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水墨之写意精神探究

2018-06-28 16:46沈玮
神州·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特点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水墨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适应了动态的社会和人文环境。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注定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这是艺术家的新时代,提出新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潮水墨”的兴起与传统相反。表现性水墨、“实验水墨”、“抽象水墨”、“概念水墨”,又重新融合在传统水墨基础上的新艺术观念,试图挖掘水墨。比传统绘画更有可能。在时代的呼唤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下,当代水墨艺术家们重新体验水墨材料。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水墨画的起源和当代水墨画的特点,以寻求水墨艺术本身的表达语言,建立现代水墨理论体系,寻求中国本土艺术的当代发展。

关键词:当代中国水墨;写意精神;源起;特点

在不断变化的观念和趋势背后,当代水墨艺术并没有放弃其“写意精神”。这种“写意精神”不仅表达了客观事物的内在精神、内在美和形态特征,也表明了画家用笔墨表达语言所特有的审美趣味。以“笔墨”为手段,以“意”为尺度,加强水墨艺术的意象精神。在回顾水墨起源的基础上,人们将水墨分为“笔法”和“写意”两大类。虽然它与技术水平相分离,但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笔法”和“写意”混淆的概念。从追求“尊重”和“自然”在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可以看出,“写意”不仅是技术的特征,也是一种审美取向,融合了东方哲学的精神。

一、中国水墨中写意精神的源起

“写意”思想起源于中国绘画,其内涵在魏、两晋时期的绘画理论中开始出现。南齐谢赫在《画品》中说道:“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腆,可谓微妙也。”[1]然而,这种放弃并不意味着放弃“追求真理”,而只是在西方绘画中追求“真理”,它比外表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在中国绘画的基础上,儒、道、禅思想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和写意精神。它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体系。写意精神是水墨画传达,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语言。它不仅体现了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艺术个性,而且是中国写意精神“气韵”乃至“意境”的输出。从精神的角度来理解,笔墨也是有意义的,它是笔笔本质的一种表现。宗白华说“用心灵俯仰的眼睛来看世间万物,会得出另外的境界”。[2]这种超脱和对“传达观念和表达”的追求,使中国水墨画有了千变万化的形式和无尽的想象。“写意性”是水墨的美学体系的核心精神,也是东方文化的根。他们共同致力于艺术家的文化遗产和观念。

二、当代中国水墨画的特点

1、时代性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家的生命之旅发生在时代中。这种影响在作品中自然流露,作品自然带有时代的痕迹。以中国传统艺术土壤为基础的艺术家,从各自的文化视角出发,进行当代水墨观念的革新和形式拓展。有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有的则偏爱现代水墨画。他们的“个性与共性”、“多元与主流”、“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融合,为写意精神找到了契合点。这个时代的集合浓缩了这段时间,形成了一个空间的统一。当今日益多元的当代艺术概念和东方水墨画的历史高度,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了解中国画的美学和艺术规律的发展方向,在艺术精神层面上,我们寻求传统的方向和当代东方特有的审美体系的转换,拓展水墨的写意精神和力量。

2、继承性

水墨画的“写意”表现在非形式的追求和笔墨的摇曳。然而,当代水墨画的写意性仍然植根于传统,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这与西方近代主义艺术在改革开放期间被水墨画吸收的元素相吻合。继塞尚之后,西方绘画的形象开始转向表现,经历了印象主义,野兽派,并在20世纪表现主义充分利用。这种不可预知的表现形式使当代水墨画家似乎能够将传统写意与西方现代派绘画的抽象和表现相结合。从那时起,传统的“写意”因素对他们的绘画产生了新的兴趣,并为这一代画家创造了一些共同的基础,使新水墨画更容易被当代的视觉习惯所接受。然而,在这个共同的特点下,每个艺术家都保留了自己的个人外表和习惯。为了区别于传统文人画,这一代画家在绘画精神上发生了许多变化,以赋予绘画不同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

3、多元化

艺术家试图将表现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介入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精神,解构探索写意的语言。从这一点出发,画家将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描绘对象的界限被分割和隔离,既定的模式被进一步抛弃。写意笔墨语言得到充分运用。寫意精神,解构了原对象的形态,使物体本身形象的描写是由象征所取代,最终形成对传统水墨的新风格。如上所述,这一代艺术家通过引进西方表现主义使中国水墨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水墨画通过运用新的构图方法、线条的组织和色彩的运用,摆脱物体和形状的束缚。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当代水墨画不再像传统水墨画那样追求轻松、内敛、隽永,而是注重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表现它的智慧,以直接的方式呈现,甚至夸张,是人们内心所希望看到的。在此,观者可以感受到作品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转变符合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一种新的、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总之,当代水墨画需要保持其传统的写意精神。通过继承技法和保持中华文明在审美趣味,并与当今时代相结合,寻找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探索水墨画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高行翠.工笔人物画中的色彩语言与线条形式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01)

[2]石昕彤.中国风女性之美的表现者——罗寒蕾[J].艺术品鉴.2015(06)

作者简介:沈玮(身份证号码:412724196903260044)1969年生,女,汉族,河南,职业艺术家。

猜你喜欢
特点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浅谈现浇混凝土渠施工技术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