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倩
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促使现代科学教育的方法也在不断变化。在幼儿期实施科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在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进行探究的基础上,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思考总结了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应基于幼儿认知特点,选择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应基于幼儿知识水平,选择全面、易懂的内容,从而提升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探究
(一)幼兒的科学创造力和发展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的创造力存在于各种各样奇特新颖的想法中,萌发在一系列天马行空的科学活动中。幼儿的个体差异,对科学经验的吸收也有所不同,他们的大脑和感官优势也有所不同。一些幼儿喜欢观察,一些善于听辨,还有一些擅长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些优势为他们带来了独一无二的科学经验。所以,科学教育中对幼儿的创造力和发展力进行培养,实质上是引导幼儿以自身的科学经验为前提组织材料,感受独特的探索历程,成长为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的独立个体。
(二)帮助幼儿获得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
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的锻炼,通过观察、分析、假设、实验、质疑等过程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孜孜不倦去寻求真理。一方面,应为幼儿创造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多尝试。科学探索的过程曲折而坎坷,需要时间去实践和印证,去思考和总结。在幼儿实践时,教师应耐心等待,并不要第一时间告知他们正确的方法和答案,为幼儿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勇敢探索;另一方面,引导幼儿及时记录科学探索的过程。无论是观察还是实验,引导幼儿及时记录想法。这样能加强他们对事物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二、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思考
(一)内容尽可能贴近生活
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以幼儿自身现有的经验知识为前提,从日常生活中去挖掘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科学教育内容生活化,一方面能帮助幼儿更透彻地获取并吸收知识,另一方面能有效激发幼儿主动思考和学习。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是发现、培育并保护幼儿对科学探索的激情和好奇心。比如,当幼儿好奇为什么每天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制作地球绕太阳旋转的模型,组织幼儿观察并探索,了解其中的简单原理。
(二)基于幼儿知识水平,合理划分教育内容
科学教育应基于幼儿实际水平,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和需求来开展。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以浅显易懂、有针对性为原则。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发生同样的教学内容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情况,这实质上是对教学内容合理划分的结果。比如说,教学内容“水”能详细划分成很多板块,包括水流动性的特征、水无色无味的特点、水的作用、水的形态、水和自然的关系等。那么小班幼儿学习中应该以水的基本性状为重点;大班幼儿因为认知水平相对较高,水的性状无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他们更多的是对水的作用、水的沉浮等现象感兴趣。教师应基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来安排学习内容。倘若将水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学习的主要内容,则难点在于弄清楚水和不同物体的沉浮关系。所以,教师需要在科学活动开展前,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对幼儿的知识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提前准备科学教具,提前预测幼儿在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和提出的所有问题,这是科学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
(三)内容应以引导幼儿思考为中心
每一次科学实践活动的组织,教师都应全面考虑,考虑是否能有效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只有具备思考性的内容和材料,才能引导幼儿展现出积极地精神状态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首先,让幼儿心理产生怀疑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以《沉与浮》一节的教学为例,利用实验,幼儿明白了什么材质的东西能浮上来,什么样的东西能沉下去;然后又会疑惑:什么东西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不仅能沉下去又会浮上来呢?此时幼儿会不知不觉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在疑问之后的探索过程,是幼儿真正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
(四)在内容中融入游戏,提高教学效率
游戏是与幼儿年龄特点最为契合的科学活动,幼儿利用游戏来感受并表达对各种知识的看法。将科学教育内容与游戏体验活动巧妙融合,能有效提升幼儿的求知热情。让幼儿在丰富的游戏体验中,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科学、学习科学、使用科学,最终发展科学精神。
三、结语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科学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利用游戏、实验来激发幼儿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合理、有针对性的安排科学教育内容,以幼儿日常生活和认知特点为基础实施科学教育,如此,才能保证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幼儿全面成长。
【作者单位:苏州市姑苏区观景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