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实质性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投资的区域差异是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政府加强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关键词:基础设施;区域经济差异;作用
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及生活提供公共条件和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及机构的社会综合体。长期以来,基础设施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加强基础设施投资也成为许多国家和各级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1.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一般作用规律
1.1基础设施体系具有从属功能与引导功能
每一个地区设施的发展方式、发展的方向,实际上都与本地区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对于基礎设施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大致的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就是发展基础设施,只有在基础设施得到基本的保障之后,我们才可以进一步地发展经济,基础设施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第二类,基础设施总是在经济发展之后才开始发展的,也就是基础设施的发展是由于经济大发展人们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有所提升,因此基础设施才得以发展,基础设施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第三类,基础设施与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的作用,彼此之间是互利共生的关系,也就是经济增长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经济快速增长。许多专家都比较赞同第三个类型,他们认为第三种类型更加适用于解释现在的经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在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第二种类型的发展典例有很多,例如苏联在计划经济时代,给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就是第二种类型。至于第一类,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因此在微观经济活动中,更加符合第一种类型的说法。
双重功能中的双重指的是从属功能和引导功能。这一理论认为,从属功能就是把一个区域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看作是为经济发展打下的物质基础,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经济布局的情况会影响到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符合经济增长的情况,同时从属功能还要帮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资金的问题。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从属功能具有先行性以及适应性等特征。先行性指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一区域内起到的模范作用;适应性指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本区域中是否能够适应发展。
1.2基础设施通过提高生产率和改变生产环境实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以概念的角度出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可以被看成是微观生产的免酬因素(没有付清酬劳的原因),它所发挥的功能是,提升劳动力的利用率以及资本的使用效率,其效果能够在生产函数中明显地体现出来,其集中表现在集聚产出以及生产率等数值上。首先,基础设施服务包含了运输、供水、供电、信息传输等,是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情况,只要减少任意一项服务的投入,我们得到的收益就会有所提升。其次,基础设施服务还能起到提高其他生产要素产出率的作用(产出率包含有劳动力以及其他类型资本)。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产品的手工生产模式,是生产线机械化,不仅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最后,某区域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能帮助该区域引进资源,这样可以减低这一区域在生产上所花费的成本,使得该区域的生产发展更加适宜,帮助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1.3基础设施服务网络的组织方式是构建区域发展软环境的主要因素
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在行业的结构组织上、行业之间互相合作上、空间服务形成的方式上,抑或是水平区域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础设施带来的良好反应是其他发展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该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改变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改变经济生产的过程。
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会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是政治因素的决定,有时是政策有所改动而变化,这些因素都是不可控的,并不会受到固有基础设施情况的限制。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会影响到该区域的经济组织方式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方式,由此而造成经济发展存在落差。在特殊的情况下,部分无效服务和没有保障的服务,会使得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2.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机制分析
2.1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我们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看作是生产活动投资的必要条件,该投资对于生产活动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压缩相关行业制造成本,进一步提高生产率。首先,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不仅能够帮助生产企业压缩成本,还可以帮助一些服务型行业以更低的成本处理一些活动,减少活动开支,充分享受基础设施福利。其次,构建基础设施主要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基础设施为我们的服务行业提供了促进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一个地区生产效率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影响。
2.2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建设基础设施利用到的是财政资金,政府的财政支出发部分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常常被看成是一种付费的生产,因此通过一个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可以基本断定该区域内投资环境的大致情况。从某些角度上看,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会有较大的成本投入,这一定程度上会使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不仅如此,因为基础建设的施工时间较长,在刚开始投入建设的时候几乎没有收益,建成之后得到的直接收益比较少,而间接收益数额较大,其外部的经济特征更为明显。因此,企业一般不会对基础建设方面进行投资,而在选择生产地址的时候,会优先考虑那些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得较好的地区和国家,通常投资者进入之后可以直接利用基础设施,而不需要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投入太多的成本,能够尽快地开始生产,减少前期投入资金数额,有效压缩成本,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在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等)流动性较强的前提下,参考资源配置的最优方案,资金、技术都偏向于流向基础设施建设更好的地方,再加上从外部流入本地的生产要素,本区域的生产结构以及产业链等级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生产方式更加科学。
2.3基础设施投资的乘数效应
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扮演了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国民财富的增长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同时还可以利用投资乘数效应,间接地为经济的增长起到拉动的作用。所谓的乘数效应,就是指基础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乘数作用,直接反应国民财富上,帮助拉动财富增长。乘数数值在大小方面,收到边际消费因素的影响,边际消费越高,那么乘数的数值也就越大。通过建设基础设施的方式,促使本区域内的消费者进行消费,扩大消费欲望,提升消费在居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群众消费的比重上升,也会影响投资乘数的数值,一般消费比重越大,乘数的数值也会越大。基础设施通常是通过一般投资原理来放大投资数值,以此来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增大了,拉动的作用效果也就会更加明显。
3.基礎设施与区域经济竞争能力
3.1基础设施是区域增长差异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有一种观点认为,各个区域之间之所以会有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差异,关键在于地区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快慢。另外一种观点却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地区发展之间的差异与地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并没有关联。从理论方面上来看,一个地区的发展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有关。很明显,基础设施若是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很显然会影响到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基础设施的水平较高,那么地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就不会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另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类型不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也会有所差别,有些基础设施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比如说交通通信、能源、水利设施等。这些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还有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并不大,比如说军事基础设施和环保基础设施等。从实际情况上看,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经验可以知道,一个区域的经济是否能够快速发展,与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之间存在着巨大关联,各类型的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在众多的基础设施之中,交通运输、通信等方面的建设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最大。
3.2基础设施是营造企业或区域市场竞争环境的基本条件
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和行业竞争力都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影响到部分企业在该地域发展的前景。在不断改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之中,若是某个地区不能够得到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以及消费区之间的距离偏大,那么就会因为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过高,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市场竞争力较小;而位于基础设施较为健全的地区,生产企业就不需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有过多的投入,所以,对于企业的成长而言是极其有利的。
3.3基础设施对区域技术创新有引导和促进作用
以最根本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的机会,远远超过之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时代。过去的生产发展机会由铁路和能源基础设施为生产市场提供。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基础设施所提供的生产机遇被信息所淹没。现今,电子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和电子信息系统为现代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信息技术还为银行、政府信息化管理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因此,信息被认为是现今最大的生产要素。
4.基础设施与经济集聚环境
4.1基础设施束的强化是“带状经济”发展的“激发器”和“助推器”
利用类型多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地域以及空间上分布紧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展开形成约束力,对于形成带状经济有激发和助推的作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带状经济”在空间上的分布、经济发展的形态以及与外部经济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不仅会影响到“带状经济”的空间结构,同时也会对组织结构起到一定的改造作用。
4.2基础设施空间网络化促进区域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
基础设施空间网络化的建设工作,会让公共方面的服务更加完善,引起空间或者是时间之间关系的转变,成为部分产业刺激发展的原因,以此促进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时间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彼此促进,使社会经济能够在可控范围内发生可控制的规律性变化。
基础设施的网络随着经济不断的向前发展,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集聚和扩散之间的影响因素:首先,会加快城市中心形成的速度。通常情况下,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输建设和通信网络的建设,是扩展城市最有效的措施,对于城市核心范围的扩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基础设施不断向外扩展,因而生产规模、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效益三者之间会印发关系的转化,使得城市覆盖的范围有效扩大,一个城市的中心得到有效的扩张,这为这座城市和这一个区域的发展提供了有理的条件。第二,刺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的增长。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其过程中不断会形成新的交汇地点,这些地点就容易形成新的商业区。第三,使城市向外扩散的能力增强。当一座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其产业必然会向外扩散,通常情况下,扩散是由交通不那么发达的地区向交通发达的地区扩散。这种扩散不仅仅会促进交通周围形成产业区,同时还会促进该地区其他类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楠,曹有挥,姚士谋,梁双波.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2016(09)
[2]景永静.基础设施在区域经济差异中的作用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7)
作者简介:
张东日(1963.1- ),男,汉族,吉林,副教授,研究方向:工业经济、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