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娜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古诗词篇目在高中课文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古诗词教学也备受重视,而意象的教学则是古诗词教学中颇为重要的一环。笔者力图从意象的内涵和类型出发,探讨古诗词意象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诗词教学效率。
【关键词】古诗词;意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古诗词的意象
(一)意象概述
《周易·系辞》有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余光中《论意象》一文亦提出:“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简而言之,“象”就是外在的物象;“意”就是内在的情感。意象就是融入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古诗词是诗人词人用才智和心灵构筑的精神殿堂,是诗人词人情感的产物,而意象正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只有充分把握意象的内涵,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要旨和思想情感。
(二)常见意象分类
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反复出现了众多大家熟悉的意象,如明 月、杨柳、西风、落日、落花、流水、杜鹃、鸿雁等;同时,在传统民族文化大背景下,这些意象也内化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内心的情感积淀,被赋予了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如明月常代表思乡情、杨柳代表离别情等。根据意象的不同内涵,我们往往把意象分为思乡类、送别类、愁苦类、情爱类等。当然,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总结,比如从诗歌的主题类型划分,可以大略把诗歌分为忧国忧民类、怀古伤今类、怀才不遇类、寄情山水类、归隐田园类、离愁别恨类等,而同一类型的诗歌题材里,就常出现类似的意象,如离愁别恨类的就常出现明月、鸿雁、杨柳、浮云、鹧鸪、青鸟、红豆、桃花等。掌握了常见题材里出现的常见意象,有助于学生快速地判定诗歌类型,从而进一步揣测甚至确定诗人的情感指向。
此外,从意象与它所表达的情感之间的关系来看,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相同的意象表达相似的内涵。例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中的“东风”,指的都是春风。二是相同的意象可能具备不同的内涵。例如,“水”这个意象在不同的诗人词人笔下就有不同的内涵。在秦观那里,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温婉柔美,在白居易笔下,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宁静祥和,在李煜那里,又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缠绵愁苦,而在苏东坡笔下,则展现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壮丽。三是不同意象也可能表达相似的内涵。例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与“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同样是表达思乡情,前者用的是“乡书”“归雁”意象,而后者用的是“从菊”与“孤舟”。
总之,意象在古诗词中无处不在,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过的各种意象进行归类总结,从而能举一反三地进行运用,由此才能更好地通过意象把握诗人词人的思想情感。
二、高中古诗词的意象教学策略
对于古典诗词的学习,不仅是对前人思想精华的领会,更应将所积累的知识在考场上自如运用,在生活中融会贯通;而关于意象的教学,更不能仅仅将诗词中的意象挑出来简单为学生讲解一下就了事,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识别、寻找意象,把握意象的内涵,品味诗词的意境,如何借助一些鉴赏方法揣摩诗人、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笔者将从诗词鉴赏的流程出发,从寻找意象、把握意象内涵以及体味作者情感三个方面来探讨高中古诗词鉴赏中关于意象的教学策略。
(一)寻找诗中意象,感知全诗
意象在古詩词中普遍出现,它是实实在在的客观事物,具体可感。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快速、准确地找到意象。一首诗或一首词的意象多少,出现在什么地方,都不是固定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把客观物象找出来(它大多是名词性的词语),再去判定这个客观物象是否寄寓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用现在的表现手法来说,就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酒”“风”“鸿雁”“菊花”“窗”“梧桐”“雨”“黄昏”这些物象正是都融入了词人强烈的主观感情,共同承载了词人的愁绪,因而学生容易寻找得到,也不难找全。在此基础上,学生便能整体感知全诗的情感基调。
(二)分析意象内涵,品味意境
古诗词的意象往往具有很多内涵,如前所述,同一意象可以表达相同、不同的内涵,而不同意象亦可以表达相同的内涵。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特定情境中的意象内涵,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品味整首诗的意境。分析鉴赏过程中,可将诗词中的相关意象逐一罗列出来,通过对意象开展分析,体会诗词的意象内涵,进而把握这些意象共同营造的意境。简而言之,即先抓住“象”本身进行分析,进而由“象”入“境”。例如,在教柳永的《雨霖铃》时,就可让学生抓住“象”的特点进行分析,体会其包含的意蕴。如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在明确“寒蝉”“长亭”“骤雨”这些意象后,第二步便是探寻这些意象具有什么特点和内涵。通过引导品味,明确寒蝉的凄凉哀怨、长亭的兀自孤独、骤雨的寒凉凄冷,由此明确这些意象一开始就共同渲染了凄凉萧索的氛围,奠定了离别的基调;而后面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接连出现的“杨柳”“晓风”“残月”这些意象,很明显再次强化了这种离愁别绪,因而词人的别离之痛、羁旅之思、孤独之苦便都寄寓于这些意象之中了。由此看来,分析意象的特点、内涵,进而把握诗歌意境,是意象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借助联想想象,体会情感
意象的生成过程较为复杂,许多意象都是诗人词人对现实的事物加以情感化的加工,融入主观联想和想象,最后才生成意象。而一首好诗便是一幅好画,诗词借助意象描绘画面,构筑意境。在鉴赏诗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建构情境画面,拓展诗歌的空间,填补诗词的空白,这是创造性解读诗词的最好方法。那么,如何进行联想和想象呢?
就联想而言,可从外在形态和内在情绪上进行联想。诗人词人借助“象”来表达“意”,那么这两者的外在形态之间必定有直接的联系。例如,“月”的意象,由外在的圆联想到团圆,而现实无法团圆,必然有了思乡怀人之“意”。如苏轼《明月几时有》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无不寄托了诗人的孤独、思乡怀人之情,唯有一轮明月千里与共,愿随月华流照亲人。这是外在形态上的联想。而内在情绪上的联想针对的是诗人的内心情感和物象之间相契合的交汇点。例如,从残月联想到人缺,再进一步联想到分离,于是,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因此,笔下的残月必然寄寓着作者的这种情感。例如,李煜《相见欢》里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就塑造了一位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这是内在情绪上的联想。
就想象而言,则是将诗词中相似、相关或相反的诸多意象,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串连成几幅生动的画面,形象地描绘与艺术地再现诗歌的意境,传达出诗歌或鲜明深刻或朦胧多义的意蕴,弥补诗词中的空白。例如,李清照在她的名作《声声慢》中可谓说尽了“愁”。开篇连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将一个暮年老者的生活光景展露无遗,将自己孤寂离索的形象完美地表现了出来。为了表现“愁”,下阕使用了诸如“淡酒”“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哀婉凄艳的意象,营造了一个落雨的黄昏时节,垂暮的美人独自倚窗看落花的场景,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解读作品的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学中,教师就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利用画面的直观性去感受诗词丰富多彩的意境,去体会诗人词人融入其中的情感,进而不断提升鉴赏诗词的能力。
以上笔者仅从古诗词鉴赏的流程这一角度出发,粗浅地探讨了高中古诗词意象教学的策略。而古诗词的教学和鉴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学习,因此,从宏观角度来说,学生首先要强化阅读,丰富意象的积累。教师在平时要多鼓励学生通过大量的诗词阅读多感受、多积累,对常见的诗词意象加以归类整理,以便今后鉴赏时能更加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其次,在鉴赏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不同的诗人在不同诗词中的创作背景、风格、情感等对意象进行具体分析鉴赏,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当然,除却意象教学的理论,实践的力量不容忽视。教师的课堂教学固然重要,学生的真题演练更是不可或缺。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引导,而最终的检验效果必须由学生靠做题来落实完成,毕竟学生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高考。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近年来各省诗歌鉴赏中考查意象的那些试题,或原题,或重组,或让学生自己出题,让学生有方法、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再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在课堂上进行策略的调整或修正,重点突破,弥补不足。最终要引导学生学会总结,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套自己的答题模式和策略。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王长俊.诗歌意象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3]于强.古诗教学学段目标的思考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6(2).
[4]赵生录.从高考题型谈古诗词意象教学[J].成功(教育),2013(11).
[5]聂瑞芳.高中语文古诗詞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6).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