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娃娃与审美观的关系

2018-06-28 16:46赵悦竹
神州·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审美观芭比娃娃女孩子

赵悦竹

在女孩子小时候的世界里,经常陪伴在她们身边时间最多的也许不是父母,而是一个虚拟的人偶——娃娃。身为女孩子有过同样的经历那就是小时候对着芭比娃娃说话,和小伙伴玩过家家,给芭比娃娃洗澡,为它做衣服,那么我今天想用这个点来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娃娃这样的形象?它的意义又是什么?

在孩子的童年时期也许多数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家长由于工作的繁忙而忽视孩子的心理世界,并且孩子与大人的意识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孩子的创造力是很大的,而且对世界也是好奇的,但是大人因为受过了教育,思想中有着很多的固定思维,这样的思维方式会时常辖制住他们的创造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孩子的创造力有时候比大人要好的原因。那么这样就会使大人有时候不太懂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真正的样子。就会出现缺乏交流等现象。比如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在孩子看来以及他的能力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去与家长很好的交流,而无论家长怎么去问很可能也得到的信息不多。这就是许多校园暴力以及一些悲惨的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在独生子的家庭里尤为突出,面对这样的问题,孩子通常的自我解决办法就是去幻想出一些伙伴,但是这些伙伴是没有實体的,孩子可以直接和幻想中的伙伴述说自己的心事,芭比娃娃的出现,使孩子的世界里出现了一个实体,,它不会说话,但是却可以静静的聆听孩子的心理话。它成为了孩子的安抚奶嘴,孩子们有什么心事都会向这个像人一样的完美实体述说。为这个娃娃付出一切努力,真的把娃娃当成一个伙伴。我在以前看过一些属于科幻电影吧,有一点点的恐怖,就是说一个女孩子小时候对娃娃十分的好,就像姐妹一样,这样时间一长,在这个女孩子长大之后妈妈把娃娃丢弃,但是这个娃娃有了灵力在里面,变成了精灵。这就是因为小女孩的感情使娃娃变得有了意识。当然在现如今,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了,娃娃是没有意识的,但是人会将意识加注在娃娃身上。其实当人与娃娃进行交流对话的时候实际是人在与自己的另一种意识对话,是在和自己说话,这可能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如此。它就是我们幻想伙伴的实体。也是对伙伴的理想化,希望自己的伙伴是一个完美的,无论是形象还是作为一个倾听者,都是完美的。

它与以往婴孩的娃娃有着不同,以往的婴孩娃娃没有芭比娃娃那完美比例的身材,这就导致了之后许多的女孩子去模仿芭比娃娃,希望自己成为芭比娃娃。芭比娃娃因此也受到了许多的争议,这个争议就是它本来的目的是希望能够作为孩子的伙伴来陪伴孩子,但是由于它本身将女性的结构和身体夸大,像大胸、细腰、大臀,这样的形象也会给孩子带来一种负面的影响。使孩子觉得只有这样才是美,从而误导孩子对于美的正确认识。从给娃娃买各种衣服和一些关于娃娃的物质上的东西的一种行为,这是孩子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圆自己的公主梦。这样的行为可以会使的孩子树立肤浅的消费物质主义。其实这就是设计的反作用。

那么,芭比娃娃为什么不可以以一个不完美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呢,我们总是将近乎完美的希望加注在芭比娃娃身上,但是如果市面上的芭比娃娃是不完美的,能够更加的真实也可以满足我们的一种心理——反叛心理。这种心理是通过视觉刺激。比如我们喜欢吃一些食物,但是我们由于一些原因吃不到,或者不能吃,那么我们看别人吃或者吃得很香这样的视觉刺激也会满足我们的欲望的,是一种自我的折磨的快感。那么不完美的芭比娃娃,会使我们感觉自己没有那么的不完美,这样的对比我认为会比一个完美的芭比娃娃更能使我们感到愉悦。因为近乎完美的芭比娃娃是会让我们羡慕甚至是嫉妒,这样的心理才会使人们去学芭比娃娃,去模仿它。芭比娃娃从孩子的时期就给了我们对于美的固定模式,而忽略了每个人的独特性。一个人的美不仅仅只是外表的美丽,它同时也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气质、内涵和言谈举止,并且我们不能够将大眼睛以及一些女性的特征的明显程度去判断女性的美丽程度。小眼睛就一定不美吗?小胸就一定丑陋?胖胖的女生就一定没有魅力吗?我想并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各有特色。就是因为这样的固定的审美模式造成现在许多的人不满意自己的容貌去整容。其实她们以前在没有人去评价美时并没有感觉自己是不完美的。但是由于大家用同一种的审美眼光看不同的女性时,才会出现觉得自己不够完美的现象。

芭比娃娃作为一种符号,它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价值观从而也影响了整个社会。大众文化本来就是社会价值观的风向标。我们需要改变这种审美观,需要打破这种过度的理想主义,还原真实感。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是美丽的。如果每个芭比娃娃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却不是完全的完美,我想这就是完美的,缺陷其实就是一种美。

我认为当我们创造芭比娃娃的时候,可以这个娃娃是腿好看,这个娃娃是脸好看,这个娃娃眼睛大,那个娃娃眼睛小。但是都是没到,这样是审美观让孩子们去玩的时候也可以去教育孩子们,不要用同一种审美眼光去看待人或物。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样的。但是都是美丽的。

芭比娃娃不仅仅是孩子的玩伴,它也可以成为孩子的教育工具,正确的引导孩子各方面的成长,从动手能力到审美观都能够有所提高。这样等到孩子长大后也会影响社会的审美观。这样看来,芭比娃娃其实它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娃娃,而是可以影响社会的方向标,一种文化。

当时创造芭比娃娃的初心是好的,但是每一个设计都是会出现反作用的,每件事情都是具有双面性的,所以我们如何去进行拯救这就成为了关键,努力的去弥补这种反作用,这是我们现如今应该做的。

猜你喜欢
审美观芭比娃娃女孩子
女孩子间的友谊有多奇妙呢
女孩子的钱都是怎么花光的
我的芭比娃娃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钢琴演奏之音乐的美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贵在坚持
左手右手
2009版芭比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