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养殖实用技术之孵化池、苗种培育池、成鱼养殖池的修建

2018-06-27 18:45李小平
农家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排水口污物池底

李小平

鲑鳟鱼类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这两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而极具营养价值,对心、脑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是重要营养性食品。

一、虹鳟的生物学习性

虹鳟(学名:Oncorhynchus mykiss)属鲑形目、鲑科、鲑属,是一种典型的冷水性鱼类。背部苍青色或黄绿色,腹部灰黄色或银白色。体侧沿侧线中部有一条紫褐色的彩带,一直延伸到尾鳍基部。

虹鳟喜欢生活于水质澄清,具有沙砾的河道中上游。生存温度5℃—24℃,适宜水温12℃-18℃,最适水温16℃—18℃。虹鳟对pH值的适应性为6.5-8。雄性个体性成熟期在1—5龄,以3—4龄的为多,雌性个体以2-6龄的成熟期内4—5龄的个体居多。虹鳟喜流水和高溶氧的水体,因此人工养殖最好是流水养殖。

二、场地选择

建池地点除要求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外,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水温:建设得夏季最高水温最好不要超过22-23℃。

2.水源:最好选择有地下泉水和地表河水都具备的地方,地下泉水一般水温变化幅度不大,虹鳟可全年保持比较好的生长趋势,缩短养殖周期,减少养殖风险,加快资金周转,从而获得高养殖效益。另外发生洪涝灾害时,江河水等地表水含带大量泥沙,对虹鳟的生长极为不利,而地下泉水是地表水经过渗透到地下形成,在洪涝时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对虹鳟养殖非常有利。

3.其他方面:建场地点交通、电力要方便,还要考虑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等情况。同时环境尽量安静,减少外界噪音对鱼的惊扰,以降低鱼类活动代谢量。

三、各类鱼池的设计与修建

1.孵化池的修建

孵化池可以修建在室内,也可以建在避光的大棚内,这样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大大提高孵化率。面积、单个池子的大小视养殖的规模和修建场地的地理条件而定。一般单个孵化池的面积2-10㎡不等,池深0.5-1m。修建材料可用砖混结构,也可以定制玻璃钢池,以常用的砖混结构孵化池为例:

池底采用C20砼现浇,厚度10㎝,墙体采用12砖砌墙,并用M10砂浆对池内进行抹面、抹底。在修建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孵化池的形状以圆形、正方形、多边形居多,正方形和多边形的孵化池要将转角砌成弧形,以免形成死角,不利于水体交换,同时容易滋生细菌、病毒。

(2)池深不宜过深,太深不利于污物的排出,也不方便生产操作,一般深度在0.5-1m为宜。

(3)采取池底部中央排水,池底坡度一般在2%-3%。

(4)修建时砖间的缝隙一定要用砂浆填饱满,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渗漏。

(5)池内壁、池底用砂浆抹面时一定要抹均匀、光滑,减少养殖中对鱼的意外损伤。

2.苗种培育池的修建

虹鳟苗种培育池的修建方法同孵化池的修建相同,只是适当加大单个池子的面积即可,此处不再累述。另外也可以利用孵化池来培育大规格鱼苗。

3.虹鳟成鱼养殖池的设计与修建

(1)鱼池的形状设计:虹鳟因其耗氧量高,所以成鱼养殖一般都采用流水方式进行养殖,常用鱼池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长方形切角、梯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

不同形状的鱼池在使用中各有优劣:①圆形池的水体交换均匀,没有死角。池底一般为锅底形,在池中心设排水口,排污效果理想。但在水量小、水压小的地方不宜采用。同时对地面利用率小,池壁不能相互利用,造價高。②长方形、长方形切角池形,水体交换效果较好,虽然有一定的死角,易沉积污物,但在鱼群个体、密度、水量较大时,污物的沉积并不明显。同时它具有结构简单,布局容易,施工方便,场地利用率高,相邻鱼池的池壁可共同使用,成片建造节约成本的优点,故实际养殖中大多建造这类型的鱼池。③正方形池与长方形池有共同的优点,若采取鱼池上方进水,下方排水的方式,水体交换不均匀,有明显的死角,生产养殖中使用较少。所以正方形池的设计一般采用池中心设排水口,排污效果好。④其余椭圆形池、梯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在我国很少使用。

(2)鱼池的面积设计:虹鳟养殖场总体面积是根据枯水季节水量大小来确定,一般按照1个流量产150-200吨商品鱼来确定渔场的修建面积。单个成鱼池的面积通常为40-120㎡,这个应根据修建场地的面积大小、地势状况、管理水平而定。

(3)鱼池的深度设计:虹鳟成鱼池不宜修建过深,水过深反而对产量有影响。在相同时间内,同样大小流量的水流入面积相同的流水池,水越深则池水体积越大,水体交换需水量也就大,交换时间长,不便于污物的排放;水浅则池水体积小,水体交换需水量小,交换时间短,利于污物的排放。所以多数成鱼池设计一般为1-1.8米,池水深一般为0.8-1.6米为宜。

(4)长宽比例设计:建长方形或长方形切角鱼池时,鱼池长宽比例一般为3-2.5:1或3-2.5:1.5。

(5)池底坡降:池底设计从进水口往出水口应有一定倾斜坡度,便于污物随水流和坡降集中到排水口排出,也便于排干池水清洁池底,鱼池坡降一般为2%-5%为宜。长方形或正方形鱼池的池底横向设计应以池底两边向中心倾斜,有一定的坡度,也便于污物向排水口集中,生产实际中一般设计为1-2%的坡比。

(6)进水口设计:进水方式可以采取管道进水和广口式进水等方式。管道进水在圆形和正方形流水鱼池使用较为普遍,但易造成堵塞,而且存在管道老化快、阀门易损坏等状况,生产实际中建议不采用。广口式进水在我国及国外的流水养殖使用极为普遍,优点是在单位时间内可以注入大量的新水。这在生产实际中非常有用,如某个鱼池出现缺氧、用药过量等特殊状况时,可快速往该池加注大量的新水,能够很好地起到应急效果。每口流水鱼池的广口式进水口可设计2-4个,其总宽度可占到鱼池宽度的1/4-1/2。一般来说在水量充足的情况下,设计时尽量把进水口加宽,可增加进水量,降低入池水的流速。

(7)排水口设计:流水池养殖虹鳟密度大、需氧量高、鱼粪便污染水严重,所以排水口一般采用排污效果好的底排式。长方形鱼池的出水口设计在与进水口相对应的那边鱼池底部,圆形鱼池一般采用中央底部排水,正方形切角鱼池可采取中央底部排水,也可以采取与长方形鱼池一样的排水方式。

(8)拦鱼设施设计:在进水口和排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在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是钢筋栅栏。苗种培育时根据苗种的大小可在钢筋栅栏上铺设不同尺寸网目的网片防逃,一般建议只要在鱼不能外逃的情况下网片网目越大越好,这样利于排污。养殖成鱼时只要鱼逃不出去,钢筋栅栏不铺设网片最好。

(9)成鱼鱼池修建:墙体修建材料可用砖混结构,采用24墙或者37墙。池底采用C20砼现浇,厚度视场地基础状况而定,一般不低于10㎝。并用M10砂浆对池内进行抹面、抹底直至光滑。在修建过程中其他的注意事项参见前面苗种培育池的修建。

4.沉砂池修建

用江河水作水源养殖虹鳟,应修建沉砂池,让养殖用水在进入养殖池前先进入沉砂池缓冲沉砂,减少水源中(尤其是洪水时)泥沙的含量,保证鱼池内水质符合养殖的需求。沉砂池的大小、形状、降沙类型可因地制宜设计、修建,此处不详述。

猜你喜欢
排水口污物池底
洗衣服真的可以不用水吗
超长水池温度应力分析及探讨
火车“便便”去哪儿了?
把“污物”隔离在外
滴水兽
排水口工程对京杭运河通航条件的影响研究
雨下多了,没有颜色
游白沙坡温泉
可裁剪地漏过滤网
建立分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