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对虾长得快,关键是蜕壳

2018-06-23 11:20王维厦门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当代水产 2018年6期
关键词:甲壳硬壳蜕壳

■ 王维 (厦门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五月,春夏交际,刚刚经过料峭春寒,气候逐渐温暖适宜,对虾的生长速度会明显的飙升上来。而想要对虾长得快,自然首先得让对虾正常蜕壳硬壳,那么甲壳健康调理就成了这个时期最主要关注的问题。

对虾养殖什么最重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蜕壳过程决定了对虾的生死。

蜕壳时间偏短说明对虾蜕壳非常紧急匆忙,说明缺乏安全、安静蜕壳的区域(一般密度过大所致),不能很好的把褪下来的甲壳充分利用掉(池底能捞出大量较为完整的虾壳);蜕壳时间偏长(蜕壳障碍或蜕壳不遂)对虾体质会大幅下滑,最终诱发纤毛虫、褐斑、肝萎缩以及慢大等问题,严重的还会直接耗尽体能出现偷死;

蜕壳周期偏短对虾会出现软壳、肌肉白浊、抽筋(弯弓);蜕壳周期偏长对虾则会出现老壳、毛壳(纤毛虫)、黄壳、黑壳。

蜕壳后硬壳过快(总硬度偏高、重金属离子偏高),对虾常会出现甲壳偏硬、黑壳、甲壳表面粗糙;蜕壳之后硬壳过慢不仅会引发纤毛虫、褐斑、分节、黄身、红身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有畸形和自残出现。

至于无法硬壳的自然就没有存活的可能了,软壳一久就很容易被其他虾吃掉,关键是这种软壳死亡很难发现,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偷死”,而养虾最终的产量低,这就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这些还仅仅是蜕壳过程常出现的问题,若是环境其他因子还有问题,那出现的甲壳异常就更多了。

多数研究认为对虾一生需要蜕壳40余次。而我们养殖对应的只是对虾生命中间的一个阶段而已,所以不需要那么多次。对虾苗期蜕壳周期较短,相对频繁(短则半天或者1d1次,长则3~4d1次),越到后期蜕壳周期越长(短则1周,长则半个月甚至二十多d),所以满打满算下来,养殖期间对虾大致会蜕壳25~30次左右。

既然对虾养殖期间会蜕壳如此多次,而每一次蜕壳事关对虾生死,那么养殖者就必须详细的了解对虾蜕壳的整个过程以及蜕壳过程中须要掌握的注意事项。为了便于叙述,笔者把整个蜕壳过程分为前、中、后、间4个时期。

1 蜕壳前期

当对虾机体营养积累到一个程度,现有甲壳的大小已经不能满足机体生长需要,这时就会有一部分营养开始逐渐转化为蜕皮激素。而这个积累蜕皮激素的时间里,对虾会在池底到处游窜,以寻找合适的蜕壳场所,所以有经验的养殖者常会通过池水某些区域(一般不是对虾主要的摄食区域)突然的浑浊来判断对虾集中蜕壳的大致日子。

当蜕皮激素积累足够时,甲壳之下的表皮细胞就开始分泌能软化几丁质的组织液,逐渐软化甲壳。这个时候开始,对虾机体变得脆弱,一旦受到攻击,就很容易导致蜕壳出现异常甚至蜕壳失败。所以养殖密度较高时,蜕壳期就难免看到零零星星的被摄食一空的虾壳。而这个时期对虾的胃口还没受太大的影响,反而有时会出现吃得略快的短暂现象,养殖者必须根据水质、底质、甲壳以及对虾活动情况来判断是否是蜕壳前的爆料。所以这个时期并非我们一贯认为的蜕壳要适当减料,而是适当的加半餐(增加1餐,但料量只喂平常的1/3~1/2)。

2 蜕壳中期

当甲壳软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对虾会通过机体调节渗透压,大量吸水(此时出问题就会出现鳃盖水肿),促使机体膨胀变大,以撑破软化甲壳(若是撑不破甲壳就会出现双层壳)。而这个过程中,对虾会配合机体膨胀,身体弯曲到一个平常难以做到的程度(接近180°),从而让背部的甲壳破裂开来,再从背部开始,自中间的腹甲、虾腿到两端的尾扇、头壳,最终整个虾体脱壳而出(若是这个阶段时间过长或环境不佳,就会出现甲壳吊在头上或尾柄上,当然这些虾绝大多数都是已经死亡的了)。

这个过程困难异常,笔者经常跟养殖户说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你在冬季里里外外穿了三四件衣服,而这个时候让你将外套包括内衣一次性的脱下来,估计大多数人会在衣服脱到头上时就气闷得不行了。而对虾这可不是衣服啊,这个可是真正连着皮肉的贴身甲壳啊!它自然也会“气闷”,也就是蜕壳过程中的需氧量是平时的6倍以上。所以此期间若稍有环境不好(底质、水质问题、天气不好、溶氧不足等)或药物刺激就会导致对虾直接死亡,这个时期才真正是生死一线。

而蜕壳中期对虾为了能从甲壳内挣扎出来,会有较剧烈的弹动,这种挣扎自然就会搅动底部,所以有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底部浑浊分层。这个时候切记不能用絮凝净水的药物,否则会造成沉淀耗氧,引发底氧不足,导致蜕壳失败的。由于对虾具有很强的种群内自残习性,所以一般对虾蜕壳区域会选择在平常很少去的偏僻的区域,说白点就是池塘的一些污染盲区。这些区域大多远离饲喂区域,正常对虾基本不去,自然蜕壳会相对安全一些,但由于是污染盲区,环境自然比不上饲喂区域和主要的改底调理区域,所以到了蜕壳之前,我们应该对一些平时用药尤其是改底的盲区,适当多用些药物,确保这些对虾蜕壳的主要区域卫生安全。

既然对虾在蜕壳中期需要大量的溶氧和能量,那么在蜕壳期间,我们可以连续几天晚上适当的撒点粒粒氧、粗盐(增加溶氧吸收率)、提供能量活力的产品(如多维、虾青素、多糖等)。

另外,一进入蜕壳中期,直到蜕壳后期结束这期间对虾都是不会摄食的,所以经常会有突然慢料甚至不吃料的情况出现,养殖者不用太过大惊小怪,直接每餐减些料量即可,当然也要注意不能完全减餐。

发黑老壳

褐斑

褐斑-壳下溃烂

皮下褐斑

硬壳障碍导致的畸形

3 蜕壳后期

对虾脱壳而出之后,身体表皮细胞就会大量分泌几丁质,和水中的矿物质结合很快的就能结合形成新的甲壳,这个过程就是蜕壳后期。

这个阶段对水质底质的要求相对较高,毕竟此时硬壳所需营养大多数来自水体环境。若环境里有机污染偏高,甲壳就会颜色异常,常会出现黄壳、黑壳、分节;若藻毒素偏高,甲壳就会发蓝、发绿、发黑;若溶解有机物偏高,就会直接影响矿物质吸收,导致甲壳偏软,甚至出现畸形;若环境里致病菌较多,就会出现皮下溃烂,若环境里有病毒(如白斑、红体、IHHNV等),对虾就会感染病毒,甲壳上就会慢慢形成白斑或斑块。所以蜕壳后期关系着对虾蜕壳之后是否能健康的生长,不仅需要大量补矿补维生素从促进营养吸收硬壳速度,还得在蜕壳之前就要提前处理好水质底质,尽量把致病微生物控制在较低的一个水平。

这个阶段水体中的矿物质越丰富越均衡对虾硬壳就越快越安全。所以这时就是补矿的最佳最频繁的时期。而且越是到了养殖后期越不要吝啬每次蜕壳集中期的水体补矿,宁愿补多浪费也不能因为不足而出现甲壳病变。正常的补矿用法是白天水体补矿(石粉类配合EM菌或芽孢菌或乳酸菌);晚上机体补矿(多矿产品配多维、虾青素等)。注意,对虾蜕壳大多数在半夜(23时~次日2时)进行,所以机体补矿一般在夜晚,这也就是很多养殖者一直很疑惑,明明白天没见别人用什么药,为何别人养的虾就不缺钙呢。实际上是很多养虾的常用药物都是得在晚上使用的,尤其是一些营养类的。

4 蜕壳间期

对虾想要蜕壳就必须两次蜕壳期间积累足够多的营养,而营养的积累并非那么简单的,并非给它就一定能吃得到的。所以对虾其实终其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在不停的摄食,什么都吃,因此常会因摄食过多过杂消化负荷过大而出现肠胃问题或中毒情况。这里我们单说对虾蜕壳所需的营养,也就是这几年常说的多矿多维。

对虾所需的大多数矿物质元素都能够从水体中直接摄取,这样就要求养殖水体要有充足的矿物质元素,这就是这几年很多专家质疑的,明明饲料里已经添加了足够的矿物质,为什么养殖者还在不断地往水里扔补矿产品。其实这不仅仅是土壤里缺矿、水源里缺矿,还涉及到专家们经常提出的“连作障碍”,对虾这种动物对环境中的矿物质的消耗非常大,以前认为新塘能旺三年,但对虾养殖最多也就只能旺两年,前提还是养殖密度不能太大。另外还有一点是这几年才慢慢现出端倪的。就是农、林、工业带来的水质土质隐性污染会令一些地区水源的总碱度严重超标(如苏北区域的总碱度,连续3年逐年飙升,2017年普遍达到800g/m2以上),会严重的影响矿物质吸收。

综上所述,水体补矿就成了养殖对虾一个最基本的操作,这不仅需要清塘消毒时大剂量使用含钙药物(如生石灰、漂白粉等),而且必须要平时也经常补充。不仅需要在蜕壳集中期大剂量补充水体矿物质以确保蜕壳硬壳正常,而且还得在平时的养殖管理中也不时的追加水体矿物质。

研究表明,即使是在能够补充矿物质的池塘养殖水体中,饲料中若没有添加矿物质也会不利于对虾的生长。也就是说对虾饲料中多矿的添加非常重要。

市面上几大一线主流对虾饲料厂在营养补充添加、促进消化吸收方面都做得很到位了。所以一般养殖者完全不用额外去拌喂内服补矿产品。尤其是单纯补钙的产品。因为现在饲料缺钙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饲料中钙添加量在2%左右就能满足虾类的生长需求,而钙的添加量高于2%时反而会出现抑制磷等其他矿物质吸收利用效率。

所以随着饲料中钙的增加,对虾对磷的需求也会相应的增加,而笔者基本没见过几个养殖者在拌喂磷元素的。所以大剂量拌喂补钙产品反而会导致对虾甲壳异常发育。至于微量元素的添加对于对虾甲壳健康也很重要。但国内的对虾养殖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所以很难有理论数据支持具体的添加量,现在市面上的一些公司大都是按鱼类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在设计产品,虽然有点粗糙,但也勉强能维持对虾的健康养殖了。

多维的添加,这一块在对虾养殖中看常用,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多维都不能很好吸收,因为对虾的消化系统可以说是非常低级的,不能很好的吸收脂溶性维生素,而对于能促进矿物质吸收的维D族却基本都是脂溶性的,所以也就导致很多时候我们补钙很多,对虾却还是依然出现缺钙症状。这就是矿物质吸收功能方面出现的障碍。所以养殖者在购买多维时一定要细问厂家是否真的是水溶性多维(维D)。

对虾从蜕壳到最后硬壳完毕,所需时间一般为0.5~4h。水体机体营养越缺乏,时间越长;水体环境越差,蜕壳硬壳时间越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缩短这个硬壳的时间,尽量让对虾正常的蜕壳硬壳。只有很好的硬壳完毕,对虾才会慢慢恢复活力,开始摄食。所以若是蜕壳之后发现料量怎么都吃不起来的话,就说明上一次蜕壳时的工作没做好,总是缺了一些环节,那么就得赶紧调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猜你喜欢
甲壳硬壳蜕壳
克氏原螯虾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蜕壳的歌唱家
蜕壳的歌唱家
螃蟹
“美丽”的壳
低估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车辆荷载下生石灰改良过湿土硬壳层作用效应研究
小乌龟的理想
甲壳素系列产品:修复细胞 提高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