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2 d内护士床旁干预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的研究

2018-06-25 10:05张建荣林元姑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母乳喂养护理干预

张建荣 林元姑

【摘要】 目的:分析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评价强化护士床旁干预的效果。方法:2015年7月-2016年6月新生儿1 205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2016年7月-2017年6月新生儿1 106例纳入观察组,在深入分析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护士定时床旁母乳喂养干预。对比纯母乳喂养率,影响纯母乳喂养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88.1%、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70.2%,高于对照组的75.5%、48.7%,观察组乳房病理症状、喂养不耐受、泌乳量过少或过晚、主观拒绝母乳喂养发生率分别为9.1%、6.9%、5.1%、1.1%,低于对照组的16.3%、9.5%、7.6%、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较复杂,强化产后2 d内床旁管理,可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母婴同室; 护理干预

doi:10.14033/j.cnki.cfmr.2018.6.0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6-0184-02

母乳喂养具有许多优点,对于新生儿而言,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其免疫能力、改善肠道功能,增加母儿互动,促进其生长发育,对于产妇而言,母乳喂养能够使孕妇获得为人母的愉悦感,预防减轻产后抑郁,促进宫缩与恶露排出,降低产褥期并发症发生风险,还可预防乳腺疾病[1-3]。但在实践过程中,有部分新生儿未能完全在6个月内获得纯母乳喂养。分析发现对于纯母乳喂养管理,医护人员提供系统有效的护理支持活动非常少。为提高产后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选择2016年

7月-2017年6月新生儿1 106例,纳入观察组,护士定时床旁干预,以提升纯母乳喂养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7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成功分娩活产新生儿2 346例,纳入对照组1 205例,涉及产妇1 201例;剖宫产284例,阴道分娩921例,产妇经产91例。2016年

7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成功分娩活产新生儿2348例,纳入观察组1 106例,涉及产妇1 100例;剖宫产280例,阴道分娩826例,产妇经产90例。两组产妇年龄、新生儿体重、孕周、分娩方式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有母乳喂养的条件;(2)一般状况均较好,送入母婴同室病房;(3)临床资料完整;(4)便于出院后电话回访;(5)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有母乳喂养禁忌证,如母亲感染HIV、梅毒;(2)新生儿危重症,送入NICU,或产妇危重症,送入ICU监护。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分娩后即进行条件评估,符合母乳喂养条件的对象,给予常规母乳喂养的指导,包括产后1 h内协助早接触早吸吮30 min、喂养的时间、姿势等,少乳的会安排乳房按摩,奶胀的对象,会安排吸奶器吸奶存储保存,有需要时容器喂养。护士会宣教纯母乳喂养的好处,以提高产妇的依从性。

1.2.2 观察组 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护士定时床旁母乳喂养干预。(1)未能纯母乳喂养的原因:①产妇原因。包括生理性原因或病理性的原因、喂养行为不当,因管理不当引起奶胀、疼痛,产妇无法耐受新生儿与婴儿吸吮乳头。病理性的原因主要是指乳汁淤积等原因引起的乳腺疾病,或原发母乳喂养禁忌证,导致无法喂养。此外产妇缺乏足够的休息时间,导致缺乏足够的精力喂养也非常常见。部分身体瘦弱、高龄或多胎的产妇,会存在乳汁不足情况,不得不选择奶粉喂养[4]。此外,伴有乙肝的产妇拒绝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乙肝病毒,尽管理论上不会经过消化道传染,但产妇出于谨慎考虑,会拒绝采用母乳喂养。还有极少部分因丰胸等乳房手術,导致部分或完全丧失哺乳的功能,容易出现乳汁淤积,导致无法喂养。②新生儿自身吸吮能力较差,出现喂养不耐受,乳头错觉等。③家属原因。家属对产妇的支持不够,导致产妇缺乏足够的精力喂养,在产妇喂养过程中,未能开展体位干预、新生儿护理支持、健康教育等工作。除喂养支持外,家属陪同也有助于吸奶等措施的开展,许多产妇特别是年轻的产妇对于护士开展这类的活动可能存在抵触。部分家属的传统观念可能带来一定的危害,如为避免奶水浪费,不愿意吸奶,这些行为会增加急性乳腺炎等疾病发生风险,从而影响母乳的喂养[4]。④医院方面的原因。主要为医院对产妇的支持不足,如宣教资料少、无隐蔽的空间、床位不足、探视人员过多、无门禁,护士忙于基础治疗未能及时指导、护士对指导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足够的责任心等。或因照料不到位,出现并发症,导致产妇输液治疗、留置尿管等,增加止母乳喂养的难度。(2)护理干预对策:①健康教育。发放《纯母乳喂养》宣传手册,详细告知纯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喂养的方式,重视常规的早吸乳、挤奶手法、乳房按摩等方法的宣教,上传模拟视频到云盘,将云盘的二维码张贴在病房,以供产妇及其家属自主学习。尽量对丈夫等至亲进行宣教,特别是在产后第一次宣教时,需要要求丈夫可以掌握学习基本的乳房按摩方法。对于特殊类型的产妇,如乙肝携带者,需加强宣教,乙肝产妇是可以母乳喂养的,不要过分的担忧[2]。②合理应用帮助泌乳的技术,预防堵塞、淤积,合理的应用手法挤奶、仪器吸奶等,做好乳房的管理,预防皲裂等症状,及时挤出乳腺管开口出乳栓维持输乳管通畅,做好乳腺炎的预防。对于吸奶的时机选择,需要个体化,一般在胎儿娩出后12 h内开展,6 h内为宜。尝试吸奶器联合其他仪器及手法,做好吸奶后的按摩。合理的应用穴位按摩、外敷等方法,改善泌乳质量,出现乳房肿胀、发热时,可进行冷敷治疗,配合穴位按摩发挥经穴刺激作用,减轻乳房肿胀,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5]。③重视提高新生儿的吸乳能力与吸入率。对于早产的新生儿,可安排口腔按摩训练,以提高新生儿的吸乳能力,重视喂养不耐受的预防。在产后1 h内即完成母婴皮肤接触及尽可能的吸吮30 min以上,转入产科病房后,开出护理医嘱,执行每2~3 h母乳喂养床旁干预,协助新生儿与母亲保持不间断的皮肤接触,并严密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及觅乳征象,当出现动嘴巴、添嘴唇、吸吮动作、手口动作、寻找动作时,协助母亲进行正确的哺乳体位和新生儿正确的含接,形成有效吸吮。④创造有利于哺乳的住院环境。增加喂养护栏、做好门禁与探视的管理,为喂养创造条件,减轻产妇的心理障碍。⑤加强产后母婴同室病房护理管理。主要对策包括加强护士的泌乳护理能力的培养、强调工作责任心、限制产妇输液治疗等,推广袋鼠式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技术,提高早期泌乳质量,降低喂养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母乳喂养的持续性。

1.3 观察指标

住院期间、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影响纯母乳喂养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乳房病理症状、喂养不耐受、泌乳量过少或过晚、主观拒绝母乳喂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不同医疗机构调查的产后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产后24~48 h内的纯母乳喂养率在30%~90% [6-8],本次研究中,干预前对照组为75.5%,干预后上升到88.1%,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这可能与本次研究剔除了喂养条件较差的对象,入选对象主要为一般状况较好的产妇以及新生儿有关。产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的提高,也可能与福建省职工产假由原来的135 d提高到158 d有关,产假时间长短对于产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影响也较大[9]。

导致无法纯母乳喂养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与泌乳过少或过晚、乳房出现病理性症状如堵塞、新生儿疾病或喂养不耐受、产妇疾病、社会原因有关[3-4]。如许丽艳等一项针对产后72 h奶胀的因素分析显示,喂养与产妇年龄、分娩方式、文化水平、免疫力水平、产后休息时间、挤奶方法、哺乳姿势、乳头含接方式等因素有关,类似的研究也较多,其中部分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本次研究也证实这一点,对照组乳房胀痛、堵塞等症状出现率达到16.3%,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达到9.5%,泌乳量过少或过晚发生率达到7.6%,新生儿疾病、产妇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也达到3.7%,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若纳入那些本身存在母乳条件较差的对象,则这些问题出现率也会进一步上升。

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较复杂,产后2 d内,许多母亲泌乳量很少,家属误认为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10],或者母亲产后身体疲乏等原因。而添加奶粉喂养[11]。在产科病房,开出母乳喂养医嘱和干预措施,护士落实好产后2 d内床旁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早泌乳,预防奶胀[12]。并将出院时产妇是否奶胀、是否进行纯母乳喂养等纳入护士绩效考核指标。延长职工产假时间,将极大地推进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较复杂,需要强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魏琴.母婴床旁护理对改善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的作用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7):2595-2597.

[2]李紅,李朋,陈震.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9):1097-1099.

[3]任婷,陈洁,王循红,等.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3):479-481.

[4]佃东春,杨凤娥,唐凤娇,等.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院后追赶性生长的随访观察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4):47-50.

[5]丁学坤.母乳喂养的现状及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J].全科护理,2016,14(28):2933-2935.

[6]张晓雪,吴志丹.新生儿床旁护理对提高新生儿出生后对外界环境适应性的临床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253-225.

[7]阙瑞英.婴幼儿喂养指导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4):162-164.

[8]刘玲玲.调查分析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辽宁医学杂志,2016,30(5):50-53.

[9]章云琴,唐宏英,苏霞.负压平衡吸乳器配合乳房按摩在产妇产后泌乳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6):58-59.

[10]耿梅,梅剑娟,顾爱华,等.分时段护理干预对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8):63-64.

[11]陶洋,周福霞,张小学,等.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347-349.

[12]王馨曼,靳英辉,王国豪,等.穴位配合乳房手法按摩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8-11.

(收稿日期:2018-01-26)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护理干预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健康月历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我国0~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7.8%
母乳喂养,妈妈们为何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