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文体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德智体美劳中首冲其要的一项,素质道德教育已成为现下学生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是学生“成人”立足社会、融于社会的必修课。在此,本文就体育德育进行简要浅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德育;教学有效策略
思想德育一直以来都是各大高校教育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它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是保证学生心理健康不偏激的必要条件。高中给学生上体育德育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身体,缓解学生的压力,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合作互动性,磨练他们与人相处的技能。那么如何来帮助他们做到这些呢?这就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学生的状态的实际情况来做出改变性指导教学。
一、了解体育德育重要性,为其做基础备课
在以往的高中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都更多的只注重文育,不太在乎体育德育。近年来很多高校被爆出校园暴力,问题学生等现象。这些现象足以证明现在的学生对道德思想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自身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在进行文育时,体育德育也是不可忽视的。那如何才能使德育也深入人心呢?首先,老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先透彻了解体育德育的内容和其重要性,改变自己的思想模式,做到正确认识体育中的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其次要了解体育中的德育是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立足于社会的基本保障。之后要提前做好备课,为教导学生道德思想做好准备。
二、游戏教学,德育培育
德育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品德教育,学生的一切发展都应该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在体育课的时候,老师要先给学生普及一下体育中德育的内涵及重要性,逐步改变长久以来体育于他们的意义。之后便是要在游戏中让他们自己感悟学习,明白德育的意义。比如中长跑,引体向上这些运动,都是需要极好的耐力的。老师可以在体育课的时候多加测试这些,一来是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二来则是可以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意志力。这些优秀品质是德育的基本组成,也是教师德育教学的第一步。
除了这些培养个人品质的游戏测试外,德育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在大环境中学会与人和平友好的相处,避免发生一些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如在进行多人竞赛时,学生之间常易产生摩擦,口角冲撞。这时候老师要及时到场,先缓和气氛,然后问清楚原因,两面劝解,以和谐为宗旨来处理。体现德育中的退让之美。在发生受伤的情况时,老师要先对其伤部进行基本处理,然后让学生或同伴送其去医务室,避免矛盾激化。事后,老师要对其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能够反思自己。学会与人和平相处,不过分争名夺利、互帮互助、友爱他人。
三、举行比赛,竞争学习
竞技性教育对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来说是非常不错的教育方法。每年各个学校都会举行春季和冬季两季运动会。竞技性的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也更好。如长跑比赛,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毅力和在极累的情况下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和竞争对手的清晰头脑,这些可以让他们在飞速奔跑的竞争中学会收敛、审时度势;学会判断利弊和合理控制自己对胜利的追求方法。每一次成功都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不容懈怠、心存侥幸的认真付出。教师对这些在实践中得来的德育教育要为学生做事后总结,加深他们的理解和印象。
四、基于做人,立于社会
体育中的德育看起来只是简单的培育学生的精神品质道德。殊不知,这简简单单的思想教育其实是学生基于做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条件。学校是小型的社会,在学校里学会做人,学好道德品质,就是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教师在给学生讲这些的时候可以举一些最近时间发生的有名的不良社会现象。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现象在班级开展素质课,让学生自己探讨和研究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并进行假设如果自己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并如何理智解决。在这里教师要弘扬德育精神,教导他们“真、善、美”中国古老而又一直弘扬的。让他们记住无论在何时善良是不可以被抛弃的,但与此同时在现下社会帮助人时还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做聪明的善良人。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也是现下社会最突出的显著问题——过度“匹夫有责”不可取。适时学会“事不关己,己不劳心”。在这里教师要尤其细心讲解。“事不关己”的意思不是说别人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而是说,不要过分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一千个读者一千个林黛玉,有同样的思想是幸运而不是必然,中国德育思想中最出名的一项就是尊重他人,不刻意用一条尺杆衡量他人。告诉学生“事不关己,己不劳心”也是一种美德。对于他人的事情不过度跟风评论插手,正确看待他人事情,是德育课里很重要的思想。
五、结束语
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应该是远重于学问的,它不仅是每一个融于于社会,生活于世间的人的基本必修课,更是建立人们社会道德责任感的阶梯。基于此,本文以上是对高中体育德育的有效教学方案简要浅析。
参考文献:
[1]汤小兵.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外企业家, 2012(06):118-119.
[2]张涛.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滲透[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2):60-61.
作者简介:张方颖,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