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丽
(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0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给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改革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重要途径。教育者们认识到原本相互割裂的体育课堂教学和运动的组建及课外活动的开展是互相联系,息息相关的。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真正实现体育教学改革。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也是实现三者有机结合的最有效模式。本文主要结合了笔者的教学经验和对部分高校教学改革的了解,从理论上构建了“体育课堂+运动队+体育社团”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了该模式的运行机制,并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可以选择的考核方式,以期为体育课程的改革和高校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
随着我国体育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也由传统体育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向“体育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新的《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内容纳入到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一体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体育课程与课外体育相脱节,基于改变学生“喜欢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而设计出来的。其真正内涵是在大体育观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体育课堂模式,将体育课程与课外活动有机融合,使课外活动作为体育课程的补充,同时体育课程也得到了延伸。
目前,改革后体育教学的目标不再仅仅是掌握一项技能,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和形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而仅仅依靠每星期一节体育课是实现不了的,需要融入课外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形式的体育锻炼形式,部分能力强的同学甚至能够进入到普通运动队,通过日常的训练施展自己的能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出现将高校体育教育的课内与课外贯通,打通横亘在两者间的障碍,使得学校体育教育效果与课外大学生体育活动实现完美对接,有利于大学生体育参与、运动习惯养成,着力为其终身体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课内外一体化”就是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相互配合,把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看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课堂教学向课外有效延伸,课堂体育教学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知识和技能准备,通过课外体育检验课堂体育学习的效果 。“课内外一体化”的基本特点就是把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有机结合,把课外体育纳入体育课程体系,“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主要由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队训练3个方面内容组成 。
体育课堂、运动队、体育社团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课堂指每天一次的体育课,是一个比较正规的教学过程,由教师指导,有专门的场地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教师处主导地位,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一些年龄大的老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三基教学模式上,课堂以教师主讲+示范为主要形式,一味地教授技能技巧,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实践性,这也是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的重要原因之一;运动队主要指校高水平运动队和普通学生运动队。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运动队与体育课程是两个单独的系统,直到部分专家提出“体教结合”的概念后,体育教育才与运动队的建设有了交集点;而体育社团是高校中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同而聚集在一起组织活动的群众性组织,是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是高校大多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平台。三者的结合是共赢的,运动队和体育社团是体育课程的重要补充和外延。而体育课程和体育社团是运动队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图1 “体育课堂+运动队+体育社团”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框架
图2 “体育课堂+运动队+体育社团”课内外一体化运行机制图
3.2.1 课程框架 整个课程框架如图1所示,包括了课内和课外两个时空。课内主要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体育专项课和选修课,专项课主要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是每个学生必须修的课程,每学期一个学分;选修课主要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他们已经结束了2年的必修课。课外形式比较丰富,包含了校内和校外;校内主要指除了体育课堂以外的一切体育活动,如体育社团、体育赛事、运动队等等;校外主要企业、社区和兄弟院校等等,这些都是体育课程的延伸。
3.2.2 运行机制 “体育课堂+运动队+体育社团”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以单个体育社团为载体建设单个项目俱乐部,俱乐部模式有机融合了体育课、体育社团活动和运动队建设,其运行模式如图2所示。整个三角形表示俱乐部课程,分别由3个小三角形相互结合,3个小三角形分别表示体育课、体育社团和运动队。整个课程分为由下至上分为3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基础课程、提高课程、高级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体育必修课程和体育社团的基本活动,对象主要面向全校全体学生,包括体育社团的会员,出参加基本的课程外,还可以参加学校的一些群体性活动,如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及社团的招新等。再上一级是俱乐部的提高课程,对象是俱乐部的核心成员,这些成员都是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选拔上来的,或者有一定基础且有兴趣的学生。其主要形式是选修课程和专项训练,这些核心成员的训练更加专业一些,是校级运动队的储备人员,如校级啦啦操、健美操队等,有比赛任务时都是可以从这些人当中进行选拔组队。整个课程的最顶端就是少数人的课程,主要对象是高水平运动员,代表学校参加大型高规格的比赛。
管理上实施内外两个层次的管理,内部管理即3个系统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单独运作,保持其完整性。建立单项体育俱乐部综合领导班子,由社团干部、教师和教练员组成。设立专( 兼) 职教务员,统一处理学分管理、纵向或横向之间流动等具体教务事宜。外部管理上由体育教研室直接管理,同时受教务处、团委和高水平运动委员会的指导 。整个俱乐部课程的内部管理是至上而下的,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管理形式。即整个俱乐部的管理有指导老师统筹管理,高级课程由专业教师担任,包括训练计划、训练过程的监督等。对于提高课程主要由高水平运动队中的部分成员担任,由指导教师指导,运动员实施、监督和考核,而对于基础课程主要由专项课的任课教师和社团骨干进行管理。
3.2.3 评价形式 评价形式是体育社团与体育课程相互融合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到底是把体育社团课程化,使学生活动学分,还是保持体育社团的独立性,对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活动表现作为体育课程评价的一部分,这个是值得深思的。
“学分制”的实施意味着体育社团等其他课外活动课程化,若如果将体育社团活动课程化首先要改变的是社团活动的属性。由于学校体育课程具有约束性和规范性,而体育社团自由行、娱乐性更强,两者文化具有差异性,使要使两者相互融合,必须将体育社团活动进行改革,使社团活动具有体育课程文化的功能。所谓体育课程文化主要分为3点:课程制度文化、课程物质文化和课程精神文化。所谓制度文化就是行政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政策法规及课程实施所要遵循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规范;物质文化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软硬件设施,如教室、教材、教学设备等;而精神文化主要指教学主体(如教师、学生、领导)等思想、理念、素质等。若实行“学分制”对课内外一体化进行评价,势必要对体育社团活动进行改造,使它符合课程的特点。同时,由于学校学分认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教务部门和体育部门的相互协调。
另一种评价形式是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等作为课程评价中的一部分。如在体育必修课的评价体系中包含了平时成绩这一块,在期末成绩的评定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有些学校占10%,有些学校占有30%,这个平时成绩的评价内容一方面是每堂课的考勤、表现,也包括了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各项必修课的学生可以选择对应项目的俱乐部进行活动,俱乐部指导教师可以安排会员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考勤,如进行打卡或盖章,然后拿着这个证明到体育必修课的老师那边进行登记给分。对那些能够参加比赛获奖的学生给与加分,甚至获得必修课替代考核。这样也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甚至是校内外的一些赛事和表演。
“体育课堂+运动队+体育社团”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顺利实施需要学校各部门领导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大体育观”的教育思想,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及相关的奖惩办法,在评价形式的选择上应充分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根据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发展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全国普通高等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 号,2002.
[2] 李小莉 . 河南省普通高校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研究 [J].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9,23(2):105-10.
[3] 仲云才,王国永,宋海云 . 苏州大学体育课程“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审视与思考 [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研究生论文专刊),2010-(23):70-72.
[4] 李欣悦 .我国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102-104.
[5] 赵文杰、姚武、王文胜,等 .大学生体育社团课程化管理的实践与研究—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专项体育俱乐部课程模式设计[J].体育科研,204,25(6).
[6] 张勤 . 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试探 [J].体育文化导刊,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