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课堂上的“生成”进行到底

2018-06-26 07:25喻霞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黄球投手投篮

喻霞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情绪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料不到的“生成”,面对突发的种种“生成”,教师该如何利用它,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使生成的课堂更有效呢?

一、“生成”即“精彩”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上的一些“生成”,有时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令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让课堂呈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神采。

例如《可能性的大小》一课,师出示一纸盒(盒中放了1个黄球和9个白球)。师:这个纸盒中放了两种颜色的球,你们看,有黄球,也有白球。现在我们来猜一猜,任意摸一个球,摸到什么颜色的可能性大?(师一边说一边先后从盒中亮出两种颜色的球,再放回去。)

生1:白球的可能性大。

生2:老师,刚才您第一个举起来的是什么颜色的球?

师:是黄球,怎么了?

生2(充满自信、肯定地说):那任意摸一个,绝对是黄球的可能性大。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您刚才第一次摸出的就是黄球呀。

一帆风顺的教学效果固然让教师少了些“心惊胆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课堂上的一切都算计在内,把“意外情况”“节外生枝”都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除,“生成”自然也就无立足之地。面对生2的“意外”发言,可以这样处理。

师:你的看法到底对不对呢?还是你自己上来试试吧!

师:一共摸20次,看看到底什么颜色的球摸到的可能性大。

……

师:你能谈谈你现在的想法吗?你认为刚才的猜测有道理吗?

(这时教师展示盒中两种颜色球的个数,让学生顺利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生成”即“灵性”

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阵地,是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场所。课堂上瞬息万变,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怎样妥善处理好这些“生成”,让“生成”富有灵性,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

例如《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执教老师通过问题情境来导入。

(播放一小段NBA比赛的视频。)

师:如果你是主教练,你会派谁上场和姚明配合?

屏幕出示:

生1:看未投中的个数,应该选2号。因为2号投手投篮次数20,命中18,只有2个球未投中,而1号投手有3个未投中,3号投手有7个球未投中。

师:他的意见你们同意吗?

全班(齐答):同意!

(看似振振有词的见解,一下子懵倒了全班学生,课堂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师:你们再想想,有不同想法吗?

(沉默了片刻,终于有一生举手。)

生2:不行,因为投篮次数不一样,不能这样比,应该把投篮次数都化成一样,化成100,那第一个投手投中了88个,第二个投中了90个,第三个投中了86个,所以选第二个投手。

面对生1的“意外”发言和全班学生错误的反应,教师可以这样处理:

师:按大家的意见,谁未投中的个数少,谁就投得准,那老师也想参加比赛了,如果老师投2个球,有一个球没投中,是不是说明老师投得比其他人都准呢?

生2的发言,让课堂节奏发生跳跃,一部分思维敏捷、反应快的学生可能有所顿悟,但大多数学生在生1的“意外”发言的错误迁移下,可能还是不能理解,这时老师有必要放慢课堂节奏。可以抓住契机,让他的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可以这样处理:

师:你把三个投手的投篮总次数都化成100,然后看谁投得多,谁就准,这不就是看投中次数占总数的比例吗?

这样的教学处理,既可以尊重并肯定了生2的发言,又可以抓住契机,灵活地安排教学环节,使生成富有灵性,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生成”即“创新”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敢于创新,就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自己在学習活动中出现的生成,把生成幻化为创新。

例如《圆的面积》,教师十分重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练习中,教师设计了一道较有思考价值的题目,让学生解答。

下面是一个零件的设计图,求这个零件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想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求出它的面积。

生1:我求的是半个大圆的面积,结果是157平方厘米。只要把这个图形变一下,把右上方的半个小圆补到左上方来,就成了一个半圆。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了图形转化的过程,全体学生在观察中豁然开朗。

这道题目的解决完全是按着教师的设计有条不紊地展开的,至此,教师已达到了目的,正准备出示下一题时,没想到一位同学举手了,发表了第二种解法。

生2:我看着这个图形就想到了“八卦太极图”,两个这样的图形正好组成了一个圆,所以这个图形的面积就是一个圆面积的一半。

师(喜形于色,马上加以表扬):你这种方法实在太好了,我都没想到。让我们一起为他这种创造性的解法叫好!

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有差异的。教师手握的是已知的教材,面对的永远是学生未知的答案,课堂随时都会有“生成”,并且,这些生成会稍纵即逝。这就要求教师有很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变生成为精彩。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姑苏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黄球投手投篮
可爱的黄球
可爱的黄球
比投篮
开心养鼠记
黑马投手 6位黑马社群里活跃的创始人投资者
中国女子板球投手投球技术的运动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