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政
2017年6月,作为“校园电影院线”的74家试点单位之一,上海市机械工业学校率先完成了校园影院的平台建设工作,学校分别组织2015级、2016级的住宿学生在学校放映厅举行了试映仪式,观看了影片《百鸟朝凤》。
又是一年过去,“校园电影院线”的枝头上,已得到不少成效——不仅散点式的学校观影逐渐成为常态,各种专题式、系列式、课程式的电影育人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
2018年1月4日,上海市行知中学举办了《电影鉴赏》课程公开课活动——与以往不同,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电影课——两个班的学生齐齐坐在校园电影院大银幕前方的舞台上,而台下更坐着500多名师生,共同聆听舞台上汪天云教授为大家解析著名影片《东京审判》。
“为什么说东京审判是一次正义的审判,是一次国际的审判,是一次反法西斯的审判?东京审判的阻力和动力都来自何方?东京审判中的梅法官他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地方?今天我们再看东京审判有哪些历史意义?”
课程还未开始,汪天云就向学生预设了这四个问题。汪天云曾经亲历了高群书导演的电影《东京审判》的拍摄过程。在他看来,“《东京审判》并不是一部可看性非常强的电影,但它的价值在于思辨性和兼容性。”这一堂课,他打算从影片的历史背景、人物、故事说起,最后谈及东京审判事件对今日世界的影响。在课堂上,他还介绍了影片拍摄过程中的各种小细节,通过历史与当下、艺术与现实的对比,让学生感知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有血有肉。
“我们都在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民族精神,但这种精神究竟是什么?从《东京审判》来看,一是奋斗不息,以梅汝璈为代表的法官,有重大担当,绝不轻易言败,绝不轻易认定对方比我们强。二是兼容并蓄,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文化是不屈不挠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一定会重返世界之林复兴的文化。大家看电影时一定会发现:最后的高潮是很客观的,当时跟德意日法西斯交战的国家很多,但跟敌人血战到底的不多——很多欧洲国家都投降了,成为帮凶了,审判时每个人的立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来决定的。当时人类社会还没有一条法律宣布‘反人类罪,但是现在有了,因为这场战争对人类社会的戕害是前所未有的,人类社会铭记不忘。”汪天云说,“导演高群书一度为了观赏性的需要,剪去了很多枯燥的法庭戏,花了500万找明星来演了很多小酒馆的戏——但最终还是决定还原歷史真实,又把剪掉的片段放了回来,成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审判罪犯的电影。这是给历史一个记录,也是电影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即使亏本也要这么做。”
授课结束后,学生和教师与汪天云进行了互动交流——有些问题还颇为尖锐——如有学生就问道:“东京审判为什么最终放弃了对天皇的追责?”“电影中的小酒馆场景和法庭场景分别是什么寓意?”“小场景对大主题是不是有冲击”等等。汪天云都一一进行了回答。
“电影鉴赏,是基础,也是高端。为什么我们要在学校里看电影?因为怎么看电影是今时今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只跟着商业走,只有泛娱乐的东西,好坏是非都不清,只是在评奖导向上支持艺术、支持学术——我们在看电影这件事上就会不平衡。商业市场完全泛娱乐化,烂片票房很高,有修养的电影票房反而不怎么样……这些情况已经出现端倪,但年轻人可以去扳倒——最近的电影《二十二》《冈仁波齐》《七十七天》,娱乐性都不强,但很有思想含义,这就是在中学看电影的作用,让学生形成自己对于好电影的思想理念,而不是只跟着商业趋势走。”
汪天云坦言,给中学生上电影课,是一种时代的必需:“高中生已经是准大学生了,我在大学里当老师,常常有一种感觉,现在的学生不大有思想。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没有什么锋芒?如果你在中学里就没什么思想,创新能力受到压制,大学里也不会积极开拓。中学生还在‘想入非非的年纪,想当年斯皮尔伯格也是中学生,问他想拍什么电影,他异想天开:拍大白鲨,拍外星人!现在看看,都成了真。中学生虽然不成熟,但是最有创意,创意就像诗一样,越是年轻人的诗越好看——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们需要创新之道,在美学和艺术鉴赏上,我们需要锋芒,需要思想解放,需要靠自己摸索,这种创新是未来民族的根本。电影是个性很强的创作,有极大的社会渗透力和影响力,宏观上讲,是这个年代和这个社会的投影;微观上讲,是对每个学生创新能力的加持;从产业发展上讲,上海电影评论学会每年都会对中学生进行培训,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中学生的电影观念,就决定了未来十年的电影市场。在电影产业的制作领域,我们可以很快引进流水线,但文化是软实力,没办法通过短期的打造去实现,必须通过从小的熏陶和培养,这也是我们现在电影育人的最终目的。”
懂得看,才会懂得制作。如今的中学生,每个人的观影量都不在少数——当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方虹走进上戏附中,去为孩子们讲授《微电影导演创作》课程时,他想播放一部2010年获得法国恺撒奖最佳短片奖的微电影《调音师》,但孩子们却异口同声地说:看过啦!
“孩子们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方虹感叹,“现在许多中学都有自己的拓展课,从前叫作兴趣课——汽车制造、计算机、戏曲、电影……大部分学电影的孩子将来未必奔着做影视编导的职业发展方向而去,但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电影育人归根结底是素质教育,教你的不只是技术,还有怎样观察这个世界,怎样与人交流,怎样去做一个完整的人。尤其是个性发展和情感发展上——现在的学生实际上要么很不自信,要么过度自信,这也是一种不自信。我想用电影教会孩子:第一要充分自信;第二要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真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这种渗透是潜移默化的——不要指望学生里会冒出来一个王家卫,你能做的只是打开他们的想象,接受什么是美的,感受什么是美的,这就达到目的了。”
为上戏附中设计的课程已经上到了第二单元——今天方虹要讲的课,正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开始拍‘微电影啦!”
微电影的第一步,就是:“找到一个生动感人的好故事”。
“好作品,一定要能够吸引人,也就是说,一定要有意义、有价值——不一定非要哲学性的深刻和宏大,而是要能够触及到人最柔软、最细微的情感深处;好作品,同时也一定可以感动人——只有感动自己,才可能去感动别人。”方虹给学生们提出了这两条“好故事”的标杆,继而又播放了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的微电影作品《南茜的早晨》和周南的短片《我要“杀人”》,“我会选和孩子们年龄相近的,在思想上有所表达,可以促使学生思考的作品。《我要“杀人”》其实是‘我要当导演的另类说法,导演在其中表达了一个理念:你们都是玩创意的,而我是玩命的,我把艺术当作生命,是神圣的,不是玩的。”
观摩结束后,学生们一个个开始聊起感动过自己的故事。一个女生说了自己身上发生的小事:“小时候我身体不好,常常去医院看病,后来好几年没去,有一次再去配药的时候,一个药房的阿姨突然认出我来,说:啊呀,是你啊,现在长这么大啦!我一下子感觉到了一种触动。”
“我会像朋友一样去和孩子们交流,不做他们的长辈,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细微的情感。孩子们已经到了叛逆、无法沟通的年纪,在心理学上这叫‘心理断乳期,是不想和长辈交流的年纪。这种情况下,帮他们梳理正常美好的情感,他们是会受益一辈子的。你当他们是朋友,他们就会和你说真心话。”
在方虹的引导下,上戏附中的孩子们拿身边、校园里的题材拍起了微电影,用手机,用单反,带着自己的情感,记录自己的生活影像。
“陶冶情操,打开视野,这是我这门课的两个根本任务。”方虹说,“这门课程的开设,并不完全要求学生将来从事影视行业,而是以此作为手段和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包括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才情和艺术情操,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情趣和职业发展。”
在公开课的课堂上,记者看到,在座的不仅有上戏附中的学生,还有一批中学艺术教师——他们会将课程带到更多学校,帮助更多师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培养会看电影的学生,首先得有懂电影的教师。”如此这般先培训教师,再由教师进行推广普及的做法,记者在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的《中学生视频制作》课程中同样领略到了。
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如今已成为上海电影教育的一面旗帜,它从电影工业的整个产业链流程入手,从文本策划、编剧,到灯光、摄影、后期剪辑、特效,有着一系列成熟、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机制。2017年11月,由市教委教研室主办、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承办的《中学生视频制作》课程教师工作坊顺利举行。来自全市的22名优秀教师代表参加了编导、摄影、灯光、剧本、拍摄、剪辑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课程。在培训的实践板块中,所有教师都参与了电影制作的全过程,分组分工,拍摄完成了精彩的电影作品。
静安区教育学院艺术教研员顾颖是此次教师工作坊的班长。工作坊“对话式、手把手”的教学方式传授电影拍摄技术,令她受益匪浅。“工作坊课程定位于创意写作和拍摄基础,每一课都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基本涉及了电影制作的全过程。有一部分课堂创新地采用业内专家对话的方式进行解答授课,这令平时习惯于讲座授课的学员们耳目一新。”顾颖说,“课程中有现场收音、灯光、摄影方面的内容,学员们此前从未接触过,工作坊的教师便亲自示范,让学员逐一操作。作为艺术教师,以前对电影的艺术表现感受了解更多一些。这次培训内容主要是电影拍摄技术,这些技术对电影画面氛围营造起着很大的作用,了解这些,就能更好地的理解影片中的艺术表现力手法。此外,我也可以具体指导学生开展微电影拍摄和制作,不再是门外汉。”
而前来参加培训的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艺术教师施荣,已经着手将培训中学到的电影制作各环节以“剧组”的形态运用到艺术课中。“艺术课以往只能对电影制作进行一些理论上的讲授,學生们也会拍微视频,但还达不到微电影的水平。”施荣说,“现在,我就可按照学生的不同特长组成小剧组,擅长文学的做编剧,擅长拍摄的做摄像,擅长美术的做场景,让学生们都有机会成为电影拍摄的一环。”
“利用高校力量举办教师工作坊,是市教委教研室在电影教学师训方面可以借助的‘最强大脑。这种工作坊的‘小组实践+学术讨论模式,让基层学校的教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组织,加深了对电影的专业理解,并将迭代后的理念渗透进电影育人的实践中。”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纪明泽告诉记者,“电影育人尚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教学研究的引领,教师工作坊的衍生品便是教师们自发建立了教研中心组,形成了协作、互通的电影育人教研模式。”
而作为此次工作坊的负责人,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刘海波也是为课程的顺利开展绞尽了脑汁:“我们为了这三天的课程,开了三次研讨会。因为一般的中学并不具备专业设备,老师教学要适应设备——如何用简单的手机、DV拍摄。另外,对中小学生来说,未必是拍故事,可能是采访老师、同学,要求教学内容要包含人物专访,如何收音,剪辑非故事短片,配音乐,特效……我们在教学中针对中小学实际作了调整,手边有什么器材就用什么,比如中小学不会有专业的灯光,要教会他们如何借助自然光、普通房间的灯,来建构灯光的概念,这些都是最实际的小技巧。”
在刘海波看来,对于中国教育来说,影视艺术走进校园是大势所趋,“上海先行先试,这一步更要走好。温影作为教研室的合作伙伴,愿意长线支持、充分反馈工作坊的经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他特别强调两个字:快乐,“即便是对老师,也都特别强调这两个字,要体会到快乐,觉得是好玩的,才会感到兴趣。我们不希望在学生繁重的课业之外又增加压力,而是想为他们打开享受艺术、享受生活的大门。我特别不希望孩子们上艺术课是为了将来高考更容易,而是希望他们喜欢艺术,快乐生活。”
实践教学是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强项,因此,接受市教委教研室的委托之后,温影就马上设计了一个操作性极强的工作坊方案。“最终实现了我们的三个目的,大家都迈出了第一步——产生了兴趣,了解了过程,初步锻炼了能力。”刘海波告诉记者,“下一步,希望全市有更多老师都来接受入门学习,我们会在2018年的暑假设计新的工作坊,我们的经验是:说一千遍,不如做一遍。而老师学成回去也能产生两个功能:第一,将所学用于所教,把信息理念带给学生,让大家动起来,去实践;第二,把课件整理打包,做成示范教学视频,让学生在线也能了解。”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来自一线的教师,经过电影育人的初步培训课程,回到所在学校,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电影育人发展特色,比如上海市延河中学的影视欣赏课、上海市临港第一中学的海洋文化、徐汇区华泾小学的电影“感恩教育”等等。
这也是与市教委教研室布局电影育人的初衷相吻合的——电影育人的实践要以散点观影、专题活动、系列活动、专题课程等四种形态循序渐进。而处于第三层级的“系列活动”,就要求学校按长期需求设计系列的观影活动,与学校育人特色相结合——在全市74所校园院线试点单位中,9所学校承担着电影育人“系列活动”的研究任务,徐汇区华泾小学便是其中之一。
据悉,该校的系列活动主题是“感恩教育”。华泾小学教师倪嘉玮介绍说,长期以来,小学生感恩教育一直处在“不可或缺”却“效果不佳”的瓶颈中。“一边是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如浪费粮食、随意将练习本的纸张撕下折纸、洗手时玩水浪费等;一边是传统的书面教育和课堂说教式的教育模式效果不尽理想,学生接受缓慢。为此,学校开辟出一块种植园,希望让学生在作物的种植劳动与收获中,体会到劳动,体验感恩的辛苦与快乐,从而学会感恩。”
而电影资源的应用,无疑给学校感恩特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感恩教育中,学校选择了乡村支教题材影片《美丽的大脚》来诠释感恩这一主题。“将这部影片引入校园,在学校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放映,对学生而言,影片既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本行走的教科书。”倪嘉玮说,“电影拉近了课程主题与学生间的距离,在他们心目中树立了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榜样,这种新颖而别具一格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的精神食粮,不亚于一节文化课的收获。”
通过影片《美丽的大脚》生动的画面,学生感受到了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观影的基础上,学校又通过一系列观影后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将感恩情感主动转化为感恩行为——比如对学习环境的保护之心、对食物的珍惜之心、对父母的报答之心。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应该是当下学生的面貌,“考学”更不该成为一代年轻人唯一的生活目标——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如何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关乎个人未来和国家未来的大事——而这也正是电影育人的初衷。
2017年秋天,正值建军90周年之际,“校园电影院线”策划组织了题为“银屏军歌秀”的建军90周年军旅影视歌曲展示评选活动,并请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编著了《闪闪的红星》(小学)及《光辉的历程》(中学)两本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教材,下发至各学校。
“这两本影视音乐拓展教材,都是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而编写的,教材编写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宗旨。编写组从100多部表现人民军队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电影、电视剧、电视艺术片中,精选出20多首具有教育性、民族性、经典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的主旋律作品,充分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展示其‘正义之师、威武之师的风采。”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纪明泽介绍说,“教材编写最大的特色便是人文性。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教材编写以‘军史为线,设置了六个单元:‘八一曙光‘长征路上‘抗日烽火‘红旗飘飘‘钢铁长城‘丰碑永铸——教材注重艺术与文化的结合,既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又可以作为学生结合影视音乐特点进行实践活动的素材。”
在此次“银屏军歌秀”展示评选活动中,全市有80多支队伍报名参加,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的学生们,就是从这两本拓展型课程教材中,选取了自己的创作曲目——他们以学校为单位组队,由参演学校自行选曲、编导,师生共同呈现舞台综合表演效果。
初评过后,总共18支队伍入围了展演。2017年12月14日,这18支队伍齐聚行知中学。师生们或呈现革命历史电影经典场景,或演绎当代军旅题材影片的动人旋律,让观众们在新老电影的时空穿梭交错中,对革命军人的大无畏精神和军民鱼水情有了深切的感悟。
最终,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和上海市行知中学,分别获得了展演的小学组金奖、初中组金奖和高中组金奖。
记者在现场看到,市北初级中学演出的歌曲《映山红》,主要采用男女声的领唱、女声小合唱的形式,通过不同唱法多种音色的交融,加上现场小乐队细腻的衬托,共同演绎歌曲的浓浓深情。表演中还结合了引入歌曲意境的朗诵、增添表现力的伴舞和造型以及背景大屏幕渲染性的画面,努力使歌曲的演绎更具感染力。师生同台的共同演绎更是体现这首红色经典歌曲的代代相传。而来自行知中学的演出曲目《中国军魂》则是电视剧《亮剑》主题曲,歌曲气势磅礴,节奏坚定沉稳,旋律悲壮激昂,歌词铿锵有力。
“我们期待运用嘹亮军歌的艺术魅力,营造充满精气神的展示舞台,唤醒当代青年学生信念的追求,引领他们体悟生命价值的珍贵,构建精神世界的政治追求,探求立德树人之本的真谛。”行知中学校长陈振华告诉《新民周刊》,“这次活动在市教委教研室的领导关心下展开,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他们在正常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节目,进一步感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和成就,从内心自发表达了对党和解放军的热爱,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行知中学是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创办的,也是如今宝山区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陶行知先生是我们第一任老校长,他非常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倡导每个学生每天要‘四问自己:学习有进步吗?生活有进步吗?思想有进步吗?身体有进步吗?老校长激励学生全面发展、重视艺术教育的思想也影响了我们——‘校园电影院线试点以来,我们改造了原有的礼堂,配备了最好的影院音响设备,如今已经形成了可以容纳650个学生入座的大型校园电影院。学生们平时学习任务很重,上电影院看电影的机会不多,现在学校里就能看到了。”陈校长说,“今天展演,全上海不少学校都来了,演出非常成功,节目非常优秀,这也反映了上海中小学近年来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成果,反映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对艺术教育的热爱。”
确实,聚焦建军90周年军旅影视题材的这一台“银屏军歌秀”,不仅显示出上海中小学师生对优秀革命题材电影内涵的深刻理解,更通过舞台表演,反映出各学校在配乐、歌曲、舞美等方面的艺术创意,成为各个学校电影育人综合实力的展示窗口。小学的表演天真可爱,初中的表演青涩真挚,高中的表演成熟稳重、激情昂扬,再加上各校不同范儿的“秀”,糅合艺术设计智慧,全面展现了上海中小学师生的创新能力。这种融合了多种元素的综合性表演,使得整场军歌秀多姿多彩。
“军歌秀要唱,要演,要创;把背景、学生的表演、电影的歌曲和故事融于一体,学校和学生在这方面很有创意。”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表示,“此次军歌秀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校的艺术实践,另一方面提供了教学展示平台,让学校相互交流和促进。市教委教研室将通过舉办这类活动,不断促进电影育人在学校的落地,不断深化艺术教育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