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楠,黄钢钢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深圳 518107)
在生猪屠宰检疫中,检疫此病更依赖于宰后同步检疫,宰前临床检查往往被生猪的移动、身上的被毛等因素所干扰,难以清晰观察猪丹毒的特征临床症状(如“打火印”)。据笔者通过对某屠宰场近5年检出的132例猪丹毒统计,宰前与宰后检出猪丹毒比例相差较大(见图1)。
图1 宰前与宰后检出猪丹毒数量统计对比(单位:头)
宰后的皮肤检疫是以肉眼观察为主,对于明显严重期的疹块型丹毒容易看准检出,但对于初发期、恢复未痊愈期的丹毒则较难以鉴别,往往容易忽检或误检。完整的视诊方法应该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背部到腹部来回巡视1~2遍,发现可疑症状时还可从左右侧面斜视及用手触摸,必要要时用检疫刀剖检予以鉴别。从事现场临床检疫者应注意从以下四方面鉴别[1]。(1)宰后皮肤表面偶见弥漫性方块形伤痕,从形态、颜色都极似初发疹块丹毒。对此,肉眼难以判定时可用检疫刀剖切,初发丹毒的真皮层有血液浆液性浸润,而一般伤痕未见真皮层病变,以示区别[1]。(2)内源性皮疹是由于吃入某些食物后肠道中吸收的刺激物质所引起,皮下脂肪表面见弥漫性微凸灰白色小疹块呈小圆形,不规则形,分布密集,界限明显。初发白色小型疹块丹毒则凸出表皮,皮下脂肪呈方形、菱形且界限明显,触之硬感。局部脂肪增生多见于肥猪,表皮呈半球形肉瘤状隆起,触之无硬感[2]。(3)未痊愈丹毒与创伤结痂的区别在于,疹块的形状多为四角、方形、菱形,边缘呈锯齿状,痂皮大于丹毒病灶范围。由于炎症从表皮深入,真皮与皮下脂肪界限明显,病变轻时皮下脂肪稍有痕迹;而创伤结痂的痂皮可见有不同程度的深入,组织损毁,呈现不规则形,皮下脂肪有明显不规则出血性浸润伤痕[3]。(4)烂丹毒与脓疮溃疡的区别,前者存在于表皮细胞层中间,因呈现浆液浸润而表皮松驰,结果脱落形成烂斑即烂丹毒,有明显的丹毒疹块特征性病变。而脓疮溃烂系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溃烂,用检疫刀剖检时有脓液流出并有刺鼻恶臭味产生[3]。
从多年的实践及试验结果来看,疹块型猪丹毒是皮肤的一种局部感染。皮肤区域内血管扩张,皮下结缔组织中度水肿浸润杂有小出血点,但由于细菌毒素的作用,在淋巴结与一部分脏器表现出特殊病变;淋巴结轻度充血,水肿多汁,肾、脾轻度肿胀柔软,十二指肠、空肠段、胃底腺区粘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故在实际检验工作过程中,在观察皮肤病变的同时也应重视剖检各法定淋巴结及脏器病变,以做到正确判断[3]。
2017年度该屠宰场共检出病例70例,呈现急剧上升态势(见图2)。全部病例已做无害化处理,全部样品均送监管部门兽医实验室进行检测,并得到最终确认。
图2 某屠宰近5年检出猪丹毒生猪的比例
根据近5年该屠宰场的屠宰检疫数据,发现在屠宰环节该病一般在每年3~4月份流行,其他月份较少;呈现各地散发、某地爆发的特点;往年检出病猪多来自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产地,近期以江西上高和吉安为主;2017年8月份该病检出量大增,仅8月份就检出27例,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8倍,超去年全年总量,流行规律发生了变化,为检疫工作敲响了警钟(见图3)。
图3 某屠宰场近5年检出的猪丹毒生猪流行形势图
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流行趋势异常的原因如下:一是近期产地气候高湿,为该病病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因养殖场未全面开展自免工作,存在漏免、不免现象,导致病猪进入屠宰环节;三是流通环节对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监管愈发严格,一些养殖场因未能找到合适的防治方案导致该病流行。
流水线上检疫员工作量大易发生漏检,且猪丹毒容易和一般皮肤病混淆,需检验员每头触诊判断。动监部门需加派人手把关,避免漏判和误判,防止病猪流向市场威胁市民安全。
加强产销两地的对接,做好源头治理。梳理病猪产地信息,追踪溯源,及时将信息反馈至产地,做好源头治理工作。
做好从业人员自身防护,防止传染给人。加强屠宰人员和检疫人员等高危人群的自身防护工作,对环境、刀具等进行消毒,防止该病传染给高危人群。
猪丹毒是急性、热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常用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治疗,治愈率极高。屠宰检疫环节检出的均为个例,同群生猪如无明显病症,仅依靠临床观察,难以判定是未感染还是已治愈。若为已治愈生猪,未过休药期进入流通环节,药残风险极大,将影响食品安全。因此,动监部门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生猪药残采样比例,加强风险管控,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1] 冯泰巍.生猪屠宰检疫中对猪丹毒的检验检疫与处理[J].草业与畜牧,2011(5):49-51.
[2] 毛天骄,张静,何赞赞,等.猪丹毒的流行、危害与防控[J].猪业科学,2017,34(11):109-111.
[3] 吴梦轩.生猪检疫的方法及其重要性[J].今日畜牧兽医,2017(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