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娟,王 婷,甘 霖,李飞丽,彭桂红,寇小琴(重庆市中医院乳腺甲状腺科400021)
乳腺癌在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全球每年新发乳腺癌约167.1万人,每年约52.2万因乳腺癌死亡,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欠发达国家,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1⁃2]。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15%,是45岁以下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因[3]。几个世纪以来,外科手术一直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4]。有关数据表明,围手术期乳癌患者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障碍,她们相对健康人群较易发生抑郁、焦虑[5],围手术期患者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体,能否做好有效护理对于患者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患者需求的评估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为了满足围手术期乳癌患者生理、信息、情感、心理、社会、精神的实际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科学地评估她们的需求情况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十分必要。因此,本文旨在建立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需求评估指标体系,为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估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需求提供理论支持。
1.1 收集资料,提出指标体系构架 综合文献资料,提出指标体系初步架构,咨询长期从事乳腺癌治疗、护理的医护人员(各2人)和需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例),对初步架构进行修改,形成新的指标体系架构。初步建立评估体系的理论框架: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45个。
1.2 采用德尔菲法,咨询专家意见 自行设计咨询问卷,包括专家基本情况、对本研究的熟悉程度、专家自评判断依据和指标评价问卷。其中,指标评价问卷按重要程度划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5个等级,依据Likert 5级评分法[6]依次赋分为5~1分,同时对修改的项目给出理由。考虑专家对不同问题的权威程度不同,需了解专家对每个指标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熟悉程度分为不熟悉、不太熟悉、一般、较熟悉、很熟悉 5 个等级,分别赋值为 0.2、0.4、0.6、0.8、1.0。专家对指标的判断依据主要根据理论分析、工作经验、参考国内外资料、直觉观察的了解进行选择,采用大、中、小3种影响程度进行区分,分别赋值1.0、0.8、0.5。
最终有22名专家完成2轮咨询。(1)专业领域分布:乳腺专科护理8名(36.4%),乳腺专科医师6名(27.3%),肿瘤流行病学2名(9.1%),卫生统计学2名(9.1%),护理管理1名(4.5%),护理教育1名(4.5%),心理学 1名(4.5%),社会医学 1名(4.5%);(2)性别分布:男 6名(27.3%),女 16名(72.7%);(3)年龄分布:20~29岁 2名(9.1%),>29~39岁 11名(50.0%),>39~49岁 8名(36.4%),>49岁 1名(4.5%);(4)学历分布:专科1名(4.5%),本科6名(27.3%),硕士研究生10名(45.5%),博士研究生 5名(22.7%);(5)职称分布:初级2名(9.1%),中级 9名(40.9%),副高级 8名(36.4%),正高级 3名(13.6%);(6)工作年限:<10年 7名(31.8%),10~<20年 11名(50.0%),20~29年 4名(18.2%)。
1.3 指标筛选标准 2轮专家咨询指标的拟删除标准为以下任意一条:(1)“非常重要”选择率小于30%;(2)均值小于 4.0;(3)变异系数大于0.3。对有 2名及以上专家提出的同一意见的指标,结合指标内容和专家意见,经研究小组研究、讨论后,对指标进行删除、增加或修改。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Excel2012录入,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专家的积极性、权威系数和协调程度;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权重法确定指标的权重,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专家的积极性 本研究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 91.67%(22/24)、100.00%(22/22)。
2.2 专家的权威程度 权威程度(Cr)由专家对研究内容的熟悉程度(Cs)和判断依据(Ca)2个因素决定,其公式为:Cr=(Ca+Cs)/2。此次调查权威系数第 1、2 轮分别为 0.849、0.862,见表1。
表3 各级指标及权重
表1 专家权威系数表
2.3 Kendall协调系数 通过计算Kendall协调系数了解专家对研究指标的可靠程度。本研究2轮咨询的协调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2轮咨询的Kendall协调系数及显著性检验
2.4 需求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2轮专家咨询过程中,专家建议修改指标7个,删除9个,增加2个。经过研究小组的讨论,修改指标6个,删除8个,增加1个,最终形成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38个。具体见表3。
2.5 层次分析法的一致性检验 在对判断矩阵进行赋值时要保证一致性,否则逻辑混乱,确定的权重不具有合理性。一般使用一致性指标(CI)检验建立的判断矩阵是否出现逻辑性混乱。当CI和一致性比率(CR)值均小于0.10,一般认为无逻辑混乱,所得的权重系数可接受。本研究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CI为0.007,CR为0.006,二级指标判断矩阵的CI为0.008,CR为0.006。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控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卫生战略。全面的癌症护理不仅仅是癌症的诊断、分期及治疗,还应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及信息需求的评估及管理[7]。因此,如何科学评估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帮助他们减轻生理、心理上的负担,最终提高其总体生活质量已成为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评估需求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8]。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由于直接面临手术的冲击,因此所遭受的来自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冲击和震荡往往更加剧烈。国外文献回顾显示,在乳腺癌患者需求研究方面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测量患者的综合需要,常使用《癌症患者需求问卷》[9]等;另一类是测量患者某方面的需求,如《多伦多乳腺癌信息需求问卷》[10]、《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量表》[11]等。但所采用的量表是否适用于乳腺癌患者或处于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对结局指标的描述是否需要统一,均是结局测量过程中应予以重视的问题。国内也有大量研究对乳腺癌患者的需求做了相关报道,但评估需求的工具大多是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也有一部分研究使用国外心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不同阶段的乳腺癌患者在社会、情感、心理、健康信息及日常生活管理方面均存在未满足的需求。
需求是一种主观愿望,不能直接测量。本研究主要应用德尔菲法(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利用专家个人对研究问题的主观判断,将需要研究的复杂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目前广泛适用于各领域的指标筛选。该法既能充分发挥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又能避免受到个别权威意见的影响,是一种科学的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本研究咨询专家共计22人,符合Delphi专家咨询法对专家人数15~50人的要求。选取的专家均长期从事乳腺学科临床、护理、心理和社会研究,对乳腺癌患者十分熟悉和了解,68.2%是硕士及以上学历,50.0%是副高及以上职称,在所从事的领域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能较好地把握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需求。2轮专家咨询的回收率均大于90%,表明专家对本研究的积极性和合作程度较高。经过2轮专家咨询,专家权威程度均在0.84以上,表明专家对内容的选择有较大的把握度[12];协调系数都在0.5左右,说明专家协调性较好[13]。
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需求进行评估直接反映了健康护理的完整性、延续性,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实质。本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综合了文献回顾、开放性访谈、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和协调性均较好,反映本研究结果科学可靠,但由于访谈的样本量较小,结果不能外推,还需要结合理论模型进一步分解细化、修正。
[1] DESANTIS C,MA J,BRYAN L,et al.Breast cancer statistics,2013[J].CA Cancer J Clin,2014,64(1):52⁃62.
[2] DESANTISC,SIEGELR,BANDIP,etal.Breastcancerstatistics,2011[J].CA Cancer J Clin,2011,61(6):409⁃418.
[3] CHEN W,ZHENG R,BAADE PD,et al.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J].CA Cancer J Clin,2016,66(2):115⁃132.
[4] 张彦收,刘运江.乳腺癌手术治疗回顾和进展[J].现代肿瘤学,2015,23(5):719⁃723.
[5] 何静静,沈珊珊,胥刘秀,等.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的抑郁、焦虑及影响因素[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7):51⁃54.
[6] 亓莱滨.李克特量表的统计学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J].山东科学,2006,19(2):18⁃23.
[7] HUI D.Definition of supportive care:does the semantic matter?[J].Curr Opin Oncol,2014,26(4):372⁃379.
[8]VERNOOIJ⁃DASSEN MJ,SEHADEE DB,OROL RP.Assessment of the need for palliativeeareas pereeived by individual caneer patients and the irfamilies:are view of in struments for improving patient partiei pationin palliativeeare[J].Cancer,2000,88(4):900⁃911.
[9] FOOT G,SANSON⁃FISHER R.Measuring the unmet needs of people living with cancer[J].Cancer Forum,1995,19(1):131⁃135.
[10]GALLOWAY S,GRAYDON J,HARRISON D,et al.Informational needs of women with a recent diagnosis of breast cacer:development and intitial testing of a tool[J].J Adv Nurs,1997,25(6):1175⁃1183.
[11]AU A,LAM WW,KWONG A,et al.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hort⁃form Supportive Care Needs Survey Questionnaire(SCNS⁃SF34⁃C)[J].Psychooncology,2011,20(12):1292⁃1300.
[12]QU HY,SHEWCHUK RM,CHEN YY,et al.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acute rehabilitation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an extended Donabedian model[J].Qual Manag Health Care,2009,19(1):47⁃61.
[13]黄敬亨,王文英.健康教育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