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
摘要:在当今初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学校越来越强调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越来越重视对美术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来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之美,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之中感受到美术的独特魅力,体会美术存在的独特价值。美术这门课程不像语数外所占的学习时间多,但是美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通过了解学习美术的必要性,提出了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美术 创新教学 措施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7-0151-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技术和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够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和家庭教育越来越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初中的美术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在美术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一个表达内心想法和情绪的途径。在生活之中通过创作美术作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创作的灵魂和魅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感受到生活之美和自然之美。
一、初中美术创新性教学的必要性
在不同题材的美术作品中,可以通过视觉享受感受这个地方所孕育的文化和魅力,同时,美术作品是组成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美术作品所描述的生活都是作者通过所听所见所闻的真实感受,有感而发,通过不同年代所留下的美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也衬托了艺术家们的智慧和才能[1]。在初中阶段,加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加深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而且能够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这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一个人的审美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仅决定了看待事物的角度和高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视野。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美术,一方面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通过对美术的学习,让学生对美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对美的概念不仅仅再局限于事物的表面,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在生活点点滴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善于发现自然的美和身边人的美,通过不断地接触新事物,然后学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學生的创新能力[2]。学习美术是精神层面的升华。创作一个好的美术作品不仅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很高,而且对于审美能力也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在初中阶段对于美术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形式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再像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在上面讲课,教授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之后,就让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在课堂上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老师可以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式,一步步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加强对美术知识的探索,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春天这个百花争艳的季节,老师在课堂上教授一些最基本的美术知识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的花园进行观察,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画出一朵最漂亮的花,这样的教学使得场所不再局限于教室,此刻大自然成了学生的“教室”,让学生体会大自然之美。
学校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话,这样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不能够提高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3]。当今是一个新媒体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的出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多媒体通过把文本、声音、视频和图形等结合在一起,不仅仅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4]。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美术作品展示的效果,而且通过用多媒体对美术作品的展示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校和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擅长发现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发展,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并且加强学生与课程标准的契合度。老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把美术的教学应用在多媒体的教学课堂中,比如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相关图形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图形的观察能力,通过多媒体对立体图形的展示,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设计整个教学内容的时候,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这个情境之中,老师可以通过创建这个真实的场景,要求学生通过对这个视频画面中所闻所感用美术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课堂上所学的美术基础知识来描绘出所感受到的情景,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能力。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一个叛逆时期,学生对于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在很多时候都存在逆反心理,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个性自由化发展的同时,也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初中美术教学的时候,老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不一样,按照不同学生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一个美术作品的创作课堂上四十五分钟往往是不够的,老师应该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的时候,要耐心和细心地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享受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之中,通过学生所展现的美术作品来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通过老师这种平易近人的姿态,学生会慢慢消除对老师的畏惧感,提高自身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老师在每堂课之后,可以布置课后练习,通过学生交上来的美术作品跟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可以通过老师布置的主题进行自由地美术创作,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美术作品呈现出来,这不仅是学生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而且这也是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渠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一方面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审美知识的一种积累,使得学生对美的概念不仅仅再局限于事物的表面,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通过不断地接触新事物,在生活点点滴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善于发现自然的美和身边人的美,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木心先生说过:“没有审美能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可想而知,审美能力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审美能力表现在很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就是对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过程,由于初中学生还不是很成熟,老师对其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评价,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的发展,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石军.初中美术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6,(28):216-217.
[2]李伶俐.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6,(03):120.
[3]解庆玉.浅谈新课改中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104.
[4]张东平.浅谈手工制作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12):68.
[5]侯丽.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