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谈隐秀在水彩画作品中的体现

2018-06-24 08:40黄兰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水彩

黄兰

【摘 要】《文心雕龙》中的《隐秀》是一篇哲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的合璧,主要讲述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但是现在在很多艺术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隐秀观的存在。本文从隐秀观出发结合相关水彩画家的作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隐秀观在水彩作品中的体现。

【关键词】隐秀;水彩;隐是情之所致;秀之绮丽天成;隐秀统一

一、隐秀的含义

“隐秀”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该书是刘勰对自周到晋一千多年来文学作品创作的总结,全书共10卷,50篇。《隐秀》是第40篇,主要论述是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内容。文中所谓的“隐”与我们所说的含蓄意思相近,但不全面。这里所说的“隐”还有“意在言外”的意思,即文中所说的“隐者也,文外之重旨者也”,并且要求“隐以复意为工”,也就是要求内容丰富。此外,刘勰主张的“隐”不只是对作品内容的要求,也包括对作品形式方面的要求。

而“秀”则是篇中所说的“篇中之独拔者也”,即作品中特别突出的句子,文中要求“秀以卓绝为巧”,“卓绝”即卓越独到。还提到“彼波起辞间,是谓之秀,纤手丽音,宛乎逸态,若远山之浮烟霭,娈女之靓容华”用比喻的手法很好的解释了“秀”。在篇尾,刘勰还用了一些例证来证明“隐”“秀”,并提出“为文集胜篇,不盈十一,篇中秀句,裁可百二”,他认为大凡一个集子最优秀的作品不到十分之一,而一篇文章中最突出的句子也不到百分之二。

二、隐秀在水彩画作品中的体现

水彩,顾名思义,就是用水做媒介調和颜色作画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因此,水是水彩画艺术语言中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因为水的存在,使水彩获得了更多种可能:水融色的浓淡干湿变化;以及水在纸上的各种渗透效果;在形成各种奇妙的节奏关系的同时,可以产生透明酣畅,水色淋漓,幻想与现实转化的视觉效果。

(一)“隐”是情之所至

康德说“模糊的观念要比清晰的观念更富有表现力……美是不可言传的东西”,这和刘勰所说的“隐”有些相似。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将“隐”的目的指向了文字之外,也就是说落笔之处不会过多的描写生活经历或者外在形象以及思维方式等,而是将其省略,或隐藏在文辞之间。也就是说正是这种朦胧模糊且难以捉摸的所指,才会给人回味无穷的感受,即“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与水彩画中“抽象”、“表现”等概念相似,不去刻意追求画面外部结构是否正确,也不去刻意追求形体色彩规律的合理性,而是“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强调的是画家的精神,追求的是画面的含蓄性和象征性。

在透纳晚年的作品《云雨》(图1)中,可以看出刘勰所说的“隐”,这幅画乍一看,或许很多观者会不知道透纳想要表现的是什么,因为画面中的具体事物都被“隐”去了,只有画面中间一个S形的云彩将天空与大海分开。天空中黄色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到海面上,这是雨到来之前的宁静,为了表现出这份宁静,画面中的色彩、外形、以及周边的环境都被简化了,整个画面只有黄色和蓝色,没有任何具象的形体。整幅画面用笔也十分轻松洒脱,节奏感很强。我们可以看出透纳用笔随心随情,情之所致,水到渠成。

(二)“秀”之绮丽天成

如果说“隐”是“深蕴含蓄”,那么“秀”就是“韶美英露”。“秀”是作品最突出最精彩的部分,通常被称为词眼。就像人的眼睛最能传达一个人的心事一样,“秀”的部分能传达作者的感情,吸引观者的目光。这与水彩画中的“趣味中心”的概念有些相似,即一幅画中最吸引人,最精彩的部分,画面所有的绘画元素都是为这个趣味中心服务的,在具体的运用中,可能还需要弱化其他元素以突出趣味中心。

(三)隐秀统一

刘勰认为,“隐”需要依靠“秀”才能表达出来,而“秀”需要深居其中的“隐”才能更加具有生命力。“隐秀”相互作用,在对有限的外在进行描写的同时表达出文辞深处隐含的深厚的内涵,这样的搭配使隐秀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这正是刘勰隐秀美学观中的和谐观。而在水彩画中,这个道理依然存在,“趣味中心”是为画面主旨服务的,最终都是为了表达隐藏在画面中的画家的思想感情。

比如在透纳的作品《国会议院的火灾》(图2)中,透纳采用平视构图,黄色调为主;用笔灵活,一气呵成,描绘了英国国会议院火灾的瞬间。整个画面中观众除了能分辨出正在燃烧的火焰,其他的事物都被透纳用颜色给概括了,画面中看不到具体的建筑和人物,只有大面积的红色和黄色的火焰冲向天空,黄色的火焰与左右两边的蓝色阴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透纳把创作的重心放在了火灾瞬间的纯粹性上,画面的趣味中心就是那腾腾的火焰,但画家想要表达的却是对国会议院审议的政治民主改革的极大讽刺。

四、结语

《隐秀》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篇章,是众多学者研究探讨的对象,也不断给予了许多文学作者、艺术家以创作上的滋养,“隐秀”提倡师法自然,讲究随意而动,洒脱自然。刘勰的“隐秀之美”已超越单纯的审美旨趣,达到主客体的交融,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了。然而隐秀教给我们的处了创作方法还有思维方式以及人生理念。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隐秀的创作理念就像是一股清流,对于提升文学艺术的创作水平十分重要。我们要继承“隐秀”中的和谐、自然之道,同时也要扩充时代发展给隐秀带来的新的含义,提醒创作者应秉持对作品、社会、公众负责的态度来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陈静.“隐秀”的美学反思[D].西南民族大学,2011.

[2]游火旺.浅谈“隐秀”论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J].中国艺术,2013(03):124-125.

[3]何光顺.文学形象论——兼论文学的隐秀、性命与物化[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1):73-79.

猜你喜欢
水彩
建筑水彩作品
水彩作品
水彩写生作品
水彩的“干”与“湿”
郭喜安肖像画选登
水彩小技巧
我是水彩工具控
黄永生水彩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