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吉皋,岳要娜,刘元梅
沂南县人民医院产科,山东临沂 276300
疤痕子宫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随着临床中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疤痕子宫的发病率也日益上升。疤痕子宫主要是指剖宫产手术或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后的子宫,其对于患者的再次妊娠和分娩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目前,临床中针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存在较大的争议,部分研究学者认为剖宫产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分娩风险,而反对意见则认为剖宫产将会影响产妇产后的身体健康恢复,甚至将为产妇带来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容易对产妇和胎儿带来不利影响,影响分娩结局[2-3]。基于此,该研究为了深入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二次剖宫产的安全性,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随机选取了45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和45例非疤痕子宫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手术的安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期望以此来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现报道如下。
选取了院内收治的45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组,年龄为25~41岁,平均年龄为(29.31±3.48)岁,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为(57.81±10.16)个月,孕周为(38.89±1.03)周。 同期选取 45 例非疤痕子宫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为20~43岁,平均年龄为(28.84±4.07)岁,孕周为(38.82±1.27)周。产妇的排除标准为:①盆腔或腹腔有其他手术史者;②合并其他严重系统疾病者;③伴有其他盆腔或腹腔慢性疾病者;④药物过敏者。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所有产妇均采取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子宫异常发生率和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和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安全性。
对该次研究中的测量和统计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使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的子宫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产妇的子宫异常发生率比较[n(%)]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量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产后出血量(mL)产后恶露持续时间(d)研究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425.18±53.17 235.44±39.06 5.158 0.023 461.37±151.62 339.58±118.64 5.226 0.022 249.61±133.28 168.54±102.93 5.539 0.018 51.79±8.36 33.24±7.31 6.047 0.014
剖宫产作为临床中常见的辅助生产技术,其不仅有效降低了由于难产等因素所导致的产妇和胎儿死亡,同时随着剖宫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的产妇人数也日益上升[4]。临床经验表明,剖宫产虽然可以迅速结束分娩,并减少其他因素对产妇和胎儿产生的影响,但从产妇的长期恢复角度来看,由于剖腹产会导致产妇的盆腔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容易引发黏连,同也会诱发疤痕子宫,使胚胎无法在疤痕处着床,因此只能选择在子宫下部着床,引发产妇出现胎盘前置或胎盘植入等[5]。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作为诱发疤痕子宫的主要原因,受到我国对于剖宫产指征控制不严格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国内的剖宫产率不断上升,最终导致疤痕子宫的发生率也日益增长,为患者的再次妊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6]。
目前,导致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采取二次剖宫产作为分娩方式的因素相对较多,虽然疤痕子宫并非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但大部分产妇为了避免疼痛,均会选择剖宫产作为分娩方式。同时,部分疤痕子宫产妇伴有头盆不对称、胎儿窘迫以及胎位异常等临床症状,因此必须选择剖宫产进行分娩,但对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来说,二次剖宫产将会增加其并发症发生率[7]。除此之外,由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在阴道分娩的过程中,会由于承受的宫腔压力较大,导致疤痕子宫出现破裂,严重威胁到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因此大部分产科医生和产妇均缺少对于阴道分娩的信心,从而导致其选择了二次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
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子宫异常发生率为1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22%(P<0.05),说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存在子宫破裂的风险,这与马爱青等[8]研究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也认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行剖宫产术进行分娩存在较高的风险,应当对非医学指征剖宫产进行严格的控制。桑兆荣[9]为了研究疤痕子宫产妇再次分娩的风险,选取了136例疤痕子宫妊娠分娩产妇和256例非疤痕子宫妊娠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疤痕子宫产妇的分娩方式主要以剖宫产为主,但其子宫破裂率却相对较高,且各项手术指标均显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剖宫产分娩存在较高的风险。Schmitt A等[10-11]也表示,相较于非疤痕子宫产妇,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剖宫产分娩存在较大的风险,且术后产妇的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应当减少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二次剖宫产几率,才能为产妇的快速恢复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两组产妇的相关临床指标来看,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和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分 别 为 (425.18 ±53.17)min、 (461.37 ±151.62)mL、(249.61±133.28)mL 和(51.79±8.36)d,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行剖宫产进行分娩,不仅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同时也将延长产后恶露的持续时间,十分不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恢复,这与张宁等[12-13]研究人员研究结果一致,因为疤痕子宫将会导致子宫受到破坏或功能层变薄,而一旦疤痕处位于子宫的下部,则会导致子宫口的伸缩能力受到影响,出现难产,从而增加了手术时间,并使产妇手术过程中的危险性上升。乌云[14]也表示,相较于非疤痕子宫产妇,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剖宫产风险发生率相对较高,不利于产妇生产后的身体健康恢复。
综上所述,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的分娩风险明显高于非疤痕子宫剖腹产产妇,针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二次分娩,应当于临床中予以高度关注,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确保其拥有剖宫产指征,慎重选择分娩方式,降低产妇的分娩风险,降低临床中的剖宫产率。
[1]李艳莉.对比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安全性[J].中国农村卫生,2015,35(18):71.
[2]贺月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比较[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3):167-168.
[3]邹红梅.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临床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3):475-476.
[4]何丽雅.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119-120.
[5]Ryo E,Sakurai R,Kamata H,et al.Changes in uterine flexion caused by cesarean section:correlation between post-flexion and deficient cesarean section scars.[J].Journal of Medical Ultrasonics,2016,43(2):237-242.
[6]曾笑梅,陈惠华,罗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1):75-77.
[7]关博敬.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对母婴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22(16):118-119.
[8]马爱青,李明江.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风险及再次行剖宫产术的相关指标分析 [J].中国性科学,2016,25(11):112-114.
[9]桑兆荣.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探讨[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19(1):45.
[10]Schmitt A,Crochet P,Agostini A.Robotic-assisted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residual ectopic pregnancy in a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scar:a case report[J].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2016,35(16):532-533.
[11]卢玉婵.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临床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5):2054-2055.
[12]张宁.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者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者手术情况的差异[J].医药,2015,33(12):170.
[13]Piskunova EV.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Office Hysteros copy in Examination Algorithm of Partly Faulty Uterus Scar After Cesarean Section on the Stage of Pregnancy Planning[J].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2015,22(6S):S190.
[14]乌云.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比较[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6):72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