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后欧洲去杠杆措施与启示

2018-06-26 07:23赵立昌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去杠杆

摘要:受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欧洲爆发了以高杠杆为特征的债务危机。时至今日,欧洲多个国家仍处于艰难复苏之中。为应对高企的债务杠杆,欧洲各国政府及银行业采取了积极一些措施。反思这些措施,对仍处于去杠杆路上的我国金融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關键词:债务危机;欧洲银行;去杠杆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各国通过大量举债以刺激经济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大量举债的结果是导致欧洲一些国家债务高企,2009年希腊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达到12.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政府公共债务占GDP比例达到112.6%。随着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恐慌情绪蔓延至整个欧元区,欧洲各国爆发主权债务危机。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连番被三大评级公司下调主权信用评级,并因爆发财政危机向欧元区和国际组织求救。2009年11月,爱尔兰因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向国际组织求助。2011年,葡萄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屡创新高,在其主权信用评级被三大评级公司连番下调后,向欧盟申请救助。随后,意大利、西班牙也爆发财政危机,向欧元区申请救助。最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2009年、2010年,欧元区多个国家债务占GDP的比例和赤字占GDP均超过《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60%和3%的规定,而欧猪五国(意大利、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最为严重。

一、 主权债务危机产生原因:外部视角

1. 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连锁反应。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爆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引发了此次欧洲债务危机。从作用路径看,次贷危机导致欧债危机的渠道主要是融资、贸易渠道,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等渠道。借助这些渠道,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欧洲各国财务状况的加速恶化,并最终引发了债务危机。

2. 国际市场投机者的推波助澜。逐利是资本的天性,为赚取高额利润,以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为代表的国际市场投机者在欧洲债务危机中长袖善舞,推波助澜,在一定程度行强化了债务危机。2001年,在希腊刚刚加入欧元区时,高盛集团通过设计一项10亿欧元的货币掉期交易,用以掩盖希腊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通过这项交易,高盛集团使希腊达到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赤字占比要求和债务占比要求,顺利进入欧元区。在这个交易中,高盛集团获得了高额佣金。而高盛集团为规避风险,在设计货币掉期交易的同时,购买了德国某银行20年期限10亿欧元的信用违约互换保险。这一操作可保证高盛集团在希腊出现财政危机时获得高额收益。高盛集团采取类似手段使得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财政预算赤字维持在3%以下,顺利进入欧元区。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正是最先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也是债务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

3. 南北欧国家的分化。虽然欧洲形成了统一的货币区域,但并未掩盖欧元区内部的分化,反而扩大了内部核心国和非核心国的不对称性,诱发了欧元区非核心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德国和法国等经济实力强的北中欧国家是欧元区的核心国,承担组织和协调功能,是欧元区货币政策的主导者。此次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南欧国家是欧元区的非核心国,经济实力有限,经常账户长期逆差。这种内部分化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显得尤为明显,核心国以稳定物价为主要目标主导制定的货币政策并不适用于经常账户逆差、货币供应锐减的非核心国家,使后者国家财政状况变得更为糟糕,最终出现主权债务危机。

二、 主权债务危机产生原因:内部视角

1. 不协调的宏观经济政策。具体表现为,欧元区各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协调,货币政策由各欧洲央行统一实施,对各国具有硬约束;而财政政策仅依靠《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对各国的约束性较弱。由于欧盟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金融危机对各国产生不对称的冲击时,将产生统一的货币政策与独立的财政政策间的相互冲突,以致整体上不能很好地应对金融危机。对于欧元区而言,货币一体化带来金融市场一体化,为各国创造了便利的融资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但也存在道德风险和搭便车问题,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协调条件下,各个国家,尤其是处于发展困境中的国家,有内在动力采取财政赤字政策以刺激经济,而由此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则可以转移到欧元区所有国家,尤其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而经济发生衰退的欧元区国家。这些国家由于无法实施独立的利率和汇率政策,为应对金融危机,只能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主权债务远远超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还款能力,引发主权债务危机。

2. 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一是从经济结构看,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支柱产业多是顺周期产业,较易遭受外部冲击的影响。如旅游业占希腊国民经济的比例在20%以上,房地产和旅游业是西班牙的主要支柱产业,农业是爱尔兰的主要产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希腊的旅游业、西班牙的房地产业和爱尔兰的农业均受到显著影响,三国经济遭受重创。二是“欧猪五国”对外依存度过高。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2002年以来外贸依存度一直在150%以上,2008年两国分别达到182%和167%,而葡萄牙更是超过了400%。三是“欧猪五国”产业结构单一、制造业普遍不强。如零售、旅游、海运等产业约占希腊全部产业总值的50%,服务业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国家的比例超过70%,而制造业占比普遍不到20%。经济结构的合理,导致经济发展极易受到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的影响,且由于税源有限,经济复苏缓慢。在遭受冲击后,更倾向于通过增加财政开支刺激经济发展,导致主权债务风险的集中。

3. 不合理的债务结构。诱发此次欧债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债务结构。在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债务结构中短期债务占比较高,长期债务占比较少。短期国际债务占比高,一方面,意味着债务偿还的集中性和违约风险的集中性;另一方面,意味着债务国借债较为频繁,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债务结构的不合理还表现在货币市场工具的不合理,以及债权人结构的不合理。从货币市场工具结构看,在以欧元计价的国际债务中,流动性强和逐利性强的商业票据占比为64.07%,稳定性强的国库券和其他票据占比为35.93%。这也意味着风险的集中。从债权人结构看,银行部门债权人占比最大,高达46.19%;其次是非银行和私人部门,占比为38.34%;占比最小的为公共部门,仅占15.47%。这意味着危机发生时,留给危机国的缓冲时间相对有限。毕竟,公共部门债权人会考虑经济的稳定性而给予危机国适度的缓冲,而银行和私人部门则可能会加速危机的爆发。

4. 高福利的社会保障造成财政负担过重。欧洲具有完善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在为民众提供良好保障的同时,也造成了过重的财政负担。尤其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欧洲各国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多,进入老龄化社会,政府福利支出加剧,财政赤字問题愈发严重。即使在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增长乏力情况下,欧洲各国仍然保持了较高的福利支出水平,最终导致政府债务高企不下。

5. 金融监管缺失、政府政策失当扩大了债务危机。在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前,欧洲金融系统已存在金融监管缺失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美国强化对银行业的管制时,欧洲逐步放开货币市场,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放松金融监管,吸引大量国际投资者和国际资本进入欧洲市场,形成了世界性的离岸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同时,过度金融自由化和放松监管也产生了金融监管缺失问题,如对做空本国国债的对冲基金、对投资银行欺诈和转移风险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导致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的不匹配,金融系统脆弱性上升,风险不断积累。

在多方面综合因素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终于爆发。希腊、意大利、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为代表的欧洲五国债务危机最为严重。2008年以来,欧洲五国政府部门杠杆率快速攀升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虽然,欧元区各国采取了一些救助和去杠杆措施,但成效不显著,欧洲各国去杠杆任务依然严峻。

在危机发生后,2009年各危机国和欧元区采取了广泛的救市措施,但仍然是以借新债还旧债,并未解决关键问题,反而政府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和投资计划进一步扩大了政府财政赤字规模。各国出台的系列救市计划,造成了资金的错配,扩大了债务危机。

三、 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

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为避免进一步恶化,2009年5月10日,欧元区开始实施大规模救助计划,总额高达7 500亿欧元。其中4 400亿元以政府间协议的形式提供,为期3年;根据《里斯本条约》相关条约,欧盟委员会从金融市场融资600亿欧元;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提供剩余的2 500亿欧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主要表现为公共部门债务的高杠杆。但现阶段,欧元区的去杠杆主要发生在金融部门,公共部门去杠杆进程缓慢。如德国,2005年金融部门开始去杠杆,2009年企业部门开始去杠杆。

1. 增加银行现金储备。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经济发展不明朗导致银行对信贷业务更为谨慎。因此银行为防止可能扩大的债务危机,更愿意增加流动性储备,从而降低了银行的杠杆率。

2. 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表现为国家债务的高杠杆,通过中间机制传导至资产市场,引发资本市场的高杠杆,尤其是银行业的高杠杆。债务危机发生后,为实现去杠杆,出售不良资产、房地产资产和非核心资产以缩减资产规模成为欧洲各国银行部门普遍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时,减少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也是去杠杆的重要措施。

3. 紧急向银行业注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为防止引发更大的危机,欧洲央行对银行业实施特别救助,决定向银行业注资,扩大银行业资产规模,从而降低杠杆率。欧洲央行规定,各银行在能够提供担保后,可以1%的基准率向欧洲央行申请无限制的3月期贷款;并降低银行抵押贷款标准,推出3年期长期融资机制,在提供合格抵押品后,银行即可从欧洲央行获得无限制最长3年期的贷款。通过以上措施,共向银行业注资约5 000亿欧元。2012年2月实行第二轮LTRO 操作,再次向银行注资5 200多亿欧元。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扩大资产规模,降低了杆杠率。

四、 银行部门去杠杆措施

以高杠杆为主要特征的债务危机发生后,欧元区从2011年开始进入去杠杆通道。杠杆本质上是负债与资本的比例。因此,去杠杆主要有两类措施,即增加资本和减少可导致负债增加的资产(资产总额或风险资产)。一方面,欧洲银行部门通过减少信贷规模进行去杠杆。银行通过减少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而收缩信贷规模,进行去杠杆化进程。资产证券化是银行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银行可增加信贷规模。根据欧洲金融市场协会的统计,2009年~2012年欧洲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量减少了80%,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信贷规模和杠杆率;另一方面,欧洲银行部门通过增加银行权益降低杠杆率进行去杠杆。2011年12月~2014年6月,欧洲银行采取减少资产和增加权益并举的措施降低杠杆率,但增加权益发挥了主要的作用。整体上看,银行权益资本增加了9.6%,而资本仅减少了4.3%。

1. 增加资本。主要方式有政府向银行直接注资、政府向银行提供低息贷款、发行新股以及降低银行的股息支付率。欧洲央行向欧洲各国银行提供长期贷款(银行可以在一年之后提前偿还贷款)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低利率贷款的形式进行长期融资操作。

2. 减少风险资产。银行主要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重、调整贷款增速、出售非核心业务、调整资产结构、降低资产规模等方式减少风险资产规模。债务危机中,欧洲银行业损失最为严重的业务是衍生品和交易资产等核心的业务板块。因此削减成本、降低杠杆率的重要手段就是出售带来严重损失的这部分非核心资产。2009年至今,欧洲银行业去杠杆经历了两个阶段,在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降杠杆方式。2009年~2012年为第一阶段,该阶段主要通过放缓贷款增速降低杠杆率,如提高贷款利率、提高抵押品标准和增加非利息费用等方式;2013年至今未第二阶段,该阶段去杠杆的主要措施是降低公司贷款、银行“缩表”等。

从效果看,以上去杠杆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降低了欧洲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杠杆率和系统性风险,提升了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二是降低了全社会债务规模和全社会总体杠杆率,促进了经济增长。

五、 经验与启示

可以说,欧洲债务危机促使欧洲银行业开始去杠杆,是欧洲银行业去杠杆的起点欧洲各国通过政府向银行注资、增加银行的留存收益、调整银行表内外资产等方式,使得金融业系统性风险明显下降,提升了整体稳健性,去杠杆效果明显,降低了全社会债务风险。

不同于欧洲,我国杠杆率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总体看,杠杆率不高,但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偏高,占总体杠杆率的比重偏大。同时,我国与欧洲各国有着不同的国情和政策约束条件。因此,在借鉴欧洲去杠杆措施时,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1. 需要统一、协调的去杠杆措施。欧盟成立后,随着欧元的问世,由欧洲央行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而仍由各国独立实行财政政策。这一固有的体制缺陷在此次债务危机中被进一步放大。统一的货币政策若不是建立在统一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基础之上,货币信用是脆弱的,易遭受外部冲击和外部投机者的攻击,而溢出效应又将对整个欧元区产生广泛的影响。反观中国,在处理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时,过度偏重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均产生过不利的后果。直到2014年,欧元区才开始建立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由于缺少统一、协调的措施,去杠杆过程进展缓慢。

相比欧洲各国,我国去杠杆有着明显的体制机制优势,可采取统一协调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2017年以来,我国逐渐转为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从略偏宽松转向略偏从紧,利率不断攀升。国内银行业若想稳步去杠杆,流动性需保持基本稳定,利率水平也需保持在合理水平,这就需要商业银行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实现转型发展。在偏紧的货币政策下,财政政策应趋于积极,以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增加企业自身活力和盈利能力,提升企业偿还银行贷款能力,间接推动银行去杠杆。

2. 银行应积极主动去杠杆。从欧洲经验看,去杠杆过程中,需要银行主动作为,积极应对。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各国虽然在各阶段均采取了应对措施,但欧洲主要银行受利润大幅下降的影响,缺乏主动去杠杆的动力。如债务危机后,苏格兰皇家银行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13年末的8.6%提高到2016年末的13.4%,但因诉讼赔付等历史包袱沉重,2016年仍亏损52亿英镑。

中国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去杠杆,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总体形势,围绕提升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和“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主动调整资产结构和增速,循序渐进去杠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因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轻资本业务,提升外源性资本补充能力,加大利润留存,提升银行盈利能力。对于资本充足率压力较大的银行,甚至可以适当降低分红率,

3.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金融监管机制。完善发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保障稳定去杠杆的重要基础条件。去杠杆措施必然削减企业的贷款,从而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多层次资本市场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来源。企业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可能会加剧当前存在的各种市场乱象,金融创新、金融混业进一步深化,这就对当前的金融监管机制提出了新的考验和要求。因此应强化对各类机构的功能性监管,完善统一监管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1] 周琼,韩军伟.欧美银行业去杠杆路径[J].中国金融,2017,(11):57-59.

[2] 周茂华.欧债危机的现状、根源、演变趋势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经济学动态,2014,(3):138-153.

[3] 陈欣.多元冲突下的欧债危机:根源、演变及应对[J].学习与实践,2015,(10):44-52.

[4] 井琪.歐债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J].理论视野,2015,(9):65-68.

作者简介:赵立昌(1986-)男,汉族,山东省郓城县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不良资产估值与处置。

收稿日期:2018-02-17。

猜你喜欢
去杠杆
莫让债转股在实践中“跑偏”
“去杠杆”路阻且长
论不良资产证券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运用
综合施策“去杠杆”
中国如何“去杠杆”?
“去杠杆”须精准加力
中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之路
去杠杆道路上企业经济发展探析
基于财务视角谈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