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别尔金小说集》是俄罗斯著名作家普希金的短篇小说集,《驿站长》是其中一篇。对这篇小说最常见的评价便是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位“小人物”的形象,以及该小说是对俄国专制社会的批判和揭露。长期以来,大家基本都关注的是该小说的内容及思想,很少有人从语言层面分析它。普希金是俄语现代标准语的奠基人,他的语言特色鲜明、简练朴素,是后世写作的典范,因此研究其作品的语言特色十分必要。本文将从词、句的运用和修辞方面来分析短篇小说《驿站长》的语言。
关键词:驿站长;词汇;语言;修辞
作者简介:王梦祎(1994.8-),女,汉族,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2016级俄语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2
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著名诗人及作家,被称为俄国诗歌的太阳,同时也是现代俄语标准语的奠基人。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语言学大师,其作品的语言都值得反复品味和欣赏。
一、《驿站长》整体修辞分析
小说开头的卷首词“十四等的文官,驿站的独裁者”引用了维亚泽姆斯基公爵的诗《驿站》,由这两句诗我们可以看出驿站长可恶且霸道。小说一开头便采用了三个反问排比句来证实人们对驿站长的反感和厌恶。
“有谁不骂驿站长?有谁不跟他们吵架? 有谁在愤怒时不要那本‘功过册,在那上面枉费笔墨控告他们盛气凌人、冥顽不灵和消极怠工呢? 有谁不把他们当成十恶不赦的坏蛋,就像往日包揽讼狱的刀笔吏,又或者,最起码也像极了穆罗姆森林里的土匪?
这一段落看似是批判驿站长,然后话锋一转,又从驿站长的角度来评论:
“十四等文官,真正的受难者,他们只能保护自己不挨打,而且未必长期有效。”
这就产生了强烈的前后对比。这种方式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驿站长平日里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屈辱卑微的社会地位。
“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得到许多有趣且有益的知识。我宁可听他们谈话,也不愿听任何一位因公旅行的六等文官谈话。”
叙述人别尔金的言语特征和主观情态表现得十分明显。叙述人是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旅行家,他对饱受欺凌的驿站长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对其不公平的遭遇给予了无限的哀伤。文中的别尔金是一个文学素养不太高的业余作家,因此,这种简练、朴实的语言自然最符合他的叙述风格。而普希金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从言语等方面讲叙述人的个人特征描绘地极其生动。
众所周知,小说最重要和最首要的任务及目的就是叙事,但短篇小说《驿站长》却十分特别,它以议论开头,三个“有谁没……”“有谁不……”构成了三个典型的修辞性设问。这种设问虽然不需要直接地回答,却能够唤起读者强有力的内心呼应和极强的情感共鸣。同时,普希金也借此来描绘驿站长的艰辛和不易,以及慨叹他们遭受的不公待遇和屈辱的社会地位。
综上,小说第一段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和修辞基调。 情感基调—温情;修辞基调—简练。
二、作品语言特色
(一)运用构词法
普希金作为一代语言大师,其语言功底十分了得。在《驿站长》这篇小说中,他多次运用构词法,试图挖掘语言本自身的心理评价功能。普希金在文中大量运用了表示“足够量”的词缀“на...ся”。例如,驿站长看着女儿杜尼娅时的开心和喜悦:“А я-то,старый дурак,не нагляжусь,бывало,ненарадуюсь”(我这个老傻瓜,对她看不够、爱不够啊……);再比如,作家描写杜尼娅有多漂亮,连信使、邮差都围着她转,不肯离开,作家用表“沉迷”的词缀“за...ся”和表“常常”之义的未完成体动词来表达其对杜尼娅的喜爱:”……курьеры, фельдъегеря с нею по получасу заговаривались” 那些信使啦、邮差呀,和她一聊就是半个时辰)。
(二)使用修饰语
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和描写环境,普希金会同时使用语义相近或相反的修饰语,如此一来,语义相近的修饰语渲染气氛,语义相反的修饰语则反衬情景。例如,普希金在描写驿站长维林和女儿生活在一起时的精神状态时,用了“脸色很好,精神矍铄”,说明了驿站长和女儿在一起的幸福和快乐。又如,写驿站居所因杜尼娅的打点“简陋然而整洁”,二者分别强化了生活氛围的和谐与人物精神状态的美好,但同时又分别与生活恶变后物是人非构成鲜明反比:“简陋然而整洁”与“陈旧”“凌乱”,而失去女儿的孤独老人更是与从前是两番模样。
(三)大量使用成语
这篇小说的语言精炼还体现在使用了大量格言和成语,比如“что суждено, тому не миновать” (在劫难逃) “ни жив, ни мертв” (半死不活) “что с возу упало, то пропало” (覆水难收) “что сделано, того не воротишь”(生米煮成熟饭) “ни слуху, ни духу”(杳无音讯)等,格言和成语的运用将普希金的语言功底表现得淋漓尽致。运用这些格言和成语,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最丰富的意思。
三、人物语言分析
(一)叙述人的语言
这部作品采用的是局内叙述人的方式。叙述人是小说中的人物,也就是别尔金。别尔金讲述的是他旅途中认识的一位驿站长的故事。局内叙述人既是叙述人又是小说中具体的人物。
我是个年轻人,脾气大,一看到驿站长把为我准备的三匹马套到某个官员的四轮马车上,我就憎恨驿站长卑鄙无耻,辱骂他是个贱骨头。同样,在省长的宴会上,精明势利的仆人按官阶上菜,走到我跟前竟然不理我,这种事令我一直耿耿于怀。这两件事,现在想来倒觉得天经地义了。倘若废弃“小官敬畏大官”的惯例,而改换另一个规矩,例如:“聪明尊敬聪明”,那么,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会发生怎样的争执呢?仆人上菜会从哪个人开始呢?
年轻时的叙述人别尔金愤恨社会不公,言辞激烈,看事情片面化。别尔金年轻时毫不同情社会底层人民,甚至有些鄙夷。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别尔金的棱角慢慢被岁月磨平,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这反映出别尔金是目光短浅,安于现状。这就在读者心目中形成了叙述人的具体形象。
(二)主人公的语言
人物语言指的是用直接引语引用的人物所说的原话。首先,它體现着口头言语的特征;其次,它作为表达作品思想以及美学内容的重要手段,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并且反映出说话人的形象。例如: 杜尼娅被明斯基带走后,驿站长维林去彼得堡找女儿。见到明斯基就对他说:
“老爷,覆水难收。不过,至少您也得把可怜的杜尼亚还给我。您一定拿她开心够了,不要白白毁了她。”
这段话反映了驿站长维林对明斯基的畏惧,对女儿杜尼亚的深沉的爱和怜悯,以及对上层阶级的不信任。驿站长一直认为明斯基是一个花花公子,不会真正爱上杜尼亚,不会真正好好对待杜尼娅。因此,他请求明斯基把女儿还给他。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驿站长温顺、逆来顺受的小人物形象。
结语:
文学语体中,不同的语言手段都各有特点,它们在物质形式、语义、形象性、感情表现力、规范程度等方面都不同。
由此可见,《驿站长》的魅力不仅在于对“小人物”悲惨命运的描写和对人性的揭示,而且在于它简洁朴素且流畅的语言。《驿站长》为俄罗斯小说树立了优秀的范本。生动的人物形象,精炼的语言表达,恰当的修辞手法,这一切都是后世俄罗斯作家学习和汲取文学力量的源泉。普希金诗歌及小说的魅力无穷,值得我们每个人欣赏和品鉴。
参考文献:
[1]李枫. 《驿站长》的语言[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63(1).
[2]余芳. 析普希金小说《驿站长》的修辞特色[J]. 语文学刊. 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