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手法在居住街区中的适用性探究

2018-06-21 11:24叶欣欣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渗透性

叶欣欣

摘 要:文章通过对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空间的营建手法进行归纳,探寻其设计原则与对于环境营造的作用,并从居住街区模式在我国推行的制约因素出发,对居住街区的选址、交通、景观、功能、居住方面提出渗透性设计策略,为营造多元混合、资源共享的住区环境提供理论参考与补充。

关键词:居住街区;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

一、研究背景

2016年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广街区制,并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的一些城市中心地区试点推行。作为当前解决城市压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国外引进的居住街区模式一时间成为各界的关注焦点。一方面由专家学者掀起的对其道路交通系统规范与开放“度”等一系列策略研究,深化了街区模式在我国适应性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安全和自身权益敏感性引起的民众的呼声却也未停止,成为街区制推广的阻力。面对街区制推广的必然性与现实的制约,如何把开放控制在合理范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岭南庭院建筑渗透性手法的归纳,探寻其设计原则与对于弱化居住街区“开放”所带来的对安全、私密感与舒适度顾虑的影响,结合居住街区资源共享、适度开放的策略,为现代居住街区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空间的建构

(一)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空间的概念与作用

“渗透性空间”是两种或以上不同属性的空间在彼此连接时相互作用,产生影响的一个特定区域,强调空间实体连接或过渡处的介质及其流通的特性,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与模糊性,既是形式上连接与过渡的空间,更是精神上情感与意志的场所[1]。渗透性空间与“灰空间”“流动空间”概念相近。三者都具有空间过渡与有机连接的功能,但“灰空间”更侧重于静态空间下由过渡空间层次感所带来的有机整体的感受。“流动空间”侧重于空间的动态呈现,具有明显的开敞性与视觉导向性。“渗透性空间”则包含了“灰空间”与“流动空间”二者的内涵,既有空间的静态呈现,亦有空间的动态性质,两者相辅相成,能更全面地体现空间的特点与完整性。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渗透性空间充分应用在岭南庭院建筑中,以传统时期最为典型,大致表现为:宏观上组团空间的多层次、多方位、多时序的相互因借;中观上对组团界面如庭园构筑物、景观等相互间的融合与延伸;微观上对建筑外界面如门厅、门窗、阳台、露台、檐廊又或是建筑内界面如天井、内庭的渗透因子间的排列组合,形成分与合、动与静、敞与闭、障与通、虚与实等空间转化过程。灵活多变的围合介质与较有动感的线、面组合,使人们在前进过程中沿路径不断因视线的角度、距离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共同组织了渗透性空间的动态呈现。

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空间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改善空间比例与环境品质。围合界面增加通透性可获较好的采光、通风效果,设置中介空间可用于遮阳、挡雨,配以绿化、景观小品、水体等,可美化环境、改善微气候。二、营造空间意境形成心理过渡带。渗透性空间隔而未隔的空间特性,容易形成很强的秩序与节奏感,在空间的转换与延续中逐层渐进,有较强的心理暗示,使人们有所准备地感受从“前奏、递进、高潮和尾声”层层展开的空间变化。三、创造适宜的交往空间。归因于渗透性空间模糊的空间属性,在半公共半私密、半開敞半遮蔽等区域中人们易调节心理状态形成心理准备与过渡,在交界处找到平衡点,有利于心情的放松,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人们自发性的交往活动,并有明显延长时间的趋向[2]。

(二)岭南庭院建筑渗透性空间的营建手法

纵观大量优秀的岭南庭园建筑设计作品,对其渗透性空间的营建手法进行归纳,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构建元素的地域性。不同的气候环境与人文环境造就了人们活动类型与规律的差异性。渗透性空间的营建应以使用者活动习惯为参照标准,符合其文化风俗与社会背景,运用地域性的空间构建元素来配置。

空间关系的整体性。岭南的庭园建筑倡导建筑和谐于环境、个体融于群体的整体观念,反映在空间上是一种隔而不隔、环环相扣、相互因借的空间关系。这要求渗透性空间处理好场所之间转换界面的连接与过渡问题,对局部的塑造不能脱离整体大环境,以宏观把控为前提,形成直线序列、折线序列、渐变性序列、高差性序列或是突变序列等。

空间围合的层次性。空间中的场所是由围合界面通过对自然环境加以分割形成的各异空间形态。岭南庭园建筑因其界面、限定方式、围合程度的不同,所形成的空间特性也不同,根据围合界面的变化形成或渐进、或转折的心理暗示,更好地营造空间的层次感。在此过程中围合界面的多样性与可辨性是渗透性空间营造的常见手段,另外,根据场所特征与功能要求还要注意其比例与尺度。

路径设置的通达性。在岭南庭院建筑中常用有目的、可识读的路径来组织空间,在路径的设置中往往与建筑相重叠,如檐廊、建筑外廊等并带有辅助功能。同时,为避免尽端的出现,通常通过渗透介质与另一空间相连。路径间或一致,或交错的组合安排,为人的通行提供多种选择,提高各场所间的通达性,亦能丰富空间序列。

视觉引导的可视化。可视化的视觉引导是渗透性空间形成心理过渡带最常用的手法,可以是行走路径上视觉范围内的景观设置,利用关注点的空间序列布局形成方向引导,如通过空间渗透形成的“框景”“借景”“对景”等,亦可以是利用强烈光影变化而形成的方向暗示。这些方法都能有助于人们识读空间的整体性,使人们在沿路径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因视线的角度、距离变化,而呈现丰富的空间形态。

三、居住街区模式与推行的现实制约

(一)居住街区模式概念

街区一词来源于英文“block”的翻译,传统的西方居住街区是住宅和商业的集中形式,是开放的、综合的、符合人尺度的场所。《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居住街区(Housing Block)定义为:城市中由街道包围的,面积比居住区小,供城市居民生活居住的地段[3]。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居住街区的界定与研究,可大致归纳为:建筑沿街区外围道路围合布置,大范围开放小单元封闭,融合居住、商业、文化等多元功能设施,强调住区与城市资源共享、相互融合的居住模式(图1)。

(二)居住街区推行的现实制约

1.保守习惯和态度的限制

自封建社会私有制所产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封闭式院落到改革开放后从苏联引进的小区理论,后在计划经济时期,伴随着公有制的建立出现了单位大院和大杂院,封闭小区形式成为我国现阶段主要的住区模式。一来这种满足安全、安静、舒适等要求的模式早已深入人心,形成了固化思维,人们对待新的住区模式总有不解与争议;二来开发商多遵循已有的住区模式发展,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建设中,不敢尝试全新的方式。再者,规划设计人员墨守于过去的封闭式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缺乏对开放性住区设计的思考[5]。

2.空间领域感的需求

住区环境决定了居住者对“家”的感受,受传统内敛文化影响,一个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更容易形成归属感。面对开放的街区,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寻求媒介围合领域范围,以在视觉与心理上形成安全区,“围墙”的出现正因能表明产权与领地的界限,以最直接的方式处理私密与公共的空间关系,受到人们的认可。

3.当前住区管理模式的影响

当前我国住区的管理普遍隶属于房地产开发商,部分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协同管理。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封闭小区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成本相对较少,更有利于环境与设施的维护。开放就意味着要相应加大投入,而部分设施也将转变为公共享有,从而引发资源分配不均、管理成本提高等问题。

4.已建成的小区改造的难度

对于已建成的小区,改造所涉及的产权划分、管理调整、街道尺度设置、开放程度以及后期设施的投入等均存在较大争议,而且对于大家已习惯的封闭小区,仅通过打开围墙、疏通街道是否能真正缓解交通拥堵、刺激街区活力、促进城市资源整合,仍存在悖论[6]。因此,居住形态的改造任务艰巨。

四、居住街区的渗透性设计策略

(一)选址层面——定位适宜的区位选址

居住街区模式作为当前可参考的住区建设模式,拥有开放、共享、混合渗透等优点,但其建筑布局形式在建筑朝向、社区安全、噪音干扰等问题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居住街区模式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适宜的选址区位进行定位是关键。

选址层面应围绕地域性从地理环境、气候区位、文化背景三个角度去考虑。从地理环境看,往往越接近城市中心,建筑功能的多样性与混合程度越高,建筑密度及路网也越大,对社区开放性与步道通达性需求越高。由此看来,城市中心、次中心的成熟地段,或是即将打造的新城中心区域是推行居住街区建设的理想位置。便利的交通、成熟的服务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住宅朝向与光照性能不足、社区干扰等问题。从气候区位看,所处纬度越低,对阳光、热量要求越低。这一差异性早在南北方传统宅邸院落面积与其建筑屋檐深度上就能有所体现。因此,选择在纬度较低的南方城市更有利于街区式住宅的多朝向布局。如岭南地区,亚热带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岭南的住宅对于建筑与环境的渗透、住区空间的内外连通能有较好的适应性。从文化背景来说,一方面,岭南地区自古商业氛围浓厚,住宅与商业的结合早有先例。作为最早接触外来文化的地区,其务实、兼容、世俗、创新的文化特性对新住区模式的试点推行有一定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选择在有传统围合式住宅,即苏联模式大院小区出现的城市或此类结构的旧城小区,有着相似的单元布局与居住经历,更有利于提高居住街區模式在片区建设或改造时居民的接受程度。

(二)交通层面——网络通达的道路系统

我国现阶段住区道路是一种典型的尽端式道路,部分大规模小区占据大片资源与城市隔离,不利于资源整合。纵观国外街区制社区与国内试点居区,其所提倡的网状道路结构以多方向连通为特点,与传统庭园建筑空间的路径设置手法相似,以更为人性化的设置丰富空间层次。

出于优化道路体系、提高路网密度的考虑,可在充分分析居住街区规模、人群交通出行量以及周边各功能区不同时段的交通量等前提下,对部分住区设置居住区级道路(城市次干路)、住区主干道(支路)、生活型慢行道路(街巷)和社区街道(内部道路)四级道路系统。采取分层次适度开放的策略,进行弹性设计。

把有利于细化城市路网的居住区级道路对外开放作为城市交通的补充,将具备承载城市支路交通能力的住区主干道分层开放或限时通行以半开放的程度与城市干道接轨。生活型慢行道路属于城市街巷级别,开放程度较上一层级小,是由开放转入私人领域的渗透空间,在街道尺度、沿街绿化景观、建筑界面等应与开放区域有较明显的差异。生活型道路采用适宜的曲线设计、渗透中介的设置等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营造手法,利用空间序列变化形成视觉引导与心理暗示,打造以步行为导向的慢行系统。社区街道则属于街区单元内部道路,实施封闭管理,对外部机动车辆禁行,注重环境与建筑的相互渗透,营造小尺度舒适的邻里交往步行系统(图2)。

(三)景观层面——互动共享的渗透空间

传统的封闭式居住小区常设置集中式的中央绿地和大尺度景观带,而在居住街区中则往往将大型景观空间打散分成若干个小景观,以不同功能、形态、规模和开放层次分隔场所,形成一个有活力的景观渗透系统。

住区景观可分为区域、住区和邻里三个级别。区域级别的景观如城市公园,其服务范围较广,与片区居民共享,是组成城市公共景观系统的重要部分;住区级别的景观如住区公共广场、小型花园等,由于规模限制,其服务面积较小,主要为住区居民使用,但也对外部开放;邻里间的景观则主要服务于街区单元内部居民,带有内向与围合的特征,能形成较强的领域感。这三种景观开放程度由高到低过渡,通过可视可辨的景观形象设计,完成空间由公共到私密的转变。

景观设计应注重静态节点的环境氛围,多运用框景、借景等手法,结合游廊、栈道、花架、亭台等渗透中介划分自然景观,通过多样的围合界面丰富空间层次感,增加可游性。在节点的连接与路径的延续上注重视线与行进路线的多角度原则,以构建一个开放且连续的景观纽带。设计还考虑渗透性空间的整体性原则,加强住区景观与城市景观的衔接与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既包括视觉上对城市“可见”,纳入城市景观系统,在功能及形态上产生呼应,同时也包括行为上对外界的“可游性”,充分利用开放区域内的资源,用商业街、人行步道等线性要素串联静态景观节点与内外部空间。

(四)居住层面——尺度适宜的街区单元

街区单元是居住街区的基本组成单位,通常以道路或自然要素分隔,做到大开放小封闭,以保证居住环境的私密与安全,形成领域感与归属感。根据人的认知交往能力、城市交通运转、土地开发效益、国内外城市建设经验等因素考虑分析,建议居住街区的基本单元尺度应保持在80-200m范围内,规模控制在0.5-4公顷,其中1.5-2.5公顷为最理想规模。规模尺度形态根据城市气候、区位、交通、容纳功能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呈现一定的浮动范围[7],如越靠近城市中心商业价值的区位,街区规模应该相应缩小以加大临街商业价值。小规模的街区单元一方面有利于加大城市路网密度和城市交通与功能的有机渗透。另一方面,能较好地提高邻里间的熟识度,形成邻里守望的治安协防,有助于单元的封闭管理。

五、结语

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空间强调空间实体连接或过渡处的介质及其流通的特性,带有过渡与通透开敞的特征。文章基于居住街区模式在我国推行的现实问题,利用环境渗透的手法有利于改善住区空间比例与环境品质,通过道路尺度、围合界面、行进路径等规划设计,配合小尺度的景观节点,逐层递进,形成心理暗示,创造适宜的交往空间。文章还对居住街区的选址、交通、景观、功能、居住方面提出渗透性设计策略的建议与补充,以期望营造一个多元混合、资源共享的有好互动的新时期住区环境。

居住街区模式在我国的推行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住区的模式也并非是唯一,理想的住區模式应与我国当下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相符合。如今开放街区的规划工作仍有较多有待解决与有待改善的问题,如当前土地开发模式的影响、我国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水平要求等,都需要权衡多方利弊协同多部门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丽妹.传统岭南庭院建筑渗透性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

[2][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4版)[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5.

[3]王红卫.城市型居住街区空间布局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4][美]约翰·伦德·寇耿.城市营造:21世纪城市设计的九项原则[M].俞海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5] 戴东辉,柳飏,王耀武.城市设计视角下住区开放“度”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6,(22):58-61.

[6]黄明华,关晓慧,曾勤,王阳.我国住区模式转型的是与非[J].规划师,2017,(03):108-113.

[7]商宇航.城市街区行住区开放性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渗透性
纳滤膜镁锂分离机理与选择渗透性研究进展
煤热解挥发物对炼焦煤塑性体渗透性的调控研究
煤炭开采面围岩渗透性分布规律研究
视唱练耳课程与作曲技术理论的交叉渗透性探究
不同处理方法改善桉木渗透性研究∗
阿奇山1号岩体现场水文地质试验及渗透性评价
纺织基小口径人工血管材料的体外水渗透性研究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血流动力学双室模型Extended Tofts Linear在脑胶质瘤DCE-MRI渗透性定量分析的复测性及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