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鑫
为更好满足运动技能课堂学习需求,直观清晰地描述高尔夫球挥杆技能过程,可将挥杆动作分为击球前的准备、引杆、上杆、下杆、送杆、收杆,详见图1所示,以右打为例。
研究高尔夫球挥杆过程,本着动作特点与名称的相似性进行分解[1],如“引杆”即为从静止到引出过程;“送杆”即为强调击球后的手臂前送的意念过程。分解教学动作有助于清晰化、形象化,纠正指导过程更有针对性。通过观察课堂教学反馈情况,学生对各个阶段能够较快理解和记忆,同时对各个阶段的动作讲述需要指出每个动作阶段的人体各环节运动形式的参与。高尔夫球挥杆动作参与的基本运动形式,大体可分为上肢的推、拉、鞭打,下肢的蹬伸、缓冲,全身的摆动与躯干转体;其参与的人体基本运动形式,如图2所示。
高尔夫球挥杆过程,准备姿势是动作开始前的身体姿态,保持屈膝缓冲动作,使身体获得较好稳定性,抓住动作的核心点,引导学生体会跳台阶、跳起摸高、立定跳远的运动感受,使其形成动作记忆,为接下来的挥杆奠定基础。上肢参与的推、拉动作贯穿整个挥杆过程,原因在于上肢控制运动器械,培养器械亲和力在学习高尔夫球运动技术中十分重要。通过玩杆来建立球杆与人的“感情”,诸如手指左右捻动球杆、手腕上下挑杆、手腕左右摆动球杆、杆头左右拨球等,这些简单的练习不仅能活动关节,而且能够达到器械与身体的融合。高尔夫球挥杆技术动作符合人体基本运动原理,首先是鞭打动作原理特征[3]。在高尔夫球挥杆技术动作中,上下肢诸多环节依次加速和制动,使运动链末端环节产生极大运动速度和打击力量的动作形式。整个挥杆技术动作鞭打原理主要体现在上肢控制的器械运动速度的叠加,参与鞭打动作的关节越多,速度叠加量越大。在日常教学与训练中,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打水漂、打陀螺”的生活体验,保持身体的稳定性,使击球瞬间杆头速度达到最大;其次是躯干的扭转动作原理的特征,躯干的扭转离不开转动轴和重心变化,并且在整个挥杆动作当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躯干扭转动作的意义在于提高动作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促进肢体摆动进行和增加动作的幅度与力量。重心变化主要体现上杆完成与下杆击球过程中,重心变化一定意义上对力量传递和挥杆节奏有重要影响。教学与训练中要求学生以躯干中心(脊柱)为轴,头部保持稳定,转肩达90°,配合髋部转动,重心移动平滑且上下起伏较小,如图3所示。
在高尔夫球挥杆技术动作形成过程中,空间位置是人体在不同时间点身体姿态、关节角度的变化,加之人体环节及器械的运动轨迹变化。身体及肢体的位移、时间、速度及加速度表现为运动节奏。高尔夫球挥杆技术动作中,针对不同时刻动作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动作临界点技术表现,要在授课中着重强调几点: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强调挥杆节奏,即特定的时间需要特定的动作。快了或者慢了都会打破节奏。通过观察课程教学反馈情况,一般来说,上杆顶点与下杆启动的临界点,需要有较短的停顿;其次从初始状态到完成上杆顶点阶段与顶点到击球完成阶段的用时比约为2∶1(如图4所示)。通过练习上下挥杆节拍一二……三,不断提高对高尔夫球挥杆节奏的把握。运动学中强调人体各环节的相互配合,其中上杆至顶点后下杆的启动是学习高尔夫球的重难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偶尔说出感觉击球很舒服,这种舒服的感觉就是人体各环节相互配合的最优化诠释。要不断的建立这种感觉,直至形成动作记忆;再次分析上杆顶点至击球瞬间动作阶段技术形成特征,如图4所示的两个挥杆技术动作的临界点。此动作时相开始阶段,右膝保持弯曲且处于拉紧状态,右脚、右膝、右髋在一条直线上,右外侧腹外斜肌离心收缩,右脚呈现“抓地”感,使身体获得较强的扭转力。此阶段为蓄力过程,检验挥杆轨迹的合理与否,可以观察上杆顶点位置手指松弛状态下球杆是否自然落到右肩。此方法在日常教学与训练中较为实用。伴随着左侧腹外斜肌的离心收缩,髋关节的启动发力,球杆获得速度的叠加进入击球阶段。击球瞬间双手握杆位置与球的位置比较特殊。为保证击球瞬间手的位置先于球的位置,一般教学与训练中,要求学生加快肩部转动,切不可下杆时手的动作太快,这样会容易造成用手打球的习惯,故在引导教学中,通过引导改变相关联动作进行修正。
图1 高尔夫球挥杆过程动作分解图
图2 高尔夫球挥杆技能过程参与的人体基本运动形式
图3 正侧面高尔夫球挥杆棍状图及重心变化曲线
图4初始状态到挥杆顶点与顶点到击球完成的时间参数
伴随身体重心的移动,左膝整个变化过程犹如太极拳中的“云手”,形成自然地摆动与震荡,击球瞬间左膝蹬直,保持左肩、左髋、左膝、左脚在一条直线上,保持好两肩与两手臂呈三角形。之后进入送杆阶段,杆头速度开始降低,靠身体的转动惯性完成收杆;最后是收杆动作阶段,在一般教学与训练中,强调完成击球后的“留头”。一是收杆时的右手臂主动内旋的启动,二是抬头看到球时大体为总飞行距离的一半。简单讲就是送杆与收杆的临界点开始慢慢抬头,抬头看到球时的距离是总飞行距离的一半左右。诸如7号铁杆的挥杆击球,成人男士的击球距离在150码左右,那么在抬头眼睛捕捉到球的时刻,球飞行距离大体为70码左右。
在日常教学中,实现技术评价与分析,借助仪器可能不太现实,需要根据动作技术形成特征,将容易理解的动力学理论讲解给学生,加深对技术动作的认识。首先是上杆阶段,此动作阶段需要注意两点:一是立腕,二是左手臂伸直。立腕是引杆结束后上挥杆的启动临界点,人体与器械力的产生也就在此展开[9]。在训练中此动作错误率较高,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左手腕内屈,无法形成腕部平直的状态;左手臂保持伸直,目的是保持转动力矩不变。如若出现手臂弯曲,腕部与肩部连线的距离矢量值变小,转动力矩随之变小,直接影响人体转动中速度的变化。日常教学与训练中,通过提及挥杆半径来讲述此阶段。自准备姿势完毕后,引杆、上杆过程保持左手臂长度不变,即挥杆半径不变,伸直的左臂可形成稳定而有力的挥杆弧,以此产生更快的杆头速度,同时,伸直左臂能够使杆面在触球时更容易恢复到瞄球时的方正状态。要解释上杆到顶点达到多大幅度,动力学参数中力的冲量。一般来说,上杆幅度越大,运动时间越长,即在转动时产生的转动冲量越大。但是上杆幅度的大小也要因人而异。在一般的教学训练中,应加强肩关节柔韧性练习,在稳定扎实击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上杆幅度。其次是要讲解关于整个挥杆过程脚下用力情况的分析。一般动力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借助测力台可以较为清晰地分析不同动作阶段下肢的用力情况,但是课堂教学与训练,需要将最直观的动作特征传导给学生。上杆顶点到下杆启动的下肢发力,一定意义上对技术动作的完成效果起到关键性作用。上杆顶点临界点,下肢左膝稍内扣,下杆启动时左脚内侧蹬地用力,左膝伴随内扣动作向左侧旋转,最后左膝保持伸直,旋转的力量传递至左脚脚掌部位。常犯的错误是左膝瞬间蹬直,旋转的力量传递至脚跟,右脚运动状态在完成击球后进入送杆、收杆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击球效果和技术的稳定性[8]。
作为选修课,高尔夫球挥杆技能教学,不仅学生要掌握高尔夫球挥杆技能,而且要通识高尔夫球礼仪、高尔夫球的基本规则。每堂新授课包括基础理论、技能讲解、动作示范。针对基础理论性常识和动作要领的讲解[5],虽不能像教室利用PPT或者播放软件进行讲解分析,但可以通过微信群和QQ群的建立,将知识点和动作要领以图文形式展示给学生。教师在授课之初应将教学素材和教学课件提前保存在自己的手机中,讲授每个知识点时可以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做解释,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其次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诸如热身动作为了提高学生的肩髋转动协调性,可做“背对背击掌”,可以将伦巴、恰恰里的转髋动作应用到练习中;“抛实心球”可促使重心移动,强化上杆左手臂伸直右手臂弯曲;可模仿持手枪动作,既有趣又便于较好掌握动作。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激发学生的“较真”精神。促使学生一直保持进步向上的姿态。再次,根据学生学习进阶过程提出训练策略,针对学生认知能力差异,以及对动作技术的掌握情况,着力培养个体自我监控能力。学习之初教师要多听、多看。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解释,看学生的错误并引导修正。随着技能学习的深入,学生通过拍摄动作视频的慢放功能查找问题,对比教师或职业运动员动作技术表现进行自纠自查。教师在此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与自己交流沟通的习惯,适时引导其自我思考。高尔夫球技能训练要坚持“重基础、勤练习、多领悟、常交流”的学习过程,以不断进步和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来要求自己[7]。最后是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开课之初针对着装、借取球杆和球、课堂常规、课堂礼仪规范等要做出明确要求,设立班级或者俱乐部组织机构,并从班级或俱乐部中选拔组织机构负责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同时针对课堂常规,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集合到借取球杆,从讲授新课到一对一指导,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课堂组织工作,使学生能够较快的融入课堂,真正做到积极参与[6]。
参考文献:
[1] 张景纯,崔志强.高尔夫教程[M].黑龙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2] 严波涛.运动技术诊断与手段[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成都:2006.
[3] 李保虎.赵焕彬.高尔夫运动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现状[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济南:2010.
[4] 严波涛.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浅议[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C].石家庄:2002.
[5] 刘智鑫.高校高尔夫球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可行性及价值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4(8):59~61.
[6] 王保亮.高校高尔夫球教学中的四个关键环节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69~70.
[7] 伍方荣.高校开展高尔夫教学的可行性及应注意关注的问题[J].当代体育科技,2014(4):65~67.
[8] 李睿.高尔夫挥杆技术常见错误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08(2):53~54.
[9] 黎培进.高尔夫球击打技术中的物理分析[J].物理通报.2000(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