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生 耿婷 王恩德
大咯血为肺组织或声门以下呼吸道出血的急性表现,确诊指征为单次血 >100 ml,或每日累积咯血 >600 ml,若治疗不及时患者极易容易出现出血性休克、窒息等生命危险[1]。对于大咯血近些年治疗方法为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家属和临床工作者反应效果显著。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大咯血应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特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2例大咯血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72例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29~69岁,平均年龄(53.80±8.92)岁;其中肺癌9例,肺结核10例,支气管扩张13例,其他4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27~71岁 ,平均年龄 (54.10±9.24)岁 ;其中肺癌10例 ,肺结核11例,支气管扩张12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和家属对本次调查知情同意书内容均详细了解,征得同意并签署[2];②本次调查内容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3];③患者无先天性心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肝肾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妊娠和哺乳等[4];④患者近1个月内未参加类似医学调查[5];⑤患者经全面检查符合大咯血指标。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如生化、影像检查 ,生命体征检测等[6]。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外周血管介入治疗,采用5 F Cobra 单穿穿刺股动脉 ,在患者 5~6 椎体水平部位进行造影了解患者血运,确定病灶采用进行介入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手术完毕后进行二次造影确定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情况[7]。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等。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痊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四个级别评价临床疗效,其中痊愈:患者治疗后24 h内未咯血,且3个月内无复发情况[8];显效:患者治疗后咯血量和次数显著减少;有效:患者治疗后咯血次数明显减少,且咯血量减少至治疗前50%;无效:患者治疗后咯血量和次数无任何改变。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9]。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痊愈21例,占比58.33%;显效8例,占比22.22%;有效6例,占比16.67%;无效1例,占比2.78%,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痊愈7例,占比19.44%;显效12例,占比33.33%;有效10例,占比27.78%;无效7例,占比19.44%,总有效率为80.5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心绞痛1例,占比2.78%;胸痛1例,占比2.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中高血压5例,占比13.89%;心绞痛4例,占比11.11%;恶心呕吐2例,占比5.56%;腹痛3例,占比8.33%;胸痛3例,占比 8.33%;心悸1例,占比2.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大咯血主要由于患者支气管由于炎性反应或肿瘤等出现支气管壁破损、支气管扩张等,进而在反复咳嗽等出现血管破裂出血[10]。临床对于大咯血的治疗主要采用保守治疗,但经过临床数据统计发现,疗效并不明显且复发率较高,极易由于反复发作导致支气管特异性反应进而出现失血性休克、窒息甚至呼吸衰竭等[11]。近些年,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介入治疗现已成为人体各个领域的首要治疗方法,其具有其创伤小、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等优点[12]。大咯血主要发病部位为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由于其肺动脉压力远低于支气管动脉,因此支气管动脉发生大咯血患者数量明显较肺动脉多[13]。且支气管动脉起源变异主要源于患者肋间动脉或肋间动脉共干[14],还有另一部分患者起源于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极少数起源于脊髓动脉及食管中段供血动脉,使得患者治疗后极易发生并发症[15]。所以对于支气管动脉栓塞应尽量避免延脊髓动脉或(和)食管中段供血支[16],熟练操作技术和清楚人体结构,通过电视显示屏确定操作位置 ,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17,18]。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大幅度提升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
[1] 程献杰 ,李深基 ,谢谦宇 ,等 .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探讨 . 中外医疗 ,2015,34(26):96-97,102.
[2] 王有枝 ,颜小群 ,钟胜 ,等 .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11(14):46-47.
[3] 郭铮,李立,王玉萍,等.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40例疗效观察 . 医疗装备 ,2015(8):44-45.
[4] 游琴章,李鸿汀,丘博文.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5(33):3-5.
[5] 贺际宏 ,孙庆春 ,彭强 ,等 . 浅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效果 . 中国保健营养 ,2017,27(14):145-146.
[6] 王志军 ,王茂强 ,段峰 ,等 . 甲状颈干栓塞术在外周血管介入中的临床意义 .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5,3(2):74-79.
[7] 童玉云 ,赵金友 ,王家平 ,等 . 靶血管超选择性栓塞治疗难治性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36(7):126-130.
[8] 陆芹珍,汪相云,钱爱云. 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34(3):418-420.
[9] 欧阳华忠,尹红军,梁海瑛. 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 兵团医学 ,2015,43(1):14-15.
[10] 林晟,林明,岳文香. 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 海峡药学 ,2016,28(10):208-209.
[11] 张婧娴 ,刘玉娥 ,申景 ,等 . 合并支气管动脉假性动脉瘤大咯血的介入治疗策略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17(9):1370-1372.
[12] 恽慧娟,陈丽琴,王建国. 介入治疗大咯血围手术期提供系统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估. 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4):203.
[13] 杨健. 非外伤性大咯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17(3):239-241.
[14] 黄文,曾茹雪,钟火军. CT血管成像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 实用医技杂志 ,2017,24(3):276-277.
[15] 黄万里 ,何雪萍 ,梁可深 ,等 . 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参与供血的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 基层医学论坛,2015(1):55-57.
[16] 张铃锋 ,李惠敏 ,王婷 ,等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介入护理研究 . 临床研究 ,2016,24(2):152-153.
[17] 岳天华 ,袁鹏 ,吴式 ,等 . PVA 颗粒联合同轴微导管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的临床效果.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7,5(1):9-12.
[18] 黄德佳 ,罗耀昌 ,黄军祯 ,等 . 大咯血 KMG 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6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临床研究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6: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