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晓聪 陈志华
输尿管结石也可以叫作尿路结石,一般多在中壮年人群中发生,临床主要表现:绞痛、血尿,易于发生梗阻、感染并发症情况[1]。为此,临床方面应及早诊治,以便加强对患者肾脏功能的保护,解除病因且避免输尿管结石病症再次发作。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为输尿管结石治疗中常用的方法,和开腹手术进行比较,前者不会对患者的机体构成较大创伤[2]。经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属于新型的手术方式。本次研究,选取近5年来本院收治的46例输尿管结石病例,分析经腹腔、经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4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患者均接受B超、CT、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愿意配合治疗,将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精神病症者、心律失常者予以排除。将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3∶10;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48.5±6.2)岁;包括输尿管上段结石者、中段结石者各15、8例;结石长径(1.51±0.49)cm,结石横径(0.85±0.33)cm。对照组中男女比例14∶9;年龄32~62岁,平均年龄(47.9±5.3)岁;包括输尿管上段结石者、中段结石者各17、6 例;结石长径 (1.49±0.46)cm,结石横径 (0.81±0.29)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治疗 进到手术室后,加强对患者呼吸、脉搏、体温、瞳孔变化等的观察。然后,实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方式处理,并合理留置导尿管。再取患者侧卧位,在第12肋间后下方作一小切口,切开腰背筋膜后,构建腹膜后间隙。到置入腹腔镜 ,实行构建人工气腹操作 ,将压力设置为 12 mm Hg(1 mm Hg=0.133 kPa)。腹腔镜经纵形切开输尿管 ,剥离并去除结石。使用4-0可吸收缝线,做好输尿管切口的部分缝合工作,置入18r引流管,分层完成切口的缝合工作。最后,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经腹部X射线对是否存在结石状况加以密切观察,若无异常,手术后1 d可将引流管拔除。给予补液、抗生素治疗30 d后,将双J管移除。
1.2.2 对照组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治疗进到手术室后的处理方法同观察组。然后,将脐下部分作一切口,合理放置腹腔镜,构建气腹后将压力值设置为12 mm Hg。采用经腹腔途径将侧腹膜打开 ,分离输尿管 ,并探及输尿管。通过纵形方式取出输尿管切口取石。通过4-0能够吸收缝线完成输尿管切口部分缝合操作,并置入引流管。分层将切口缝合后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最后,实行腹部X射线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残余的结石,手术后拔管时间和观察组相同,叮嘱患者手术后6个月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尿路感染、麻痹性肠梗阻、腹膜后血肿、输尿管狭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23 83.6±8.3 66.6±7.6a 3.3±1.1a 4.2±1.3a对照组 23 81.7±7.9 71.9±8.5 4.2±1.4 6.5±1.8 t 0.7952 2.2292 2.4243 4.9679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输尿管结石经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不会对患者机体构成较大创伤,且利于患者术后及早康复。这种手术方式比较适用于结石较大、炎性息肉包裹以及结石较硬和经体外冲击波碎石等[3]。经腹腔后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操作空间范围较广,能准确明确解剖的标志物。其不足:易于受到腹腔内脏器的影响,对腹腔内脏器造成损伤,并且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容乐观[4]。通过经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治疗,手术操作范围易于受到局限影响,但能符合泌尿系器官相关于解剖的生理特征要求。因此,手术过程中不会受到腹腔内脏器的影响,可控制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5]。需要注意的是,经腹膜输尿管定位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操作医师在明确腰大肌后,实行输尿管的定位工作[6-9]。
总之,经腹腔和经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均可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并且手术时间相近,但后者可控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还能减少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存在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1] 朱洪儒. 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技巧 .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5(2):123-124.
[2] 王辉,黄晓文,李建伟,等.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两种腹膜后腔入路制备方法的比较 . 福建医药杂志 ,2017,39(4):130-133.
[3] 陈川聪.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比较 . 中国当代医药 ,2017,24(31):86-88.
[4] 李才荣.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0(3):113-115.
[5] 朱汝健,陈安屏,张忠,等. 普通腹腔镜器械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附15例报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7,22(7):500-503.
[6] 谢赞兵,王福才,徐广明. 经腹腔和经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治疗输尿管上段或中段结石的效果差异.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24):3625-3626.
[7] 刘鹏,安康,姚雷,等. 经腹腔和经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的对比研究 . 中国医师杂志 ,2014,16(1):129-131.
[8] 杨江根,方烈奎,尹朝晖,等. 经腹与经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比较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6,6(11):883-885.
[9] 白忠原,刘红艳,黄东龙. 经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82 例临床分析 . 中外医疗 ,2012,9(2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