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森
摘 要: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可以将其概括为两部分:一是基本要素的搭建,包括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优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开放性的原则丰富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以及创新马克思主义表达方式四个方面。二是对于具体途径的探索,包括坚持民生导向,维护人民利益;全面从严治党,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构建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话语权这五个方面。
关键词: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意识形态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1.016
中图分类号:A81;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1-0028-06
话语权最初的含义就是人们说话的权利,亦即人们通过话语表达思想、进行言语交流的权利。但是进入后现代以后,话语权和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变成了一种潜在的实质性的权力。谁控制了话语权,谁就能控制社会舆论的导向,推广其根本利益和意志,实现对社会的整合控制,引导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应有的控制、引导、规范社会话语的权力,包括提问权、论断权、解释权和批判权。[1]它要求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借助这种地位将其政治立场、价值判断、理论观点在全社会传播,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政治合法性。因此,这是个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根本性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高度重视,在其系列讲话中,提出了大量全局性的、前瞻性的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科学思想。积极梳理、探析和宣传这些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要素搭建
所谓要素搭建实际是个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是个基础性的问题,也是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
1.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种意识形态要取得话语权,必备的要素就是“站的位置足够显眼,让别人能够看到你”。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国家生活中处于何种位置是构建其话语权的合法性前提。对此,习近平旗帜鲜明的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2]。从党的层面来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也正是依靠马克思主义整合了中国社会,为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团结奋斗的精神基础。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就势必会在丧失理论权的同时丧失政权。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它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4]中国特色社會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体系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不同层面上的表达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以及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于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机制体制的变革,而不是改弦易张,动摇社会主义的本质。
习近平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信心来自于他对马克思主义深刻的理解。首先,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5]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它把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反映了对人的终极关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将“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予人类。同时把实践作为自己最鲜明的品格,立志于改变世界。它是真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结合。正是这种特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在诞生150年以后,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次,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感召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信仰,也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正是在马克思主义这面“精神旗帜”的带动下,共产党人才能保持自己的政治定力,保持对自己奋斗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经历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紧紧依靠人民,推动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从实践变为制度,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再次,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历史性课题”的答案。习近平指出,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以来,“中国崩溃论”就不绝于耳,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但没有崩溃,反而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表现出强大的应对能力和极强的逆增长能力,为全球发展和治理提供了“中国模式”。因此,“历史和事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6]摆正马克思主义的位置,明确其指导地位,这是构建其话语权的根本前提。
2.树立优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毛泽东曾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7]转化到话语权的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学风还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理论的战斗力、说服力、解释力的要求。习近平多次重申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将其看作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大兴砥砺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要求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强调,“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8]“老老实实、原原本本”体现了习近平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态度,其实质就是要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还原再现经典作家思想理论的原生形态和立足客观现实的精神特质,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防止对马克思主义断章取义的片面理解。“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习近平要求学习必须要与时俱进,增强时效性和针对性,与时代接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在现阶段学习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十八大以来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最新成果。这种学习并不是拘泥于文本,“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9]
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核心和实质,它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坚持和发展相结合。习近平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个根本问题上是绝不能动摇的,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须不断创新。要用更加宽广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着当代实践问题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去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发现新的思想火花,形成时代化的成果,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更有效地回应和解决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中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理论导向。二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掌握理论的目的是应用理论,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习近平多次重复了这一要求,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10]他提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前提是了解实际,要兴调查研究之风,要以调查研究为纽带,准确把握实践对象的特点,使主观符合客观实际,才能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
3.坚持用开放性、包容性原则丰富马克思主义话语内容
马克思主义要在与其它意识形态的比较中赢得话语权,就必须坚持开放性和包容性,要在向实践开放的同时向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开放,吸收借鉴其它文化合理的思想和成分。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11]在批判吸收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内涵,以其深厚性、多样性发挥其在社会中的解释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习近平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沉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厚的价值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传统文化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能获得丰厚的滋养,才能反映人民的意愿,符合民族的文化传统,适应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获得广泛的、坚定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话语内容重构的关键,就是要把它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追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遗产,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改造传统文化中已经过时或者成为腐朽糟粕的东西,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使马克思主义更加具有民族性,使其表述方式、逻辑风格更加适合中国人民的话语习惯和思维方式,更易于被大众接纳。
习近平指出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征,他们只有姹紫嫣红的区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明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和对待。要促进中华文明同其它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以吸纳其中有益的成分,让一切优秀文化基因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创造出兼具各种文明进步品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推动马克思主义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对待西方话语体系中范畴、命题、思想理论,吸收借鉴其有益成分来丰富自己的话语内容,敏锐捕捉到世界发展中的新问题和新动向,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加合理、高效的方案,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人类文明的进步。此外,习近平强调交流借鉴要防止简单的拿来主义和粗劣的模仿照搬,要扎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树立文化自信,坚持批判地自觉,对外来文化进行甄别和扬弃,使其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4.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表达方式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成为人们自觉认同和普遍接受的社会意识,就必须要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其话语体系和话语表达方式要与社会生活相对应而产生结构性共鸣,反映时代变化的特征,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状况和心态,符合人民群众的语言习惯。习近平的系列讲话就非常善于用接地气的话语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特定范畴与理论。一是常用大众耳熟能详地俗语、俚语、古典诗词,将原本意识形态宣传中常用的权力话语、政治话语、文件话语转化为协商话语、民族话语、生活话语,既浅显直白,却又不失掉其政治内涵。如“打铁还需自身硬”“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等。二是非常重视互联网的社会话语生产能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流传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网络话语”“流行话语”结合转换,形成在大众中接受度高的马克思主义“新语”。如“为伟大的人民点赞”等。三是善于使用世界其他话语环境中人们乐于接受的反映人类文明共性的话语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终极追求的同质性,当代中国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同一性。如使用“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达摩克利斯之剑”等。使用这些富有时代内涵,被人民群众易于理解和掌握的鲜活话语,改变了思想理论的外在形式,拉近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距离,使马克思主义主导的意识形态不断彰显出时代价值和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习近平对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具体途径的探索
解决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搭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前提要素,但是如何用这些要素引导出想要的实践结果就是另一层面的问题,必须立足实际探讨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有效途径。
1.坚持民生導向,维护人民利益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的获得重点在于马克思主义被人民群众所自觉地认可、接受和赞同,而要人民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指导,就必须有相应的前提。人民群众是从党和国家的执政绩效和水平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如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发展不能够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的利益,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其指导地位的合理性和道义性就会被质疑,从而走向虚假化。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树立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善民生,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力求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解决群众精神生活问题和解决物质生活问题结合起来的方式,使群众切实感受到与自己直接相关的利益得到保障,自己关心的事情得到解决,让群众从心理上更认同马克思主义是造福人民的科学理论,能够自觉接受其指导和改造。
2.全面从严治党,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党员干部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者和垂范者,他们实际担负着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职责,其形象和行为方式是人民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直接来源。要使马克思主义发声更有力量,更能引起共鸣,党自身必须有良好的说服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力推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中心的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其首要的要求是要党员干部解决理想信念问题,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12]。路径选择是要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熟练运用于观察和解决问题。这既是党员干部掌握科学力量和历史规律以筑牢理想信念的要求,实际也是宣传工作中以身作则,教育引导群众的要求。但是如果要让党员干部的示范行为更有力量,更能赢得人民的认可、尊重和追随,除了掌握真理力量服务群众外,还要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集中表现为要有优良的作风。习近平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3]。从2013年开始,我们党先后开展了以解决“四风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三严三实”为主要内容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专题教育、全体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推动作风建设从上往下延伸,更加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党的公信力、号召力和影响力。这些政策和措施,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在生活和工作中主动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兑现马克思主义意识中的信念承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党宗旨,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的品格去感染和打动群众,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使群众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认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在人民群众中自然建构起来。
3.把握时代脉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识形态在每个时代都有其相应的表现形式,需要借助于特定时代的话语来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它用简单、概括和富有感染力、传播力的语言文字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属性。在现阶段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4]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央指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5]习近平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一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导向,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政策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注重社会管理中的价值导向,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予以鼓励,对背离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予以谴责和纠正。二是要在细微之处下功夫,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在全社会形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景和氛围。让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礼仪制度,融入各种纪念庆典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它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群众在实践中更好地感知它、领悟它。习近平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具有广泛感召力的价值认同,这种价值认同的根本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它是从制高点上审视意识形态工作,公民在核心价值观上达成共识也就是增强了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权力。
4.结合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信息化是21世纪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谁能够在信息传播中掌握主导权,谁也就实际控制了思想的表达权和话语的发声权。[16]因此,习近平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强调这是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他要求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让新闻舆论的控制权始终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同时又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散播正能量,以正面宣传为主,维护团结统一安定的大局。习近平特别强调在新时期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要以创新为要,关注传播领域的新变化,尤其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使宣传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随读者和受众往互联网终端的转移而转移。宣传工作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大势,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来推动思想宣传的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创新,构筑互联网上的思想教育阵地。同时要加强网络监管,重视网络安全,“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17]
对于新闻舆论工作者,习近平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为指导,增强政治家办报的意识,在服务大局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定位,承担起社会责任,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转作风改文风,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让群众爱听爱看,达到鼓舞人、激励人的目的。新闻媒体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中介,各新闻媒介单位和工作者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建筑好马克思主義意识形态的新闻舆论战线。
5.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话语权
带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流派的策源地和聚集地,同时也是意识形态争夺的前沿阵地和重中之重。在这里意识形态以学术形式表现出来,学术话语的学理说服力和貌似“中立性”的解释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解意识形态可能带来的抵触情绪,消除权力话语下造成的公民心理上的距离感和压迫感,能让人自觉的认同其理论并按其要求行事。所以,学术话语权的争夺在意识形态话语权之争中扮演了特殊角色。习近平指出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完善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学科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带动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其它支撑学科的建设。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搞好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教材体系。同时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代中国的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又面向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和概念表述,制定中国的学术话语规则,为解读中国实践、阐释中国观点、表达中国形象提供科学的学理支撑和丰富的学术话语资源。
习近平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懂、真信,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自觉把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相结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入到教学与科研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寓政治于学术之中,寓马克思主义于学理之中。坚持人民导向,为人民群众做学问,与时俱进,研究解决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习近平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的意义解析
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诉求,它直接关系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全局性和根基性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是相互依存、辯证统一的。社会制度是意识形态的集中表达和具体展开,意识形态是社会制度建构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任何社会制度的运转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来辅助,且要求其伴随自己的发展而变化。当今中国正在经历深刻的制度改革和体制变迁,意识形态也必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任务的转变而迅速分化与更新。如果马克思主义失去了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的掌控权,就会导致意识形态断崖式、颠覆式的转变,这必然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使社会陷入动荡之中。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视,就是希望在推行制度和体制渐进式改革的同时保证意识形态的变革也能平稳有序进行,避免因主流意识形态的崩塌而导致社会发展的脱轨。
第二,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思想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根本方式之一,它的实现路径就是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控。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继承者和践行者,它的执政理念是由马克思主义的诉求转化而来的,并具体化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在实际推行中,就需要依靠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优势话语权的地位,对其效益性和道义性进行解读和辩解,对质疑进行回应,对攻击进行批驳,减少其实行的阻力。同时可以利用各种媒介工具广泛地宣传这些政策法规,使其深入人心且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指南。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
第三,有利于规范社会生活,引领社会发展方向。意识形态话语权作为一种“软实力”,它没有固定的界限和效力,是靠“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来实现其目的的。如果人们长期笼罩在某种主导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之下,那么这种意识形态所倡导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动准则就会转化为普遍有效地规则,融入到人的生活之中并指导实践。因此,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优势话语权就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将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协调统一起来,及时纠正背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使其行动朝着有利于实现“中国梦”的方向前进,将社会发展纳入可掌控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侯惠勤. 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2):5-12,157.
[2]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7-02(2).
[3][4][6][1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0,104,109,115.
[5] 习近平. 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 今日中国论坛,2009(Z3):6-13.
[7]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
[8]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 人民日报,2013-08-21(1).
[9] 习近平. 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 求是,2010(7):17-24.
[10]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5-19(2).
[11] 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09-25(2).
[1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讲话[EB/OL].(2014-6-30).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4-06/30/c_126691978.htm.
[14] 邓晓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灵认知、内化和生成路径探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2):9-13.
[15]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2013-12-2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16] 包天强.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方式[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4):110-113.
[1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8.
[责任编辑:张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