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贵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阶段及后期维护阶段,滑坡、崩塌、泥石流、路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快速准确查明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规模以及潜在的灾害危险,才能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治理。常规的钻探方法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控制范围小,不能大面积实施。而高密度电阻率法兼具剖面和测深的功能,电极距距小、数据采集密度高、成本低、速度快等优点在地质灾害探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对某工业园1号路路面塌陷的探测,说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路面塌陷快速探测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合后期部分钻探验证,达到了快速、准确的探测目的[1-3]。
受强降雨且时间长的影响,某工业园区1号水泥道路K2+720-760段于2017年7月27日发生人行道路面塌陷,塌陷范围7m×3m,深约3.5米,且塌陷区往主干道路面下延伸,形成一片脱空区,严重威胁过往行人及车辆安全,导致该道路不得不封闭。为尽快对塌陷区进行治理,恢复道路通行,减少经济损失,委托方要求快速准确查明塌陷形成原因及规模,并为下一步治理提供依据。经现场踏勘,决定采用高密度电阻法进行探测,在此基础上进行少量钻孔验证。
根据现场踏勘和后期钻孔资料,场地地表被第四系人工堆积(Q4ml)层覆盖,往下依次为第四系坡残积(Q4dl+el)粉质黏土、黏土层,三迭系中统个旧组(T2g)灰岩等。
(1)场区覆盖层为第四系耕植土、素填土、路基层、水泥路面、粉质黏土、黏土等,视电阻率变化较大,视电阻率ρs在20Ω·m~400Ω·m。
(2)强风化或裂隙发育的灰岩,视电阻率ρs一般在80Ω·m~400Ω·m;中风化或致密状的灰岩,视电阻率ρs一般在600Ω·m以上。
(3)塌陷区由于部分黏土被流走,内部形成大小不等的裂隙、空腔等,视电阻率ρs的变化与强风化裂隙发育的灰岩相近,一般在80Ω·m~600Ω·m。
为快速准确查明塌陷区的分布范围及规模,测线纵向布置(与路平行)2条,横向布置(与路近正交)2条,大体呈“井”字形,共布置测线4条,长度280m~400m。
根据探测目的,仪器设备选择重庆奔腾数控仪器厂生产的WDJD-3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系统。电极数60根,电极距为3.0m~5.0m,测量装置采用温纳α装置。
本次探测工作时间紧,共开展了4条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其中测线1号、测线2号和测线3号探测成果如图1、图2、图3所示。
测线1号(纵测线)位于塌陷区的西侧,长度400米,本次解释长度0~280米,水平距离140m~170m处有一向南下延伸的低阻带,推测该低阻带为充填黏性土的破碎带。测线的北段视电阻率值相对较高,且变化较均匀,推测北段岩性相对较完整。
测线2号(纵测线)位于塌陷区的东侧,水平距离120m~150m处有一向南下延伸的低阻带,推测该低阻带为充填黏性土的破碎带。测线的北段视电阻率值相对较高,且变化较均匀,推测北段岩性相对较完整。
测线3号(横测线)位于塌陷区的南侧,与公路近正交,浅部视电阻率较低,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测线上部存在一低阻带,结合测线1号、2号和地质调查,推测该低阻带为充填黏性土的破碎带。测线的北段视电阻率值相对较高,且变化较均匀,推测北段岩性相对较完整。
根据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成果,在塌陷区南北两侧共布置6个钻孔,钻孔揭露情况与探测结果基本一致。
图1 测线1号(纵测线)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上)及推断解释图(下)
图2 测线2号(纵测线)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上)及推断解释图(下)
图3 测线3号(横测线)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上)及推断解释图(下)
结合地质调查和钻探验证,基本查明塌陷区系处于一个断层破碎带,该断层为次生正断层,走向为145°∠60°,长约14公里。断层破碎带一般宽10~20米,因其年代久远,大部分断层破碎带均已风化成红粘土。该红粘土部分已被带走,部分形成溶洞及空洞,受强降雨且时间长的影响,断层破碎带的红粘土力学性质降低,不能支撑上方土体的重度而垮塌,该地段的路面亦变形垮塌。
探测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塌陷区探测是可行有效的,且有效地指导了施工钻孔的布设,为下一步塌陷治理提供了依据。
[1]王文科,字贵春.高密度电法在某变电站工程覆盖层厚度探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3年第18期.
[2]周建民,易清平.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17卷第3期.
[3]孔繁良,陈超,孙冠军.高密度电法在清江水布垭库区滑坡调查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4月第5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