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计亮
《空游云行Ⅱ》沈烈毅 500cm×300cm 2018年
On April 7, 2018, “Oriental Bamboo—Asian Bamboo Life Art Exhibition” raised the curtain at Folk Arts Museum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Hosted by China Academy of Art and organized by Folk Arts Museum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this exhibition shows more than 100 artworks of bamboo craftsmen, designers, architects and artists from China, Japan, Indi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2018年4月7日,“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开幕,展期至7月6日。该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承办,总策划为许江、杭间,策展人为吴光荣、章俊杰,王欣、孙昱和吴炜晨分别担任空间设计和视觉设计。展出了来自中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或地区的30余名竹工艺师、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通过此展搭建亚洲跨文化对话的学术平台,认识传统的意义与工艺范畴,以及设计延伸与创新,探讨未来竹生活艺术发展的可能性。
亚洲多竹,尤以中国为最。中国人喜竹、爱竹。古人咏竹:“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在传统文化中,竹被视为“君子”的象征。东方竹,既是东方文明的意境,蕴涵着生生不息的生活世界,又是东方精神升华之无尽宝藏。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策划的“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以“竹林艺谱”、“竹品风神”和“竹屋栖居”三个板块,综合展示了亚洲竹文献、竹工艺、竹材料、竹设计、竹课程、竹营造、竹影像的个案与研究。力图搭建亚洲跨文化的学术平台,认识传统的意义与工艺范畴,以及设计延伸与创新,探讨未来竹生活艺术发展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作为展陈空间与视觉语言的总基调,一同踏入竹林、竹浪、竹彼岸。
竹林作为第一看法,即是中国人的自然之观与风骨之观。竹林是“千柱厅”,通过空间的叙事,融视、听、嗅等多方位感官于一体,将造景、陈设与藏品链接,系统化地营造了文人空间。此境名曰:隔林风浪,起伏箫笙。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馆长吴光荣教授对王欣说:“你用五十米,由魏晋走到了当代”。此番评价,不止是对空间设计的认同,更是对竹林、竹浪、竹器的赞赏。穿梭于竹林“夜宴”,有历史与未来的期许,更有意象与精神的缔造。
“竹林艺谱”之传统竹工艺。三千年前,生活器具的竹工艺已达成熟。《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便有对商代河南北部淇水两岸茂密竹林的自然写照。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竹笥”,其功能是用来盛米饭或装衣物的方形竹器。
在中国文人的世界里,竹林之爱,在于其清其纯、其气其节,是高士精神的林立,蕴含着自由的学术之地。竹林木栈道上,列有竹文献《竹人录》、《中华竹韵》、《中国竹文化》、《竹工艺》等三十余册,作为展览的开篇,也作为学术的基础,将史料记载、文化论述、材料研究等进而归纳。出入竹林,弥漫清香。各式传统与当代的竹制品散落如落地珠环,洋溢层叠。沿竹浪而上,可于船舫内外领略竹席拓片的当代面貌及竹加工工艺工具。
出入图画,飞鹤交相呼应,其空间设计《瑞鹤图》、《听琴图》和《文会图》,像极了一场市井繁华。展品有文房竹器,另有竹刻、扇骨、香筒、市尺,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馆藏竹器等,别具一格。不仅折射了生活变迁,更拉近了新的认识距离——社会实践与历史积累的生活经验与智慧。还有日本初代早川尚古斋、木玩玩斋、阪口宗云斋的花笼之精美,将展览推向高潮。
《呼吸》孟胡蝶 300cm×250cm×300cm 2018年
《竹林、竹浪、竹器》场景 2018年
“竹品风神”之当代竹设计。设计是人类的智慧,是建立在知识经验之上所形成的预判,面对不断挑战的设计创新,设计师在自我思辨与冲撞中前行。且看《一方竹林》无限生长,空间延续《一角容膝》的场域。其园,虽属不群居角的孤寂,却在竹设计的交融中浩气凌然。
竹设计充满律动的曲线形式,构件之间的疏密合宜,互相交叉着工艺、设计与观念的整合,丰富了设计文化内涵。通过设计师的创意,竹材在当代设计中的运用有了新的探索与发展。隈研吾的《竹屋》(模型)基于展览专题访谈叙述。从博物馆场域来说,通过对竹材料的不断实验,以及设计师的不断挑战,使展览能够将生活方式与设计智慧拉得更近。
From余杭融设计图书馆入选“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它是首个探索中国传统材料的图书馆,展示了从竹材料研究、材料实验,到设计项目的应用,系统研究了竹加工和材料形态,并构建了链接生态的工作坊。竹设计工作坊入选“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它是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与印度尼西亚万隆科技学院,自2009-2018年,持续了十年的不同主题的竹设计工作坊。通过不同文化的碰撞,获得“共感”的真实体验。不论是From余杭融设计图书馆,还是竹设计工作坊,创造了一系列自然的、和谐的、可持续的竹设计,体现了具有东方美学的设计文化身份。
《8祝ぐ 残影》中臣一 37cm×63cm×68cm 2014年
《竹屋》(模型)隈研吾;《茶屏》石大宇 342cm×190cm
“竹屋栖居”之当代竹营造。竹建筑具有悠久历史,是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体。竹构的运用及其表现形式和空间是一种建筑本质的回归,其文化内涵和场所精神是当代建筑的设计思考。森佩尔提出了“建造的诗学”,结合东方美学构建的“诗意的栖居”。这种“非正式”的自然营造方式,挑战对建筑学的理解,模糊了建筑与自然之间的空间界面,使之成为更具有在地性和社会性的材料。通过博物馆场域,集合建构、形式、空间三者的关系,更好地理解、体验竹建筑文化。同时,它构造社会性角色,搭起了自然、生态的诗意栖居。
诸如,《竹脊屋》是阵列的屋架之空间序列。观者可轻微拉扯竹筒,感受空间装置的律动,基于时间的维度,探索力、材料、空间与人的交互关系。《空游云行》以自身的力量在“封闭”的展厅内,构建了一场可持续扩展的空间。在云 “巢”与竹叶之间交织,实现了流动空间中的连接和停留。《折景亭》其内部形成了奇数从柱,隐喻存于自然万物之中,衍生跨时空的情境。
《罗汉竹刻臂搁》私人收藏 23cm×8cm×4cm
“国际竹建筑双年展”入选“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期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及当代建筑中可持续材料的潜力。第一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在浙江龙泉宝溪乡开幕,邀请了日本建筑师隈研吾(Kengo Kuma)、德国建筑师安娜(Anna Heringer)、哥伦比亚建筑师西蒙(Simon Velez)等11位建筑师。双年展的“在地”法则也在形成一种效应,其影响力成为“乡土建设”作为个案的文化选择。杨涛导演专门为此展拍摄记录片《纸为竹生》。宁波奉化棠岙村袁恒通纸作坊的竹纸制作,完整保留了传统的竹纸工艺,较为完整地记录了袁恒通纸作坊的一整套造纸流程,包含砍料、烧煮、发酵、捣料、打浆、抄纸、干纸等重要工序,呈现了手工造纸所蕴含的智慧与艰辛。
今日之东方竹,其工艺与设计创新有了较大发展。在传统工艺振兴、当代设计思潮和非遗保护背景下,竹之美育愈加历久弥新,连同曲折的栈道一同涌入营造场域,观者徜徉其中,留恋不止。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以“新民艺”之收集、展示、研究、教学与传习,期以展示生活之美,为传统文化之活化、当代工艺之发展提供学术镜鉴。
《针线篮》 沈国强收藏 34cm×14cm 清代
《竹林、竹浪、竹器》场景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