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侗布的特征和应用传承研究

2018-06-27 11:49陈晓玲皮珊珊
纺织科技进展 2018年6期
关键词:侗族湘西染料

彭 迪,陈晓玲,皮珊珊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411104)

侗族是由古代百越发展而来的少数民族,约30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湘、桂、黔三地交界处。湘西主要指湖南西北部地区,分为以通道侗族自治县代表的南侗族和以新晃侗族自治县为代表的北侗族,是历代侗族人口的聚集之地,湘西侗族地处山区,有着淳朴的民族风俗和传统的服饰特征。其中,侗布作为湘西侗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侗族人民自纺自染的劳动产物,研究湘西侗布的哲学思想、制作工艺、实用功能的特征,探讨湘西侗布的现代应用传承方式,有利于保护和发展这一古老的民族技艺。

1 湘西侗布的特征

1.1 “天人合一”的哲学特征

“天人合一”是我国道家传统的哲学思想,表达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内涵,倡导人、自然、物的和谐发展,侗布是侗族人民自纺自制的民族面料,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首先体现在选取天然纤维棉花作为侗布的原材料。湘西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处于湘、黔、桂三省六县交界之地,侗族人民顺应温暖湿润的自然气候,巧妙运用当地的红壤种植棉花、水稻等经济作物,为侗布的生产提供环保的原材料。用棉花纺纱后,再凭借民族智慧,用织布机织造成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次,“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还体现在侗布的染料上。侗族人民因地制宜,使用当地的蓼蓝、板蓝等兰草植物作为侗布的染料,经过多次的浸染、晾晒等工序使颜色着附于布料上,由于是植物染料,侗布穿在人身上还具有杀菌、排毒消炎的功效。另外,相对于其他民族服饰的绚丽色彩,由侗布制出来的服饰、床上用品等颜色较为素雅,基本以藏蓝色、深棕色为主,这也反映了侗族人民朴实的性格与追求平和自然的民族文化精神。

1.2 “繁复讲究”的工艺特征

湘西侗布的工艺繁复,制作讲究。主要经过织布—制作染料—染色—晾晒—捶打等多道工序。首先,侗族人民将自己种植的棉花去籽晒干,搓成棉条后用纺车加捻成棉线,将棉线上浆保证其硬度,再用传统的织布机织造成棉布,棉布有粗纱、细纱之分,用于服饰制作,形成原始的侗布。第二道工序为制作染料。在制作染料前需要制作蓝靛,它是侗布染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板蓝、蓼蓝等草本植物放入大桶中加水浸泡,经过约3天时间让其自然充分腐化,然后将未烂的植物捞干净,并加入石灰制成蓝靛[1]。然后将事先酿制好的糯米水、草灰水制成碱水,按照配比加入蓝靛,进行搅拌,形成深蓝色的环保染料。染料制成后,第三道工序就是染色和晾晒了。侗布的染色工艺十分讲究。为使染色均匀,在染布之前要先将原始棉侗布去浆,然后将其打湿折叠放入染缸中浸泡约1 h,再拿出来平铺于染桶或树枝上,晒干后再放入染缸中浸泡,如此循环6~10次后,再放入水中漂洗,将未着色的染色颗粒洗去,进行平铺暴晒,直至染料着色牢固形成深蓝色的侗布。第四道工序为捶打,这是侗布制作工艺中最具特色的工序。侗布染色后,要将豆浆水或蛋清水涂在侗布表面进行上胶晾干,然后进行高温蒸煮,再晾晒,如此反复2~3次,如图1所示,用木锥捶打半个月,天然的棉油脂从布表面溢出,形成光亮的色泽,使颜色偏深的侗布沉而不闷,形成独具一格的侗族“亮布”。

1.3 “实用为本”的功能特征

先秦 《考工记》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的思想指导了古代器物设计,同时也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审美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侗布的天然原料和染料以及其传统的手工织造都体现着“材美工巧”的特征。侗布的另一重要特征就是具有重要的“实用为本”的功能性。民间造物向来强调经久耐用、方便易用的实用特征。侗布的价值在于为人们所用,让织物为人们服务。侗布作为侗族人民自织自纺的生活用品,大量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侗布成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心灵手巧的侗族人民用侗布来制作头饰和衣裤,因其具有耐磨性、透气性良好的优点,有利于侗族人民平时劳作、田间耕种、上山砍柴等日常劳作的功能性需求。其次,侗布又称“亮布”,经过捶打后面料光泽性良好,制作出来的侗族盛装服饰具有良好的质感和光泽感。侗布做工精致、织造工序繁多,侗族人民视“侗布”为珍品,用来制作青年男女的盛装、头帕、背扇、绑腿等,并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在清代,侗族妇女自纺自织的侗布享有盛名,并成为皇家贡品[2]。

图1 捶打侗布工艺

2 湘西侗布的传承方式

通过对湘西侗族自治区的实地调查,侗布这一民族技艺的传承正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只能在湘西通道自治县里的小村庄看到一些老人在家中制作侗布,许多侗族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传承,加之侗布的工艺复杂,耗时费力,现代的侗族人民大多穿着现代流行服饰,侗布的制作技艺出现失传的危机,侗族逐渐丧失着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服饰面料。另外,侗布应用局限于侗族传统服饰的制作,与现代生活难以融合,种类单一,产品大多样式陈旧或款式雷同。这些问题都使侗布面临着难以发展的危机,如何使侗布技艺在现今的经济社会形态中继续绽放光彩,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承方式。

图2 侗布制作的劳动服饰

2.1 发挥侗布的织物风格特色

织物风格是面料带给人的直观感受,由于侗布是侗族人民手工制作,对侗布的传承首先要保留侗布特有的织物风格特征,体现民族特色。从织物风格上来看,侗布是侗族的传统古布,呈现出拙朴、素雅的风格,具有手工感,另外在织物性能上侗布有染料环保、透气性良好的优点,因此,要充分发挥侗布的优势特色,结合现代流行元素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设计出具有现代感的自然朴素风格的服饰。在款式上以宽松款为主,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大自然的生活方式,结合侗族男女服饰的款式元素,在色彩上以侗布的藏蓝色为主,搭配其他流行面料的亮色进行对比,结合侗锦进行图案细节设计,使服饰展现传统的同时又带有时尚的风格,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追求。在种类上,打破侗布多用于服装的局限性,发挥侗布又称为“亮布”的独特魅力。亮布是在侗族地区极为流行的一种青紫色衣料,是侗族印染纺织物的上乘之品,由于其色泽、质地、工艺一点也不亚于刺绣和织锦,因此可将侗布拓展到一些配饰和装饰用品,如包包、抱枕、床上用品、布艺装饰等方面,创新侗布的旅游产品,发展湘西侗族的旅游产业和文化,实现侗布运作的市场化和经济化。

2.2 打造侗布的民族面料品牌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便被建设成“对话之路、开放之路、经贸之路、科技之路、文化之路”,是交融文化艺术、输出国家意识、树立国家形象的重中之重[3]。侗布作为我国珍贵的民族手工技艺,在外贸文化交流中要发挥其重要的民族文化地位,建立侗族独有的民族面料品牌,是让人们了解认识侗布以及建立我国民族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如今,绿色环保、生态自然是现代人们所倡导的绿色健康理念,穿着棉、麻、丝或新型技术生产的环保面料是人们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打造以侗布为主的民族品牌,首先要发挥侗布的环保性能,传承植物染色的制作工艺,倡导健康、绿色的品牌理念,侗布品牌服饰类和家纺等产品更应强调舒适性、纯天然,以及无污染的原材料方面的开发。另外,随着服装个性化高级定制需求的增加,人们更加喜爱具有手工质感的服饰品,保留侗布的原生态,发展侗布的新生态,将面料进行创新,进行面料肌理改造等二次设计,如借鉴日本著名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对面料的褶皱设计,将侗布进行肌理创新,体现品牌特色,结合侗锦、侗绣进行高级定制的细节设计,生产出精美优良的原创民族产品,体现侗布所代表的“天人合一”的民族内涵,另外,在模式上还可借鉴其他民族面料品牌成功的案例。如天意梁子倡导“平和、健康、美丽”的品牌理念,以中国独有的古老生态环保丝绸品——莨绸为品牌的特色面料,对莨绸进行保护、开发、创造,使莨绸被世人熟知,还作为国礼馈赠给其他国家。

2.3 搭建数字化的推广平台

在首届 “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吴论坛”会议上,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诸葛铠先生指出:“手工艺的 ‘原生态’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的 ‘新生态’才是 ‘活态’的。侗布作为传统民族工艺,同样需要以“新生态”活态的方式发展[4]。通过对湘西侗族自治区和牙屯堡地区的实地走访,发现如今侗布主要存放于一些小商铺里与其他旅游产品搭配出售,在通道皇都侗族文化村尚存一个古老的侗锦博物馆,里面展示了较少数量的代表性侗锦作品,但是缺乏专门针对侗布的博物馆和推广平台。另外,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侗布的制作靠着本民族语言进行传播,这就更需要借助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对侗布技艺进行保留。现在,大数据时代使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机界面技术、新媒体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建立政府层面上的侗布数字化技术平台以及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平台,利用数字化保存侗布技术,建立一个侗布数据库,结合图像数字化技术、动画技术,使侗布从纺纱、织造、染色、捶打、晾晒等制作步骤进行数字化保存,在尊重侗布原生态风格的前提下,改良侗布制作工艺,如作业模式数字化,利用现代化技术改良传统的织布机,工艺技术参数化,优化织物性能。同时建立网络交互平台,建立侗布数字化博物馆、文化交流互动馆、侗布制作体验系统,互联网线上销售,拓宽侗布的市场渠道,推广侗族文化,为侗布民族面料品牌建设和文化推广提供充足的养分与能量,全方位提升受众与侗布之间的连接,拓宽整个侗布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 结语

湘西侗布作为侗族人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功能、技艺等方面独有的特征及魅力,反映了侗族人民勤劳智慧的民族精神。对侗布的传承,不仅是单一的对侗布的保护,还需要将其放入整体民族文化中进行传承,这包括民俗习惯、生活方式,在整体中传承才能避免侗布发展的断层与脱节,使侗布真正成为侗族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展现在当今社会中,同时,从原生态到新生态的侗布发展,首先需要侗族人民自身提升对侗布的传承保护意识,同时政府、企业、侗布技艺传承人应该在侗布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政府要加大侗布发展的扶持力度,采取措施鼓励年轻人从事侗布制作,并利用现代信息和数字化技术将侗布进行优化改良,开拓侗布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市场,实现侗布的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华,佘朝文,曾汉元.湖南通道染制侗布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广西植物,2012,32(3):310-314.

[2]冯 洁,冯 涛.侗族面料工艺研究[J].四川丝绸,2008,(3):46-48.

[3]朱尽晖.“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家意识与工匠精神[J].西北美术,2017,(1):4-7.

[4]梁惠娥,周小溪.江南水乡民间服饰手工技艺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原则[J].民族艺术研究,2013,(6):127-132.

猜你喜欢
侗族湘西染料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欢乐湘西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走进湘西凤凰城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湘西 国画
染料、油和水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