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成机制的选择与演变

2018-06-28 16:46郭丽杰
神州·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成机制

郭丽杰

摘要:广播电视是大众的传播媒介,传播的内容即节目是公开性的,反映当今时代特征的,节目的生产机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的进行选择与演变。

关键词:广播电视节目;生成机制;演变与展望

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有几十年的历史。从第一家电视台即北京电视台1958年播出,每周播放两次,到1978年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每周多次播放,播放的时间与节目数量大大提升。2010年中央电视台从“中心制”改为“频道制”,并统一台标及名称形式,截止目前共有频道数为22个。央视的电视节目现有新闻、财经、体育、音乐、少儿等上百个栏目,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1940年开始播音,1949年正式更名,1950年正式开播的《新闻与报纸摘要》是拥有巨大收听率和影响力的电台节目,每日清晨开始播送国内外要闻,1956年开播的《小喇叭》是一档少儿电台节目,主要内容为儿童故事、儿童歌曲及广播剧,是一档陪伴了几代人的儿童节目。目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根据节目特点及区域特性发展成几十个广播频道覆盖总人群达7亿。各级省级行政区域从早期的一省一台,发展到各省电台电视台的类型化细分,再到各个市、县级行政区都有广播电视频道,从而来满足本地居民的生活文化需求。

广播电视节目生成机制的选择与演变,可以从生产流程的时间维度进行分析,即前期制作的分析和后期制作的分析。前期制作是制作一个广播电视节目的基础,可以细分为构思与拍摄两个方面。

第一构思阶段,对于栏目的策划是首要环节,是现阶段栏目进行改版或提出新栏目的首要课题,主要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早期对于节目策划中,没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对于节目定位存在偏差,没有在前期做更加细致的市场调研工作,或调查结果不够客观,就会导致在以后的制作中出现诸多问题。因此要找准定位非常重要,要把握并塑造好节目的魂,就会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并源源不断涌现灵感。其次,是进行剧本的编写。剧本是节目的根基,结构有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两种形式,针对主题通过人物事件来表现戏剧冲突。早期阶段很多剧本的编写都是由非专业人员完成,没有受过戏剧表演等方面的锤炼,缺乏对基础的认知。现阶段大多剧本都有专业人员完成,即有丰富的生活根基和写作技巧,又有很强的视觉与听觉的表现力。

第二拍摄阶段,首要步骤就是针对剧本进行演练,通过人物的对白与环境的描写,让演职人员了解自身的角色定位与时代背景,更好的融入其中并发挥自身的潜能。起初阶段对于剧本演练常被忽视,演职人员和制作团队都不够重视,但随着流程与体系的规范化,对于剧本演练重视程度提升显著,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也逐步提升。其次是进棚进行拍摄,要考虑舞美、灯光、道具和服装等的问题。舞美布置要契合发生的场景,烘托出人物形象,表达戏剧的环境;服装要塑造良好的人物形象,体现主体的年龄、身份及情绪因素。拍摄阶段由于摄影摄像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镜头语言的运用、道具和灯光的逼真度和科技度,达到了对于剧本进行二次创作的效果。后期制作是针对前期制作的编辑合成及其他工作。第一编辑合成,对于录制及拍摄完的作品进行后期的处理。首先对于声音效果的处理,有部分节目是后期配音,需要配音人员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舞台表现力。其次是字幕的添加,有利于节目更准确的表达。起初阶段由于人员及设备的问题,很多时候会出现对不上口型,字幕与表达不一致的情况,让广播电视节目效果大打折扣。再次是后期的合成,对于声音图像及后期特效的融合,包括節目精彩剪辑的预告片,都需要本环节去完成,是对节目的第三次创作,也是最接近听众与观众欣赏到的版本。随着剪辑合成设备不断提升,影像与听觉的冲击力与逼真度也与日俱增,带给听众及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第二是审片过程,是广播电视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最后一道工序。首先制作节目单位要进行自查再去送审,以国产电视剧申报为例,申报单位要填写《国产电视剧申报表》,其中重要的二项,其一要填写《主创人员》表,包括导演、编剧和主要演员资料;其二就是电视剧文字材料和送审样带。文字材料是电视剧故事大意和每集的故事梗概,送审样带要表明“样带”字样,要与实际播出样态保持一致,其内容要画面清晰和语音清楚。另外各地方单位节目送该地省级广电局审查,上星卫视要送交广电总局审查。随着审片体系的严谨性和专业性不断提升,审查的流程也进行了调整添加了特别办审环节,即民族题材要送民委审查,中小学题材要送教育部审查,涉外关系题材要送外交部审查。

广播电视节目生成机制未来的呈现可以从现阶段诸多方面的调整来体现。首先,边拍边播模式的大力推广。编剧会根据社会时事及听众及观众的反映来调整剧情,有利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并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即好的节目收视率高反响好,就会带来很多的盈利,从而拥有充足的资金拍摄质量更好的节目,好节目的推出又会起到更好的社会效益,节目收益就会水涨船高。因此要大力发展此项模式,形成很好的筛选机制,不断淘汰一些质量不高的广播电视节目。其次,审查力度要不断的加大。审片过程中对于那些存在打擦边球的节目,要坚决不予通过,并对制作方提出警告,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其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许可。同时在播放期间有与送审样片不一致的形态体现,相关部门应立即对该节目进行停播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再次,提升广播电视节目中剧本和编剧的投入,我国的模式大部分费用给予了演职人员,其后是宣传工作,最后才是编剧相关的人员,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剧本是核心,要投入最大的精力和财力,提高对于编剧等相关人员的经济收入和地位刻不容缓。最后,要提升节目的自主研发能力,现阶段太多节目都在购买国外版权,普遍缺乏中国本土特色。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要在传统文化中找灵感,要在当今中国实际中找创新。

广播电视节目生成机制的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不断敢于尝试,要勇于破除不合时宜的观念,广播电视节目要拥有凸显时代性的思想内涵,更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并紧贴我国时代风貌的节目体现。

参考文献:

{1]电视节目创新机制浅议 王宁《当代电视》2013

[2]当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三个面向及其相关问题 张军华《学术论坛》2007

猜你喜欢
生成机制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
警察腐败生成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
试论职业院校制度文化的内在生成
刑事犯罪现场的大学生犯罪心理生成机制探讨
“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建构
情感催生权威:小学教师权威的生成机制探索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商科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生成机制研究
神奇婚姻故事深层叙事程式探析
模糊性:教育政策复杂运行的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