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中如何实现

2018-06-27 09:54刘丽琴王建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实现学科核心素养

刘丽琴 王建宏

摘 要:历史课堂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学科素养,体现历史课堂的价值取向,可以展示教育部提出的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进而实现历史教育的两大重点——健全人格与公民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课堂 实现

2016年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发表名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梳理了高考命题“一点四面”(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的改革主题,对我们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命题的侧重点,这就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成为我们思考的话题。[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最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历史教育,更离不开历史课堂。历史课堂教学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有价值引领的不失魂的课堂,有公民文化的不独裁的课堂,有人格担当的不盲从的课堂,有评鉴改进的不失责的课堂。”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

现在就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为例谈谈在历史课堂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2]

一、解读课标,建立学科素养为核心的学习目标

本课是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第二课,围绕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展开教学,上承英国君主立宪制,下接法国议会制共和制,既体现美国的制度创新,又展示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基础知识包括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的建立、两党制。根据课标和学科素养的双重要求,在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了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的学情基础上,我们将学习目标设计为:

1.了解:1776年独立宣言、1781年邦联条例、1787年联邦宪法、1789年第一届联邦政府建立。(体现时空观念)

2.识记并理解:1787年宪法、联邦制、总统制、三权分立制、兩党制,理清美国联邦政府的运作机制。(体现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

3.形成核心价值观:制度创新与制度完善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宝贵遗产;树立唯物史观与开放的世界意识;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和其高贵的品质。(体现家国情怀)

二、整合教材,引导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课堂渗透学科素养

课前自主预习可以使学生学有选择,思有准备。我们将本课的预习任务分解为以下几个问题:

1.建立时空坐标轴,展示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经过。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基本上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时空坐标轴,教师只需点拨,让学生在构建时空观念的基础上,能做出简单的历史解释,即:美国由殖民时代到获得独立的主权时代;由松散的邦联转变为强有力的联邦时代;由简单的邦联条例到构建美国权力机制的联邦宪法。

看似简单的时空坐标轴,却指导学生掌握了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前提条件(独立)和建立的法律依据(1787年宪法),同时也比较了邦联和联邦,教会学生思考理解联邦政府建立的必要性——维护独立战争的成果,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样就运用唯物史观解释了历史事件,真正做到了四两拨千斤。

2.阅读教材,查阅资料,以特朗普总统为例,谈谈美国总统是怎么产生的?他都有哪些权力?并对美英体制进行比较。

美国总统的产生方式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加之热点新闻美国对叙利亚的空袭事件的影响,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很快就达成了学习目标,教师在构建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美英两国的国家元首,从产生方式、权力大小、与议会(国会)的关系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去认识两国的政治体制,从而形成全面的深刻的历史解释。

接着,教师多媒体展示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引导学生认识美国政府如何分权,怎样制衡。通过比较中国传统游戏“石头、剪刀、布”与“分权制衡”的区别,比较中国“三省六部制”下的分权与美国分权的区别,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单向制约与双向制衡的区别;认识到中美同为分权,目的却大相径庭,隋唐分权是为了皇帝集权,服务于专制,美国分权是为了防止专制,服务于民主。最终使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认识美国联邦政府的运行机制,让学生理解制度创新与制度完善的重要性,实现在历史课堂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3]

三、依托史料教学,运用唯物史观,呈现家国情怀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特质,历史教学和历史课堂更离不开史料,史料教学能够引领学生学会基本的史料实证。从观念角度上,史料是链接过去和现在的纽带,史料是认识历史的物质信息,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史证精神;从方法角度上,学生要初步学会区别第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不同史料的价值功能,学会初步用史料认识历史、解释历史,从而获得历史实证意识。[4]

史料一: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史料二:梁启超曾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他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

史料三:美国国父华盛顿在拒绝连任时做的演讲,“……我早就怀有的渴望,那就是告老还乡,安享天年,怀着莫大的安慰,想到自己已经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对祖国尽了最大力量——不是为了发财,不是为了飞黄腾达,也不是为了安排亲信,使他们得到同他们的天赋才干不相匹配的职位,当然更不是为了给自己的亲属谋求高官厚禄。”

学生在阅读以上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形成自己的历史理解。教师运用唯物史观,进一步分析指出华盛顿拒绝当国王,一方面展示出他个人反对专制,坚持民主的高尚品质,而另一方面则是由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思想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选择了不同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共和政体,是由美国的国情决定的,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对世界政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培养学生树立开放意识,懂得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华盛顿拒绝连任第三届总统的演讲则向我们呈现了华盛顿不贪恋权势,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家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树立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操。

结语

总之,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实现,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必须注重课堂教学改革,本着“历史课堂应设法暴露认知差异和激活认知差异更便于引领价值”的教学思维,真正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实现历史教育的两大重点——健全人格与公民素养。

参考文献

[1]唐小军.浅谈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J].《魅力中国》,2017.

[2]刘金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以《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为例[J].《历史教学》,2017.

[3]姜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杂志》,2016.

[4]周美芳.试论学科核心能力对学科建设的战略价值[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实现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苏州信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