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峰 丁环
1、 推广鸭稻共作模式的意义
鸭稻共作项目充分利用空间与时间生态位,利用稻田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以稻养鸭、以鸭种稻,不盲目追求水稻高产而忽视环境问题。并全程质量管控体系,整个生育期不施用农药和化肥,使水稻生长达到绿色、有机标准,通过打造品牌、销售有机鸭和有机鸭稻米,提高销售价格。
2、基本情况
友谊分公司2017年发展鸭稻共作模式面积470亩,放养鸭子5640只(一亩平均放养鸭子12只),稻田选择土地集中连片、地势平坦、便于规模化生产的水田。项目落实六个管理区8个示范点,通过友谊分公司电商平台,鸭稻田产出的“十八团”长粒香大米远销深圳、上海等城市,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以绿色有机产品为卖点,目前大米卖到20元/公斤,实现农产品每年线上销售16万元以上,改变了种植户只卖原粮的思想。以友谊分公司第四管理区为例:第八作业站1号地,面积60亩。该地号已实现三年有机栽培标准转换期。土壤有机质45.6g/kg, pH值6.96, 碱解氮206mg/kg, 有效磷21.6mg/kg, 速效钾211mg/kg。
3、技术措施
3.1水稻栽培技术
品种:中龙粳1号
施肥管理: 全程施用有机肥料,不施用任何化学肥料。4 月25 日,基肥采用有机肥500公斤/亩;返青肥、穗粒肥分别施用黄腐酸有机肥10 公斤/亩。
防病防虫: 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分别喷施EM 菌500倍活性液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存与繁殖,减轻并逐步消除土传病害,并且在孕穗期及抽穗期施用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等气传病害。今年该地块病害没有发生。虫害采用诱杀灯及鸭子两种方法防治,地号内设置4盏诱杀灯,放养鸭子500只。
田间除草:打浆平地,通过机械作业,使本田杂草基数减少。人工除草分为三个阶段,在6月15 日至6月20日第一遍、7月8日至7月10日第二遍、8月1日至8月3日第三遍。在各阶段的生产时期管理人员及时拔除大草。在6月初--7月初田间放入鸭子,可以消除部分杂草;周边池埂杂草全部使用镰刀清理,不使用化學除草剂。 灌水管理:采用井水灌溉,附近无污染源,单排单灌,杜绝串水灌溉。
3.2鸭子放养技术
鸭种选择与放养数量:根据北方气候特点,如果选用食量不大、个体较小的东北普通蛋鸭或麻鸭放养15只/亩;如果选用野性强、体形大的品种雁鸭放养10只/亩。
鸭子管理 :(1)在鸭雏孵化后至放养之前人工饲养15天左右,体重在100-150克,此时期可提高雏鸭的成活率;6月18日开始放鸭。驯化采用人工驯化模式,通过敲击和吹哨,让鸭产生条件反射,定时、定点、定量喂食。鸭放养初期,早、晚喂些鸭饲料。鸭稻后期共育阶段,鸭稻田除4台诱杀灯外,还继续给鸭子添喂玉米等饲料,补饲量逐步加大,以食后不剩余为度。因鸭子喜欢以稻粒为食,8月1日(水稻齐穗)将稻鸭放入鸭棚集中育肥,此后不再继续放养,喂食以玉米为主。(2)田间管理:移栽前将本田打浆整平,田间挖深垄间沟,并在沟内始终保持8~10cm深的水层,以供鸭方便活动。在放鸭前将稻田四周用塑料网封闭护好,塑料网高50cm,并向内倾斜约15度左右角。杂草防除采用人工除草与有机生物菌剂相结合方式,在共育期间稻间害虫主要靠鸭捕食为主,害虫防治采用诱杀灯灭虫,对不能控制的病虫采用生物农药防治,在喷药前将鸭子赶出稻田。另外,采用生物制剂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存与繁殖,减轻并逐步消除土传病害。
4、测产情况及成本与效益分析
从表1中可看出,鸭稻共作项目较传统水稻产量低,每亩产量约低188.4公斤。
由上表知,鸭稻单产比常规水稻低188.4公斤/亩,种植成本比常规水稻高859元/亩,常规水稻按原粮价销售,鸭稻磨成大米销售(出米率60%), 效益比常规水稻效益要高2459元/亩。
5结论
5.1鸭稻纯效益比常规水稻效益高2459元/亩,应进行推广。
5.2鸭稻共作模式,在不使用化学药剂的情况下,防病、除草难度大,人工价格高。
5.3北方没有食用鸭子传统,肉鸭销售存在一定困难,价格不高。
5.4鸭稻米的销售渠道不畅,需要打品牌、形成规模、拓渠道。
(作者单位:155800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农业科、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