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策略刍论

2018-06-25 10:00张美云
成才之路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时代背景新课标

张美云

摘 要: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特点,充分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吟诵。文章对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诗歌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标;诗歌教学;时代背景;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3-0053-01

诗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独特的形式进行情感表达,在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诗歌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品味语言是诗歌教学的核心、掌握诗歌的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吟咏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归宿等方面,对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一、诗歌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诗歌和其他文学形式相比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往往采用的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来完成情感的表达,有着十分鲜明的时代特点。学生在对诗歌的学习中应当对作者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实现情感上的共鸣。孟子有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此中的“知人”指的就是了解作者的生平状况,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充分的把握;此中的“论世”指的是对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充分的了解,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客观的把握。只有把“知人”和“论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才能做到诗歌的有效教学。

二、品味语言是诗歌教学的核心

诗歌的最大的特点和价值就是其语言的独特性。以最早的《诗经》为例,其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很强。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品味语言入手,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语言魅力,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词性活用。诗歌在表达过程中常常进行词性的活用,这样能使语言更加生动,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腻。例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有一诗句“粪土当年万户侯”,其中的“粪土”就是典型的词性活用,表现了作者对贵族阶级的蔑视。诸如此类的活用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2)句法变换。句法变换在诗歌中十分普遍,主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省略句,二是倒装句。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就采用了省略句式。句法变换使得诗歌独具特色,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握好特殊句式的教学。

(3)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十分普遍,能增加诗歌的魅力,使诗歌内容更加生动和形象,增加表达效果。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诗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其表达效果。例如,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愁绪。修辞手法有很多种,如比拟、借代、反复等。教师对诗歌修辞手法进行充分的掌握,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了解其中的精神实质。

(4)“诗眼”和“警策”。“诗眼”指的是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字词,理解诗眼是了解诗歌中心思想的关键所在。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诗眼,以便于对诗歌进行充分把握。“警策”指的是诗歌中的优美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诗人情感的高度浓缩,是作者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特殊字词,以提高诗歌的教學效果。

(5)用典。典故以精练的文字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所以典故常常被用来借古讽今、深化意境或寄托感情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强调用典的特殊性和实际意义,以加深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掌握诗歌的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点

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是掌握诗人所要表达情感的重要路径,也是教学中所要掌握的核心环节。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完成对诗歌的综合把握和分析。

四、吟咏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归宿

吟咏诵读是诗歌教学所不可缺少的,其对诗歌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对诗歌的吟诵能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精神内涵,不仅能实现陶冶情操的目的,还能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提升审美能力。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吟诵,并注重情感的投入,把握其中的用词和节奏,充分领悟其中的意境。

五、结束语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特点,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吟诵。诗歌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思路和教学步骤,品味语言是诗歌教学的核心,掌握诗歌的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吟咏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归宿。

参考文献:

[1]张玉梅.古典诗词鉴赏与写作十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凯.古代诗歌鉴赏技巧[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3]赵义山.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王福生.诗歌朗诵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5]谢建忠.中国文学批评史述略[M].重庆:巴蜀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时代背景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