、野外等感受真实的生活以及工作场景,对于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例如在对《我爱秋天》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去感受秋天,可以进行标本的收集,记录秋天的足迹,对学生热爱秋天、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起到激发的作用。

(三)进行课文情感的深入分析,进行体验对比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可以正确对教材情感进行领悟,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升华。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达到理解教材情感的效果,首先需要学生对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才能在该基础上实现课文情感的领悟。因此,教师应当针对课文的类型或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其中比较方法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其特定的典型环境就是“大年夜”,其中主要讲述小女孩在大年夜赤着脚卖火柴、小女孩想象与大年夜有关的食物等,通过进行课文内容的正确深刻理解,学生初步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穷人的生活,在该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在大年夜中是如何度过的,如今的大年夜都是喜气洋洋、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再让学生与课文中小女孩的大年夜进行对比,可以使得学生对这篇课文所蕴藏的深层意义具有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也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幸运以及幸福的事。

三、结语

情感教育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十分重要,其可以促进学生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而语文教学也是其中主要的贯彻渠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有责任以及义务在教学课堂中实施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当作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补充,在语文课堂中实现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并且也可以提高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属于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在某些方面可以进行替代,通过语文学科进行实施,有利于深入和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其中语文教师的观念转化以及教学能力的提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更好地融合情感教育的教学方法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范成建.水到渠成于课堂——语文教学课堂模式浅谈[J].新教育时代,2018(3).

[2]陈瑜姝.品赏细节以情激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语文教学通讯,2013(12).

[3]徐东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2(4).

[4]黄秋菊.奏响情感之歌——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学生之友,2011(7).

[5]韩霞.情感语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学周刊,2011(16).

[6]张丽琴.心随文动,情随文涌——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作文成功之路,2016(4).

[7]向爱梅.品赏细节 以情激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情感读本,2015(32).

[8]宋志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J]. 空中英语教室,2011(1).

[9]高新华.浅谈情感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小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