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祚晗
《左传》是一部不朽的历史著作,也是中国叙事文学的开篇。本文试从故事因果、场面描写、人物描写、语言描写等角度对《左传》的叙事进行分析。
一、故事的情节化——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叙事文学的要素有三点,首先是情节,即讲什么。叙事文学就是要通过事件的展开来讲故事,但是故事是否能够成为叙事文学的一个要素就要看故事所展开的事件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鲁昭公时期是鲁国五百多年历史中彻底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人们从这一事件各种情节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最终产生这一结果的因果关系。
首先是鲁昭公与三桓势力的权力斗争。昭公十七年发生日食,祝史请求“用币”,昭子也提出“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才是正礼,却遭到季平子的拒绝。昭子见其行断言:“夫子将有异志,不君君矣。”季平子已经依靠自己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开始无视国君。从政治权力上说,春秋后期政治权力下移存在一些问题,权力下移由周天子到诸侯,由诸侯到大夫,卿大夫代国君处理国家大事的现象很普遍,诸侯们养尊处优,会盟等事宜就由大夫来进行,这在无形之中使大夫与各诸侯国之间形成了相对于君主更为亲近的关系。从军事权力上说,季氏通过“作三军”和“去三军”增强了自身的军事实力,对昭公也起到了威慑的作用,同时打压了叔孙氏和孟孙氏,达到了一家独大的局面。昭公二十五年叔孙婼为季平子到宋国行聘,乐祁说:“政在季氏三世矣,鲁君丧政四公矣。无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国君是以镇抚其民。《诗》曰:‘人之云亡,心之忧矣。”这里已经暗示了昭公的悲剧并指明了其悲剧的原因。同年,在被人怂恿下,昭公开始了第二次对季氏的讨伐,昭公在内无民心、外无国助、不具备任何有利条件下对季氏进行讨伐。结果叔孙氏、孟孙氏倒戈相助季氏,在这种情况下子家子为昭公出谋划策,但昭公不听劝谏最终出逃。
出逃以后,由于季氏与晋国君臣早有勾结,昭公只能求助齐国,而齐国早已对鲁国觊觎已久,不可能对昭公真心帮助,于是有了昭公二十六年齐鲁双方有如儿戏般的假意交战。昭公二十七年,“乃饮酒,使宰献,而请安。子仲之子曰重,为齐侯夫人,曰:‘请使重见。子家子乃以君出”。按照当时的礼仪,诸侯君臣之间饮酒,需要亲自斟酒对饮,应该由齐侯亲自为昭公斟酒,而此时齐侯自己却离席而去,并让昭公孙女陪酒,实是有意羞辱,昭公在齐国越久,齐侯越看轻他。昭公二十九年,昭公赐羔羊皮给公衍,而后派他把美玉献给齐景公,他就把羔羊皮也一起奉献,齐景公很高兴,给了他阳谷之地。但是,昭公“公私喜于阳谷,而思于鲁”。昭公三十一年,晋国派荀跞劝昭公回国,跟随的人胁迫昭公就没有回去,至此昭公失去最后一次回国的机会,最后在其逃亡的第七个年头死在乾侯。
对于昭公的悲剧,在昭公三十二年的记载中,晋国的史墨给出了最为实际和客观的说法:“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史墨在分析季氏勤勉、昭公惫懒的同时,还说明了一个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的社会思想:“社翟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二、言事相兼——善于生动地描绘历史人物
《左传》中人物众多,人物形象丰富多样,高超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丰满立体。这里主要分析郑国子产:子产自从开始执政便主宰和决定着国家的命运,这期间郑国相对安定,他把以德治国和以人为本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使得郑国得到了发展。例如,昭公十七年彗星在大火星旁边出现,郑国的裨灶请求祭祀,子产不同意。郑国发生火灾后,子产沉着冷静,合理地处理火灾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同时,因为火灾的缘故,“子产朝,过而怒之,除者南毁。子产及冲,使从者止之曰‘毁于北方”。这里有一个细节是在准备祭祀清除场地的过程中,子产命令拆除居室但不要拆庙。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子产登上城墙颁发武器而受到晋国的责备,由于子产的思虑周全、机智应答,郑国免除了祸患。昭公二十年,子产对子太叔说:“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从中可以看出,子产的思想以德治国和以民为本,这与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的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
三、脉络分明——对于战争和刺杀场景的描写
这里着重介绍昭公二十六年的齐鲁炊鼻之战,齐国军队表面上尝试以武力助昭公归国,实际上,这却是齐鲁双方有如儿戏的交战。齐人仅死一匹马,陈武子伤了一只手;而鲁林雍只失一耳、一足,齐国子车也说“众可惧也,而不可怒也”。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注云:“不欲再射,足见齐师无意于大败季氏。”《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场面,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都在作者的笔下缓缓流过,从这场战争的细节描写中可以明确战争中齐鲁双方的态度和活动,更进一步了解到昭公當时所处的处境、鲁国季氏的态度以及齐国的心态。
昭公二十七年专诸刺吴王“鱄设诸置剑于鱼中以进,抽剑刺王,铍交于胸,遂弑王。阖庐以其子为卿。”要从春秋时代众多刺客中选出一个最彪悍的,这个人一定是专诸。他的刺杀行动,是在吴王僚的护卫用矛头抵住自己的胸口的情况下,突然抽出藏在鱼腹的短剑,猛地扑向吴王。短剑刺进吴王身体的同时,矛头也穿透了专诸的胸膛。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的题材,《左传》把大篇幅用来交代刺杀的前因后果,刺杀场面处理得相当冷静,毫无渲染。《左传》对于战争场面和刺杀场面的描写都注重表现事件的前因后果,叙事脉络清晰,对以后相似题材的描写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
四、委婉典雅——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的艺术魅力
昭公十八年,郑国发生火灾,子产登上城墙颁发武器,认为不能在国内有灾祸的时候就疏于防备,应该戒防他国来袭,却遭到晋国边防官吏的责备。面对这一情况,子产用委婉的方式避免同晋国针锋相对,正面起冲突,说明郑国这样做是为了晋国考虑,作为小国只有努力自保不被灭亡,才能不给晋国增加忧虑,最后再表明郑国忠心依附晋国“既事晋矣,其敢有二心”。子产的言辞表现得委婉有礼,也能够做到不卑不亢,维护了郑国的利益和地位,同时也捍卫了郑国的尊严。
昭公二十六年,晏子言“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庄重的场合,说话人在言语中常引用《诗》的内容,来增加言辞的表达力量。例如,昭公二十年《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故《诗》曰:“德音不瑕。”晏子与齐景公谈论“相同”与“和谐”的关系,引用《诗经》的话来加强论证,使之更加有哲理和说服力。
《左传》记录了不少奇异事件,如鲁昭公十九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鲁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鲁昭公二十五年,“有鹃鹤来巢”等。《左传》将这些内容融入历史史实的记载中,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也形成了《左传》叙事语言新奇的特点。《左传》这样安排故事情节使叙事更跌宕起伏、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样不仅如实地反映了历史,更增加了《左传》的趣味性和神秘性,这正是《左传》的文学价值所在。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