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艺术跨界现象

2018-06-23 08:31刘倩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爱乐之城当代艺术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和新媒介的推陈出新,当代艺术出现越来越多的“跨界”现象,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表现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平面、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而是出现两种或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方式。这是当代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很好地利用 各种媒介的优势,达到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但是其弊端也不容忽视。本文将以电影《爱乐之城》为例,试着分析当代艺术跨界现象出现的原因、实际产生的积极效果以及对该现象弊端的思考。

关键词:当代艺术;爱乐之城;跨界行为;

作者简介:刘倩(1995-),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编导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1

“当代艺术”最初是“当代美术”的一个分支,一般是指1949年之后出现的美术作品和画家。但是随着媒介的发展,当代艺术的内涵出现了延伸,不再单独指美术作品和画家,而是指1949年之后出现的所有形式的艺术作品和创作者。当代艺术的特点是“不主流”,不做主流声音的发声器,崇尚的是作品和表现形式的真实感和多样性。在这一基础上,逐渐出现了“跨界”的现象。

一、对电影《爱乐之城》中当代艺术跨界现象的解读

当代艺术跨界是各种领域“跨界”现象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指的是,创作者利用多种媒介包括影像、文字、戏剧、雕塑、电影等结合起来进行艺术创作。比如现在很火的一些IP热剧,很多都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来,很多的舞台剧在表演成熟的情况下也会考虑进行电影版本的创作。当然还有一些原创的“跨界电影”,《爱乐之城》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电影是狮门影业发行的一部爱情歌舞喜剧,讲述的是一个爵士乐钢琴家和一个女演员在追求各自梦想的道路上相遇、恋爱、分手、释怀的故事。电影在配乐、画面、色调、服装和摄影角度等都采用了“跨界”的表现形式,使作品呈现出独有的艺术表现张力。而且该电影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本身就是“跨界现象”的代表,达米恩1985年出生在美国,作品不多,但是都很有表现力。他是导演,同时还是编剧,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审视创作作品的经验使得他深谙“跨界”之道,这也间接促进了这部电影的成功。

二、跨界行为对电影《爱乐之城》的艺术表现产生的积极效果

电影《爱乐之城》播出之后好评如潮,在奥斯卡金像奖中一举囊括最佳影片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女主角奖等14项提名。它的成功是“当代艺术跨界”行为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有力证明,“跨界”行为能够结合多种媒介的优势,碰撞出奇妙的火花,达到独特的艺术表现目的。在电影中对话和歌舞交叉出现,根据场景切换调制不同的画面色调,男女主角和配角的服装都应时应景、主次分明,现实中的情节和想象中的情节交互出现,剧情片的基调里插入了科幻场景等都是“跨界”行为。例如,电影中几个经典情节,男女主角第一次单独相处、男主角在餐厅演奏规定曲目中插入自己喜欢的曲子以及女主角表演独角话剧的场景,都在有配角参与的场景中,借助灯光明暗对比和追光的使用,插入了男女主的单独镜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舞台剧现场,这是单一电影拍摄手法所不能达到的奇妙体验。当然,艺术手法永远是为了所表现的故事内核而服务的,电影的核心观点是鼓励追求梦想和享受美好的爱情。电影虽然是喜剧,且音乐基调都偏于轻盈,但是结局却并非大团圆,而且对于感情戏的处理都很克制,用表现手法和故事设定的差异来碰撞,使得爱情部分的艺术表现更加提高了一个层次。

三、对当代艺术跨界现象弊端的思考

“跨界”行为带来强大的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必然也会出现一些弊端和很难规避的问题。比如不同表现形式的取舍问题,如配乐和對话、现实情节和想象分别的比例是多少,色彩基调的明暗冷暖,多个演员同框时服装颜色的协调,情节高潮设定的时间问题等,都决定着是否能完整高效的呈现故事,保证故事逻辑清晰,同时兼顾艺术美感的表现。这些问题在电影《爱乐之城》中进行了很好的处理,难以规避冲突的地方做了弱化处理,如男女吵架分手后的各自痛苦煎熬的状态都简略带过,因为如果要是浓墨重彩的表现这一段的话,会与整体明快轻盈的基调产生严重的违和感,而且会使后续两人五年后重逢一笑释怀的表演缺少说服力。再比如在电影中几次出现的众人开派对或者乐队表演的场景,用灯光营造的画面几乎舍弃了颜色和道具背景,而是通过演员们服装颜色的分配来表明主次和烘托氛围,这样很有效地规避了 摆陈的堆砌感和画面的混乱。但是并非所有的“跨界”都是成功的,各方因素的取舍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适得其反,失去“跨界”的意义,反而不如单一的表现形式更简洁有力。比如一般刑侦影视剧中都很容易出现的灯光问题,针对黑夜的场景,不补光,让人物在黑影中推动情节,这样就要求对话的内容能够很好地 帮助观众理解剧情,如果达不到,就成了为了符合影视基调而生搬硬套,表现效果反而更差。因此,如何在最大程度发挥“跨界”行为的优势同时规避冲突,是艺术创作者们需要思考和反复实践总结的课题。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当代艺术跨界”的内容、原因和表现能力,即“跨界”行为的实质和根本目的就是,调动一切有效的因素来为最核心的故事内核服务。如果运用得当,就会产生很新奇的积极效果,增加表现力;反之,就会显得赘余,违背“跨界”行为的初衷,反而削弱其艺术表现能力。在对当代艺术追索的过程中,对于跨界现象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阳.时代呼唤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艺术[N].中国艺术报,2018-03-07(005).

[2]付蓉.跨界与融合——论艺术设计教育与当代艺术[J].艺术教育,2017(Z4):249-250.

[3]陈世扬.跨界与救赎:当代艺术实践的内在机理及其逻辑[J].求索,2016(12):45-49.

猜你喜欢
爱乐之城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看得懂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爱乐之城》,奥斯卡最囧赢家
《爱乐之城》:小成本爱情片也有春天
《爱乐之城》,写给洛杉矶的情书
《爱乐之城》领跑奥斯卡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