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节强化学生规则意识形成

2018-06-26 12:10温桃妹
新教师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强场域小明

温桃妹

规则是人社会化属性的重要内容,从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抓牢游戏、观察、辩论、监督四个环节,活教活用,强化了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

一、突出落实四个环节,强化规划意识

1. 重视游戏运用。

一年级上学期的道德与法治课主要有四个单元框架:我爱我家(家庭场域)、我爱学校(学校场域)、健康每一天(自然场域)、心中有规则(社会场域)。从内容上看,四个单元各有侧重;但从素养养成实质上看,其实都与规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笔者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融入到前三单元之中,到第四单元再进行升华提升。这样,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由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变成了整个学期的重点任务,有利于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

对低龄学生来说,游戏的认识作用远远大于其他方式。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游戏的运用。对“我爱我家”内容的常规教授方式,多是让学生起来“说一说”。笔者进行了优化,引入游戏环节。比如,让学生自由选择爸爸、妈妈和孩子的角色,从不同的角色角度来介绍他们的家庭。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而且在课堂上不时会出现亮点。

在一次上课过程中,有位学生从爸爸的角度来评说妈妈,说妈妈如何厉害,不让他(爸爸)吸烟等等。笔者针对这一点,发出了“不让吸烟对不对?”的提问,进而让学生回答为什么。通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这名学生逐渐明白了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会对他人的身体造成危害,因此,国家明文规定,严禁未成年人吸烟,严禁在公共场所吸烟。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对原本的教学内容有了很好的理解,而且规则意识有了很直观的提升。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提升了合作交流的能力,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认知,启发心智与兴趣,也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2. 引导学会观察。

如果说游戏是诸种生活场景的再现,观察就是对这种场景再学习、再认知的过程。笔者在进行一个个游戏设计的过程中,也重点思考一个问题:学生能从中观察到什么。

在教学“老师,您好”一课时,笔者设计的游戏方式是请每一位学生到讲台前对着老师说一句:“老师,您好。”同时要求其他同学观察这一同学的表现,并说说各自的不同。通过全班的表现,学生分出了有的同学很认真诚恳,有的同学不够诚恳等等。由此笔者引导学生,尊重老师是一个规定,但只是从嘴上、语言上尊重是不够的,要从内心,从行动上进行尊重,这样才是真正的尊重。进而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应如何从行动上尊重老师。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本就是一名教师的重要责任,社会课的任课教师更应该肩负起这一责任。观察让学生提高了课堂注意力,学会了认知,懂得了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加强,规则意识自然而然也会生成。

3. 厘清思路。

事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低年级的学生能不能进行辩论呢?笔者觉得能。关键在于教师对辩论问题的设计,既不能太浅显,也不能太复杂,要把握好度。

笔者在教授“我和伙伴一起玩”的过程中,曾经设计过这样一个场景:小强和小明在一起玩玻璃弹游戏。小强说:“我們谁先打进最里边一个坑谁就赢。输了的要替赢了的写作业。”小明听后答应了。不一会儿,小强赢了,可是小明就是不替小强写作业。

这个问题一出,全班同学争辩得不亦乐乎。更多的同学知道替写作业不对,但在小明做得对不对的问题上,分辨不清,争论也最激烈。经过笔者的分析和点拨,学生终于明白,小明的问题出在不该答应小强的要求,因为这一规则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下,答应了这一规则,就使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为了强化辩论的效果,笔者还经常留下课外作业,让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一起讨论、辩论,收效甚佳。许多家长反馈,说他们家的孩子对规则的认识有了很大提升,而且学会和家长讲理了。

4. 借助他律监督。

前三个环节都是培养自律的过程,监督环节则是借助他律来强化规则意识。由于一年级的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监督这一环节笔者是从学期中间开始实施的。

具体的做法是,在班内成立纪律、卫生、劳动、作业、课外活动五个监督小组,全班人人参加,分属不同小组,把同学不符合要求的做法记录下来,每周由组长统计一次,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当场公布。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做得不好的同学提出改正目标。本环节将道德与法治教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单纯自律培养到增加他律要求,加快了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

通过期末综合评估,笔者发现使用监督这一环节的实验班级与普通班级比,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显著。特别是在放学站队,上体育课、音乐课这些容易出现问题的时间段,学生的规则意识都有很明显的提升。根据家长反映,许多在家的“小惯孩”也悄悄变成了“乖孩子”。

二、关于规则意识培养的三个思考

低幼年级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发展。基于此,笔者提出几个问题以求共同思考。

1. 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儿童时期的规则意识培养切忌急于求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环境的支撑。正如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所说,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道德与法治课程一定要避免以说教为主,避免使用简单粗暴的语言暗示、榜样刺激等方法,而应在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将规则意识落实在行动上。

2. 如何破解学生在规则遵守上的言行不一问题。在一些后进学生身上,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部分学生在教师面前什么都好,教师一看不见就像变了个人,这类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还要下更大功夫。

3. 如何协调各科共同抓好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各科教师的共同培养。目前还没有明确且具操作性的要求,但笔者认为这应当不只从单一的考查评语上做文章,而应在具体的培养措施上下功夫。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城县新泉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

猜你喜欢
小强场域小明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小明照相
潘小强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做不到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小强爬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