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树芹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以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契机,以“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以“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为原则,打造信息化教育体系,建设泛在学习型社会。而信息化教育体系全面实现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实现信息化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推动作用。高等教育中信息化包括信息化校园管理、信息化教学的实现,从使用主体来看含学校信息化、二级学院信息化、各专业信息化、教师信息化、学生管理信息化五个层次,五个层次之间信息化的实现等于一个教学ERP系统的实现。当前信息化建设中信息链的传递,解决的是顶层管理者的需求,而对于底层的管理者的需求并未得到实现。高等院校办学很大程度上是办专业,随着学校教学单位向办学单位转变的进程的加快,作为专业建设层的管理者面临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的增加所带来的工作量增加的挑战,专业建设信息化的实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信息化建设相对于专业信息化来说是比较成熟的,其建设的理念可以迁移运用于专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
高等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标志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每个高校几乎都有信息化的教务管理系统,但是针对专业建设的信息系统比较欠缺,专业建设包含专业的定位与规划、教学基本条件、教学改革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内容,涵盖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管理。每个专业与学校教务部门、校企合作办、财务部、人事处、总务处、继续教育、技能鉴定中心、学生处、招生就业办几乎所有的部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专业建设过程中都会产生日益增加的数据和文件。面对庞大的各类数据及电子文件,如何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质量,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抓内涵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平台的搭建实现专业建设资源及数据的自由流转,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信息对称化、共享化。
专业建设中涉及的文件种类多,教师教学过程管理文件、实训室建设及管理文件、实习文件、校企合作文件、教师教科研文件、竞赛文件、招生就业文件、培训文件、专业工作计划总结文件、专业协会文件等等,诸多文件有电子版和纸质版,以电子文档为主。每个专业时常都在向各自二级学院不同负责管理者各归口部门提交不同形式、不同内容或者不同形式、类似内容的文档。各文档有些是分散的需要采集各任课教师的教学数据、有些需要以专业为单位整理上交的自足性文档、有些是专业具有档案作用类的文档,这些文档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
目前每个专业搜集各位老师的文档时通常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下载每个老师的文件,收集后每个打开,复制粘贴完成需要汇总数据的汇总,不需要汇总的每个老师进行审阅,然后打包上交。文档最多的时候会同时处理几十份文档,这些占用了专业主任大量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如果专业主任离职,这些文档如果交接不到位,面临着专业数据或档案性文件丢失的风险。互联网时代下,借助电子信息、软件开发技术完全可以开发出一则提高工作效率,二则安全性高的信息管理平台。如果这样的信息管理平台建成,在专业建设过程及成果的内部展示方面,在教学资源的共享方面,在各专任教师对本专业的关注度方面,在教师及专业主任的培养、职教能力的提升方面均有促进作用。
专业建设信息化平台解决的是使用者的需求,本着从实际出发创造性推动工作、融合创新、深化应用的原则,主要从调研、在线技术研究、信息化平台搭建、信息化平台试用、信息化平台完善与推广来开展如图1。
图1 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路径
从需求出发,充分挖掘直接管理者的需求、专业主任的需求、每位教师的需求,从而确定栏目。专业建设工作涵盖人才培养从招生到就业全链条数据,根据调查汇总后,平台中的栏目包括专业管理内容如专业网站含建设网和对外展示网、教学文件提交、师资队伍(含职称晋升、学历晋升、教科研)、培优项目(师生技能竞赛)、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践基地、订单班、学徒制)、社会服务、招生(自主招生、学业水平招生、普通高考、三二分段);共享资源栏目含各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各届学生的信息、各类教学文件模板、优质教学课堂案例、各类课程规范;课程实施栏目主要包括课内建成的网络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课外导师项目如专业社团、技能竞赛指导、职业考证;专题项目栏目主要包括各专题建设项目如品牌申报、校内外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校级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行业前沿栏目主要包括本专业前沿理论和技术动态、教育理念及技术前沿;便捷通道栏目主要包括学校教师常用各信息系统的入口如OA、青果教务、实习工场、毕业设计提交平台、学会学平台、绩效考核系统、人才培养状态平台、学生服务信息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专业评价(重点专业建设检查)平台。
根据调研结论可见,每个专业的信息量较大,必须分类管理,提交功能如果没有解决,会给专业主任和教师及管理者带来诸多不便;每位教师所要用的信息管理平台至少9个,而且个别信息平台还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这些平台是根据学校每个发展阶段的需要由不同的公司所开发,在接口及数据链接方面还没法实现归口化管理;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每年开放两次,是一个时间点状态数据的反映,目前也不能用于日常的教学管理。
基于弹性思维、迁移应用、协调创新、绿色构建的原则,现有所使用的平台各有优点,各有所取,如果将现有平台的功能取所用解所需,将会将精细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平台的功能发挥极致。目前教师中常用的一些平台含小程序都在不同的方面发挥作用,并为众多人所用。在线教学平台行业内用得较多的如得实在线教学平台,该平台中作业提交、在线测试、课程网站搭建、网盘空间不限这些都是该平台的优势,在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中都是可取的功能。关于碎片化信息的搜集,目前麦客使用的比较多,在快速搜集数据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专业调研数据用得较多的主要是问卷星、问卷网,因其便捷、易用,获得调研需求人的青睐。展示互动平台使用较多的如易企秀、美篇,因图文声并茂、操作简单获得快速推广。在线教学管理如学会学、课堂派等均有一定量的用户,其中课堂派在自由选组、随机提问、考勤(传统、数字、GPS、动态二维码)、课堂表现、在线测试、电脑手机兼容、作业查重、在线批阅等方面满足了教师的需求,得到教师们的认可。
对于以上平台在充分体验后,结合实际工作,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些功能用于日常的教学及教学管理中,利用以上平台的优势,搭建能解决快速教师不同需求,而且成本最低,效率较高的实用性平台;而不是由公司定制开发满足个性服务的平台,体现了资源共享的原则。
在调研、现有平台和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得实平台网站搭建的技术,综合布局信息管理平台,根据调研确定的栏目,划分一级栏目、二级栏目,以及每级栏目的呈现方式。结合在线技术各优势,考虑每个平台的作用分布在哪些栏目,解决哪些问题,如何嵌入搭建好的网站中,如何流畅链接到各个所需要的平台。构建平台的框架见图2。该环节需要将前提调研环节所提到的所有的内容借助现有的技术进行搭建,该环节以区块管理、资源共享、便捷入口、泛在学习与搜集为原则。区块管理的原则既体现平台本身的理念,也体现平台中专项网站建设中。资源共享主要是在行业前沿、专业建设管理平台中的数据资源栏目中。便捷入口设计在平台最上方主要是便于用户的考虑,将常用的信息系统链接在此。泛在学习主要体现在行业前沿部分手机兼容可以做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泛在收集主要是使用麦客的技术发布与文件提交栏目,对碎片化信息实现末端数据的搜集自动汇总,一键下载。对独立的文件的搜集,使用在线作业提交的功能实现一键下载。专项调研栏目主要使用问卷网、问卷星的技术链接与该栏目中并发布,教师实现泛在填写,管理者直接下载带有原始问卷及统计好结果的数据。教学运行与评价栏目,主要是使用课堂派机构版功能,自带大数据展示及各个课堂教学过程数据的抓取与挖掘,实现对该平台上教师课堂过程的监督与诊改。在线开放课程栏目主要将建好的在线开放课程链接与此,不同开课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共享教学资源,共同提高。课外指导与关注栏目主要是体现导师制下教师对课堂外学生的技能竞赛、职业考证、专业协会的指导及对本学院新闻动态的关注,使用了在线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思路。
图2 信息化管理平台框架
整个平台搭建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每个区块的大小,到内容设计主要考虑到教学工作的便利。设计的思路主要是从工作出发,重点工作提醒-提交文件-前沿学习-调研反馈-教学运行管理-课内教学-课外指导,反映抓关键、抓重点的理念;在专业建设管理平台中体现的是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招生-教学-师资-校企合作-培优-就业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全链条。
平台搭建后,需要装修美化,以增加设计感美感,这个过程中首先确定整体的色调,每种颜色所给用户的体验有所不同,因此选择时要考虑用户的感受。每个栏目呈现的方式以及色调,出现信息的粒度,每个栏目的图片及动画的搭配,这些都需要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测试。
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完毕,管理平台为每位教师开通账号并分配权限,要求每位教师试用,为了激励教师试用平台,可以在绩效考核中体现出用和不用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的评价异同。试用一个学期后,对试用情况做调查,可以访谈的方式也可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根据调查结果及教师反馈的问题,对平台进行优化完善。
根据某一个专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使用情况,扩大使用平台的用户范围,主要做法是,将平台生成模板,培训其他专业主任新建其他专业的平台,更新其他专业建设的资料,共性资源可以保留,上传非共性的资料。以专业为单位搭建并使用。再以同样的方式搭建二级学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这样对于整个学院所有的教师收集碎片化资料、共享信息、泛在学习等都创建了一个区块空间,营造了学习氛围。
平台的搭建解决了碎片化信息搜集效率低的问题,为用户日常教学中文件的搜集提供了便利,而且可以实现时时处处可在线填写完成,管理者文件的汇总整理工作时间大大减少。专业建设信息管理平台是在充分调研了学院各专业主任的需求,以及大部分专任教师的需求的前提下所搭建、并由专业教师试用和进一步完善,保证建成后的平台实用性强。
平台在试用期间得到验证,将平台设置为模板,其余专业或使用单位即可直接选择模板,减少了新管理者重新构思和搭建的时间。专业之间建设文件的相同相似性也决定了该平台可推广的特点。每个学校的专业数众多,每个专业负责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如能搭建并使用这样的平台,在各高等院校及中等院校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借鉴及推广价值。对全省院校专业建设信息化的实现均有促进作用。
借助课程建设的思维,将建设模式复制到专业建设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角色参与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借助平台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实现了教师对行业前沿的集中学习,实现了教师之间的共享、共用、共学、共进,实现了教师碎片化时间的充分利用。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是当今时代的典型特点,在教育实现信息化的道路上,需要实际工作者,激发创新思维,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优化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而实现教育智能化,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的支撑。
[1]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EB/Ol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2] 解学香.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究[J].时代教育,2018,(1):1.
[3] 时盛燕等.本科专业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2):149.
[4] 张建华等.基于职业标准的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J].民营技术,2017,(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