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杰
摘 要:本文运用差异施导手段提高学生耐力素质,更好地诠释了“快乐奔跑”的理念,即通过终点评价跑、环道“卫星跑”、变频轨道跑、团队协作跑等多种处方手段,因人而异地开展分层次教学和分能力教学,让学生信心十足地加入到“快乐奔跑”的队伍中,使奔跑更快乐、更自信、更健康。在差异施导中,学生的耐久跑能力得到不断改善;在个性施导中,学生的耐力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终点评价跑;环道“卫星跑”;变频轨道跑;团队协作跑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4-0066-02
运用差异施导提高学生耐力素质,就是正视学生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人,秉持“处方”理念,采用个性化的施导手段,挖掘潜能、开发优势,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吃得消”“吃得饱”“吃得好”,体现因人而异的分层次教学和分能力教学。
一、终点评价跑
传统的终点评价跑,都是以比用时、比名次、比跑距的方式,多以竞技色彩为主。现行的终点评价跑,它重视学生差异,主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努力而言,只强调跟自己的过去比、跟同伴比、跟获得的等级区比,属于对个体努力行为的一种评价。
跟自己的过去比。小组成员不分程度好坏,同等同位置起跑,定距跑(如400米)结束后,教师宣告并记录每个人所耗用的时间,在下一次的定距重复跑中,通过所用时间的对比,即可直观体现学生进步幅度的大小、成绩的稳定程度如何。这种进步和突破,不管大与小、多与少,都应得到师生的肯定和认可,以此激励不同的学生追求进步,超越自我。
跟同伴比。在定时跑或定距跑中,同种能力的几个学生自发组成一个小范围竞速群体,或让每个学生提前锁定一两个赶超目标(设定竞争对手,可以是同等水平的,也可以是比自己略微高一点的),在双方或几方都知情的前提下开展同伴之间的竞逐,以通过结束位置的排位(排名)来判别“赛跑”的结果。由于成员间差异微小,所以谁跑过谁都存有可能,整条跑道上,犹如一条庞大的追逐链条,我有可能成为你的超越目标,你有可能成为他的超越目标,在个体的过程努力下、对手的竞逐下、目标的激励下、任务的驱使和带动下,每人都有动力方向,每人都极易获得成功。
跟获得的等级区比。如定时3分钟跑,根据学生1000米跑的成绩,设置若干个区域,终点在980~1050米之间的区域插红旗,视为优秀等级区;940~980米之间的区域插黄旗,视为良好等级区;940~900米之間的区域插蓝旗,视为及格等级区。凡在规定时间跑进某个区域,则视为该等级。如此,让学生反复跑、反复评价,每次跑、每次都有评价,这种“跑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能不断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断进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耐力素质和拼搏精神。学生进步的同时,所设置的条件也应当有所调整,以满足和适应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可以在优秀、良好、及格的上限线和下限线上面做文章,或上限不变调下限、下限不变调上限、上下限共同调适等,如把良好区域改为950~980米,把及格区域改为910~940米等,或整体调适,如优秀990~1100米、良好960~990米、及格920~960米,920米以下为不及格等级,如此递进练习,逐步让学生从差异较大向差异较小转化,为高层次目标铺路,最终达到无差异化的理想境界。
二、环道“卫星跑”
如果对所有的学生施加同样的练习,或要求达到同样的水平,这会使得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消”,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不同水平,各层设立相应的目标,在具体的练习上体现差异,以消减学生不良情绪。如在环行跑道内(以6个道次为例),把练习小组优化整合成好、中、差三个小队,分别安排在5道、3道、1道内,形成能力强的小队在外道,跑得偏多些;中等能力的小队在中间道次,跑得适中些;能力差的小队在内道,跑得偏少些,三个小队在各自的轨道内进行分道(轨)跑、环道“卫星跑”,就好似卫星绕着行星转一样,有各自的环绕轨道。当然这种环道“卫星跑”,也可继续在每个小队内细化细分,繁衍出两个相对强弱的群体,稍强些的群体占据外侧道(如6道、4道或2道),稍弱些的群体则继续留守原轨道,这样一来,6个道次、6个档次体现的是6种差异,这6类群体交织在一起,犹如6颗卫星在不同的轨道运转煞是好看,体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学,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吃得消、吃得好、吃得饱,做到了量身打造、量力而行。
三、变频轨道跑
变频轨道跑中,由于不同的轨道代表着不同的能力,体现着不同的速度和跑距,所以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身的实力,通过轨道变更来展现自我能力。通常做法是练习小组成四路纵队,在规定的道次内、区域内集体跑进(如沿着3、4道),完成一个定距跑或定时跑后,再根据要求完成下一个定距或定时的分轨道提速跑,最后再完成一个定距或定时的分轨道冲刺跑。这种方法,初始阶段是一个规定动作,属于集体练习;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则是自选动作,属于选择练习,此时教师要引入竞争机制,使低层次学生产生一种向上的动力,同时,也给中层次的学生产生无形压力,起到竞争作用。在最低轨道(内侧道)跑进的学生,如果还有能力,则可以变轨到中间轨道,跟随中层次的学生一起跑进,中层次的学生也可以变更至外侧道与高层次的学生一起跑进,当然,高一层次的学生如感不适,也可下调至低一级的轨道内参与练习,小组成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真正体现了变频轨道跑的作用和意义。如把全班男生组成一个练习小组,按照四路纵队匀速跑500米或5分钟后,在下一个300米或3分钟的加速跑过程中,耐力好的学生沿外侧的5道和6道跑进,耐力一般的学生继续留在3道和4道内跑进,耐力差的学生则暂时下调到1道和2道跑进,在最后1分钟的冲刺跑阶段,每个学生可以根据个体情况,打乱既定轨道,或切换到3道和4道,甚至5道和6道,以满足学生差异化的选择和差异化的发展。
当然这三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可以设定一个目标任务,即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跑距。第一阶段是基础目标,集体完成一个定时定距任务;第二个阶段的分层目标,让学生分层次进入预定轨道,耐力好的学生在外道,中等学生在中间道次,耐力差的学生在内道,分层完成一个定时定圈数,或定时定距离(如红旗位置)任务;第三个阶段的冲刺目标,学生依据个体能力大小,切换到对应的高、中、低轨道,调适中完成一个定时定距的个体冲刺任务。
四、团队协作跑
团队协作跑是在成员对共同目标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个体努力、他人协力、团队助力的方式,发挥集体作用,实现团队目标。如采用7分钟(场地赛)团队竞逐赛,可将学生同质分组红黄蓝三个竞逐团队(每队穿同颜色的训练服,男女学生混编更佳),均匀分布到小环形跑道上,团队之间实力均等、间距相等。教师发令后,各队同时起跑,逆时针竞逐到规定时间,教师鸣哨结束比赛。按照超越一人次记2分,被超越一次扣1分,中途退赛扣10分,全体坚持下来加10分的记分办法,各自计算本队的总得分,最后排出名次。追逐赛中,为了整个团队的目标和利益,不管你这个队是伙伴组团式的(鼓励中前行),是率性而为式的,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坚持到底,耐力稍好的学生为多争分,往往会不惜体力超越对手;中等能力的学生力求自保,或不失时机地选择超越对手,或结伴鼓励前行;而耐力稍差的学生,为防止被对手超越,减少失分或少失分,也会格外卖力。当然,为充分发挥团队带动的功能,还可采取两人或多人牵手跑、结伴跑、抬物跑、集体握竿跑、群龙追尾跑等游戏比赛,引领和带动、影响和感染同伴主动练习,不知不觉中提高耐力素质。
总之,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差异,将学生的差异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运用个性化的施导手段提高每个学生的耐力素质,特别是弱势群体,更要差异对待、区别对待,分层次开展教学,让其感受到教师真切的关怀,使其自信、快乐地奔跑,进而不断改善耐久跑能力,获取耐力素质。
(河南省荥阳市第六小学 4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