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因为在患病的早期并没有相应的症状表现,所以在确诊的时候经常会发展到晚期, 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1]。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时候通常会用到MRI、CT、B超等, 现如今关于CT扫描和MRI对肝癌诊断所获得的效果研究很少, 所以本次研究通过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20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分别通过CT增强扫描以及MRI诊断, 就患者诊断的过程中所取得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 以期能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术前CT增强扫描, 其中男63例, 女37例, 年龄27~59岁, 平均年龄(40.33±6.32)岁。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术前MRI诊断, 其中男65例, 女35例, 年龄27~60岁, 平均年龄(40.52±6.61)岁。两种不同诊断方式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1.2.1 CT增强扫描 在扫描时使用美国GE多排螺旋CT扫描仪。患者在扫描时保持仰卧位, 腹部不能紧绷, 扫描的范围从隔顶到骼峭。扫描的基本设置:电压保持在120 kV,电流保持在240 mA, 扫描的厚度为3 mm, 矩阵的距离为512×512。操作完成后进行增强扫描, 向患者的静脉注入葡胺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61023349)100 m1, 注射的速度为3.0 ml/s, 动脉期扫描25 s, 门静脉期扫描60 s, 平衡期扫描120 s。操作完成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重建[2]。
1.2.2 MRI检查 使用西门子1.5T成像仪进行检查诊断。患者检查时保持仰卧位, 腹部放松, 扫描范围从隔顶到骼峭, 在此过程中患者需要屏气, 扫描的顺序为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的设置为:T1WI(TR 3000 ms, TE110 ms),T2WI(TR 420 ms, TE42 ms), 扫描的厚度为4.0 mm, 保持视野为(FOV) 40 cm×30 cm。操作完成后继续进行增强扫描, 向患者的静脉注射葡胺注射液100 m1, 注射速度为3.0 m1/s, 动脉期扫描25 s, 门静脉期扫描60 s, 平衡期扫描120 s。扫描完成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所得出的结果为标准, 按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进行分析的方式》, 对完成CT扫描和MRI诊断的时候获得的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性、敏感性进行计算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计算取得的结论Kappa值分析,按照Kappa值>0.6作为判断的标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MRI对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结果 100例采用MRI诊断的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 经术后病理确诊原发性肝癌(+)81例、(-)19例。MRI诊断结果中有93例符合术后病理, 其准确率为93.00%, 敏感性为96.30%(78/81), 特异性为78.95%(15/19), 阳性预测值为95.12%(78/82), 阴性预测值为83.33%(15/18), Kappa值为0.631。见表1。
表1 MRI对10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结果(n)
2.2 CT增强扫描对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结果100例采用CT增强扫描诊断的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 经术后病理确诊原发性肝癌(+)67例、(-)33例。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中有80例符合术后病理, 其准确率为80.00%, 敏感性为92.54%(62/67), 特异性为54.55% (18/33), 阳性预测值为80.52%(62/77), 阴性预测值为78.26%(18/23), Kappa值为0.896,见表2。
表2 CT增强扫描对10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结果(n)
2.3 两种不同方式诊断结果比较 MRI和CT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阴性预测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高于CT增强扫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不同方式诊断结果比较(%)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临床中经常会遇到的恶性肿瘤, 手术是治疗这种疾病的主要方式, 因为原发性肝癌在早期的时候并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表现, 并且恶化的速度较快, 在确诊的时候通常已经发展到中晚期, 极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有时候甚至无法进行手术治疗[3]。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CT扫描与MRI是诊断此类疾病的主要方式, 并且在近年来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研究过程中对CT扫描和MRI检查所起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MRI诊断准确率为93.00%高于CT增强扫描的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MRI对原发性肝癌能够起到很好的诊断效果, 因此能够成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式。相关研究人员[4]对诊断进行比较之后发现<1 cm原发性肝癌的MRI检查准确率为90.63%, 与CT增强扫描的53.13%比较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CT增强扫描的方式在诊断<1 cm原发性肝癌的时候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诊断准确率受到影响, 但是MRI检查的敏感性较高,能够对<1 cm肝癌病灶进行很好的识别[5]。相关研究人员[6]在对CT与MRI诊断价值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表明MRI诊断准确率为95.0%与CT扫描的85.0%比较有显著的优势, 因此MRI能够对病灶进行全方位的扫描, 准确判断疾病出现的位置, 从而提升诊断准确率。有学者[7]对CT扫描和MRI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MRI诊断准确率为94.2%, 高于CT增强扫描的78.8%, 这就表明在对病灶进行扫描的时候CT扫描和MRI都能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 但是在对<3 cm的病灶进行扫描时, MRI检查所获得的准确率更高。
CT扫描具有很好的成像清晰、分辨率、扫描时间短等特点, 能够准确地确定病变位置。CT扫描过程中所使用的对比剂能够随着患者的血液流动流到肝脏组织和患病位置, 并对对比剂的流动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 从而获得的病变位置的血液流动情况, 有效的提升了疾病诊断的效果[8]。在诊断的过程中能够按照对比剂显影的情况准确判断平衡期、门静脉期和动脉期。在动脉期的时候, 对比剂会出现在动脉的位置, 肝脏里面的很大一部分病灶会出现强化的形象, 经常会表现出高密度灶, 只有很少的情况会表现出低密度。在门静脉期的时候, 对比剂会出现在门静脉的位置, 肝实质的情况会出现在最高点, 病灶的情况会出现缓解, 在动脉期的时候会表现为低密度[9]。见图1。在门静脉期的时候患者的外血管情况会表现的十分明显, 能够很好地判断血管受侵现象。见图2。在平衡期, 对比剂的强化现象会出现逐渐下降的现象,但是因为CT扫描无法对病变位置和附近组织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识别, 因此经常会出现误诊的现象, 并且还会产生辐射,这就会造成DNA断裂的现象出现, 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MRI具有很高的分辨率、成像清晰、没有放射影响等特点, 能够对病灶及其附近的组织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肿瘤通常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 但是会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见图3。在经过增强扫描之后患者的灌注图像就会变得十分明显, 肝实质会出现提升的现象, 病变的情况和肝脏组织会出现相应的增强, 可以有效减少误诊的现象出现。见图4。MRI的诊断和CT扫描在对病灶的诊断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CT增强扫描出现漏诊的患者MRI却能检测出来, 这主要是由于病灶供血不足, 通过CT增强扫描的方式进行诊断, 很容易出现漏诊的现象, 并且准确率不高, 但是MRI能够利用信号差来判断病灶和附近组织的关系, 有效的提升了诊断准确率。
图1 动脉期可见病灶明显强化,呈现高密度影
图2 静脉期病灶呈现等密度影像
图3 病灶在T2WI上呈现高信号
图4 MRI增强扫描后病灶周围与部分肝脏实质强化
MRI检查和CT增强扫描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方面, 前者有很大的优势, 在诊断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诊断困难的情况应当通过MRI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 这样能有效的避免误诊现象的出现。
[1]向森, 杨光华, 张开芳, 等.CT增强扫描与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临床价值.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7):88-90.
[2]曾金光, 张志.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中国医学装备, 2017, 14(1):71-74.
[3]金志卿.肝脏MRI与增强CT在113例肝癌患者诊断准确率方面的对比研究.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22):53-55.
[4]赵启军, 王卫, 李敬, 等.AFP-L3含量检测与CT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对比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15):128-129.
[5]李玉柱, 张玉敏, 寇永妹, 等.MRI、CT联合ELISA法检测血清AFP-L3含量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现代肿瘤医学,2015, 23(4):501-504.
[6]方华.螺旋CT增强扫描与Dyna-CT对原发性肝癌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比较.吉林大学, 2013.
[7]尹晓东.CT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探讨.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7):520-521.
[8]独建库, 何伟华, 姚斯元, 等.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临床意义.临床军医杂志, 2012, 40(2):402-403.
[9]汪热华.螺旋CT增强扫描与肝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关系.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1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