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晓兰
摘 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进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学校教育对体育教育所提出的更高要求。现代体育教学是向着多元化的趋势方向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特别是把教学的主体转向学生,有助于不断提高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能力的体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管理建议
一、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说起学校体育教学,可真是“火车进站,吼得凶走得慢”!可以说这多少年来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依然陷入僵局,不是“一个哨子两个球”就是“一张嘴两条腿”的教学模式。这种“慵、懒、散、简、乱、差”的教学模式,造就了一部分慵、懒、散、简、乱、差的学生,更庇护了一部分简、乱、差、慵、懒、散的老师。这部分充满极其负能量的教学参与者,严重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进步。
从进入学校念书到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来,尽管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提出这样那样的严格要求,要抓好体育课的教学和管理,然而,极大多数体育教师除了传统的教学课堂外,还是陈旧的管理方式,要么“放羊式”课堂,要么“笼统式”教学。因此,本来富有健康性、娱乐性和有趣性的体育课变得乏味、空虚和无聊。由于体育教师的不思进取,导致学校领导天天为体育课堂教学和管理懊恼,甚至情绪化。久而久之,领导对体育教师产生偏激的看法,逐渐由公事矛盾过渡为个人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领导与下属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对工作的开展呈恶性循环趋势。
二、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和管理的方法
面对这“机构健全,发展断线”的僵局,我是否可以试着提出个人的建议,和同仁志士们一起共勉呢?同课异构,“同课”即同一堂课、同一堂课的教师、同一堂课的学生;“异构”即教学主体不同、开展项目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教学思路不同。具体操作:同一堂有课的几位教师,每人负责一项,各班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选择对应的项目,也就选择了本堂课的老师。例如:本节有课的有“李学、王德、刘研、张才、王艺”五位教师。
李学擅长篮球,负责本节课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篮球爱好者的教学和管理;王德擅长足球,负责本节课不同班级不同年级足球爱好者的教学和管理;刘研擅长武术,负责本节课不同班级不同年级武术爱好者的教学和管理;张才擅长健美操,负责本节课不同班级不同年級健美操爱好者的教学和管理;王艺擅长田径,负责本节课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田径爱好者的教学和管理。
比较全面的同学,可以这样安排:假设第一阶段的每堂课参加篮球教学活动,那么第二阶段的每堂课就可以选择足球教学活动;假设第二阶段的每堂课参加武术教学活动,那么第三阶段的每堂课参加健美操教学活动……按实际学情照行类推。
你可能会问,那么每班肯定有一少部分的同学协调性差、体质比较弱、体重比较大、比较慵懒,这部分同学该参加哪个项目呢?我建议,最初强迫他们选择田径队,强迫他们参加适量慢跑活动,逐渐建立这部分同学的体育自信。当他们的体育自信被唤醒后,方可同上安排。教师负责辅导项目可分阶段轮换,也可持续发展。即:换学生不换老师,换老师不换学生,换学生也换老师。
以我之浅识,本款“同课异构”的试设。
(一)缓解三大矛盾,推动和谐发展。一是领导和体育教师之间的矛盾(领导天天逼管,教师次次不管);二是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这部分同学喜欢篮球,老师偏偏上足球。那部分同学爱足球,老师偏偏上武术……);三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由于一节体育课的占篮或占场地发生矛盾而引起打群架校园事件)
(二)改观闲散课堂,消除恐惧心理。一是每堂课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有参与的项目,每个项目有人参与;二是消除老师和学生的恐惧感。(学生有惧怕某一运动项目的心理,其实老师同样也有)。
(三)改良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促使每位教师都有上进心,你追我赶,相互配合,互相学习,齐抓共管,同心协力。
(四)达到六项具体目标。一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发掘学生的体育潜能,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二是为选拔优秀体育人才提供条件。三是改良体育教师的教学习惯,改善学生的体育学习观念。四是实现课程功能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五是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六是消除体育课堂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体育课教学和管理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当然,每一波或大或小改革的初级阶段都意味着有一波人需要默默付出,需要用心经营新的课堂。
三、改革体育课堂需下的功夫
要使体育课堂改革成功,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希望涉及到的任何一位领导、教师和学生都能够顶住压力、保持定力、清除阻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冲向改革的第一线。第二、稳思想、抓课堂、扩项目、促改革、保健康、维安宁。第三、每堂课“低起点设计,高标准实施;梯坡度教学,高效率管理;高密度练习,低步履改进”。第四,业务建设中主抓“精心选准课题、深入备课论证、扎实开展课堂教学、广泛征集学生意见、理性听取师生意见及建议、虚心积极改进和发展”。据力课堂教学不懈怠、创新发展不动摇、应对挑战不退缩、狠抓落实不松手,使学校体育发展既有量的扩充,又有质的提升。争取做到学校工作推进到哪里,体育教学工作跟进到那里,体育力量汇聚到那里。确保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步调上同频、业务上同进、改革上同步。“走特色发展之路”笃定初心,“争创陇上名校”坚定不移。传播体育声音、讲述体育故事、扩展体育改革、加大体育影响,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健康发展,为健康美丽新中国奉献微薄之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渭源县第三高级中学,甘肃 定西 74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