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说“改写”的意义

2018-06-22 09:28苏芳泽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改写汪曾祺

苏芳泽

摘 要:汪曾祺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饱含对祖国的深沉挚爱,强调文化本源、现实主义、虔诚的美德,而且惯用“改写”手法。基于此,本文以汪曾祺小说“改写”的特点作为切入点,简述“小改大动”、“更新变化”两重特色,再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汪曾祺小说“改写”的意义,以期通过分析进一步深化对汪曾祺小说的理解,为后续当代文学的研究工作提供助力。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改写;文化重构;文化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1

前言: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分析汪曾祺的作品,离不开汪曾祺的小说,与大部分作家不同,同处文学变革的前夜,大部分作家追求标新立异,而汪曾祺则着力于对小说的改写,这些有意为之的改写是文学史的创举之一,分析其具体意义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汪曾祺小说“改写”的特点

对汪曾祺的几部代表作品《受戒》、《大淖记事》、《瑞云》以及《聊斋新义》其他篇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些作品中的改写成分均具有类似特征,即“小改大动”和必要的“更新变化”。

(一)“小改大动”

“小改大动”是指汪曾祺在进行作品改写时,会尊重原有情节和基本结构,但在表达思想、精神延伸的部分,会进行一些加工,这使作品的基本面貌得到保持,但思想境界出现了明显变化。在《瑞云》原著中,蒲松龄重视展现“志异”精神,以嬉笑怒骂为能事,作品中的异闻以讽刺为核心思想。经过汪曾祺的改写后,虽然结构和情节没有大的变化,但更突出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强调,作品的思想层次上升了,如瑞云容颜突然丧失后对自我完全否定,连睡觉时也要吹灭灯烛;而在容颜恢复后则反复揽镜自赏,睡觉时都要高烧银烛。对女性心理以及人性的刻画十分成功。

(二)“更新变化”

汪曾祺作品中的改寫,并非单纯的文字变化,也不是一味强调表达自身思想感情,在汪曾祺改写作品中,更多体现了“更新”的特色,这种更新包括基本的语言更新,也包括更深层次的思想更新。从汪曾祺对“茶馆”、“酒馆”意象的改写上,就可以发现他的文化价值取向和艺术精神。酒馆、茶馆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是颇富典型意义的意象,在多数作家笔下,都被书写为担负着巨大社会性主

题意义的公共领域。汪曾祺则强调现实主义精神,将“茶馆”、“酒馆”在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加以突出,实现了形式到内涵的“更新变化”。

二、汪曾祺小说“改写”的意义

汪曾祺小说“改写”的意义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引领文学变革、重构小说文化、沉淀思想精神,这三个方面对我国文学发展、丰富文学构成意义重大。

(一)引领文学变革

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发展则不断推动文学的进步,不同时代背景也对文学提出了不同要求。汪曾祺对小说的改写,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作者本人对文学的理解,但却在实际上推动了文学的发展。比如《聊斋新义》,原著采用的是文言文,虽然故事通俗易懂,但对读者的文化程度有一定要求,汪曾祺的《聊斋新义》则全部使用白话文,赢得了广泛的受众,在不改变故事情节的情况下增加了可读性。与此同时,时代的发展使得“精怪志异”失去了产生的土壤,对人文精神的强调也在字里行间充分表达出来,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化变革得到了引领,可以看作是汪曾祺小说“改写”的主要意义之一[1]。

(二)重构小说文化

文学作品本身是一种精神文化,文化代表着社会发展、现实生活、精神追求等等一系列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物质、精神活动,小说则能够以丰满的情节、完整的结构较为真实的重现相关事物。我国小说带有一定的模式化特征,如强调正义战胜邪恶、毁灭与讽刺等等,但在汪曾祺的小说中,更重视反映事物本身以及虔诚的道德观念,通过改写重构了小说文化,极大地丰富了读者乃至作家的视野,这是汪曾祺小说“改写”的另一个主要意义。比如《异秉》,原著的单一人物、单线剧情在改写后变得丰富起来,核心思想没有偏离,但剧情的丰富性则使作品本身带有了更高的现实意义。

(三)沉淀思想精神

思想精神的沉淀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的体现,通过文学加以传达,使酝酿文学的土壤以及文学作品的拥趸实现自然的和谐共融,将精神生活推向更高的层次[2]。汪曾祺曾改写过《求雨》,原著(赵树理著)中,民众的“求雨”以失败告终,共产党员领导的“开渠”则获得了成功;而在汪曾祺的作品中,儿童们的“求雨”获得了成功,赵树理挖掘其“丑”,汪曾祺欣赏其“美”;赵树理从意识形态价值的角度探讨其政治意义,汪曾祺则从民间生存的角度发掘其审美价值。这种改写使意识形态以及政治背景对文学的不利影响被降低,文学对受众心灵深度的启发则能够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

总结:

通过分析汪曾祺小说“改写”的意义,了解了相关理论内容。汪曾祺小说中的“改写”痕迹十分多见,带有“小改大动”、“更新变化”两重特色,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种改写意义非常,引领了文学变革,重构了小说文化也沉淀了思想精神,对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了解上述理论内容也有助于进一步解读文学的变革和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杨早.吾乡固多才俊之士,而声名不出于里巷——从《徙》等小说看汪曾祺笔下的高邮文人[J].文艺争鸣,2017(12):45-52.

[2]黄悠纯.浸润民族特色的语言美——汪曾祺小说语言的民族风格[J].湘南学院学报,2017,38(06):49-52.

猜你喜欢
改写汪曾祺
看汪曾祺写绝句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咸菜慈姑汤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从相同情节的改写看李氏形象的嬗变
《馨香与金箔》中的另类“蝴蝶”
创译的本质与创译在霍姆斯、图里翻译结构图中的定位
《聊斋志异》在日本的流变史
基于兴趣培养的续写和改写方法探研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