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险领域获得了新的助推力。然而我国货物运输保险却仍然呈现缓慢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导向下,我国在国际航运领域所占的份额比重逐步增加,影响力显著提升。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货物贸易额度不断抬高,出口、进口规模逐渐扩大,进一步完善我国货物运输保险保障系统已成必然。本文依据货物运输保险属性特征、当前发展水平,对影响其未来发展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在此框架内,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货物运输保险;影响因素;政策措施
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速,推动我国企业规模日益壮大,这些企业也随之面临更加险峻的风险挑战,使自身市场发展受到阻碍。这些风险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规避和转移风险,成为诸多企业竞争的关键点。对于运输企业来说,保险转移是选择最为广泛的风险转移方式。
货物运输保险,简称为货运险,是指以各种运输方式上的运输货物作为保险标的,在运输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货物损失,由保险人承担和赔偿的保险,它又能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国内领域的国内货运运输保险,另一类则是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一、货物运输保险特点
这类保险是财产保险领域的一个有机组成,因此它继承了财产保险共有的属性特征,同时也具有着独特性。
1.被保险人呈现多样性
在运输期间,货物在其受保期限内一般会进行多次的转卖,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一些货物运输单证具备了充当贸易单证的功能。当提单在受保物的流通中被转让时,与之对应的被保险人也会发生改变,那么保险合同的实际受益人将会是实际保单持有者,而不再是原来的被保险人。
2.承保风险的广泛性
货运险不仅包括自然灾害、意外因素作用下带来的损失,而且将出于止损目的而实施抢救操作导致的开销计入赔偿范畴。除此以外,货运险在承担自然隐患因素的同时,还将运输操作方面的风险考虑在其中,因此它的承担范围相对全面,包括了主观和客观两大层次。根据运输工具的差异,货物运输保险细分为航空货物运输保险、水上货物运输保险、陆上货物运输保险及邮包保险四种。当运输方式、线路发生变化时,对应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风险都会出现变化,货运险的承保范围也更加广泛。
3.承保价值的定值性
货运险将运送途中的货物视作是标的物。它们的共性在于,存在空间位移的趋势或状态。地域间供需条件的差异,使得货物在发货地和收货地的销售价格不一致。当其遭遇损害时,选择何种地点的参考价格来赔付,是容易出现争执的问题。因此,在签订保险合同时,保险双方常常通过合同列明一个保险价格作为统一标准,这也就反映出它的定值性本质。
二、货物运输保险发展现状
中国关于货物运输的保险业务并没有在早期形成,因而发展历史较为短暂,基础积淀不够丰富,推进速率也保持在较低水平。直到现代物流领域出现了新发展后,在货运险方面才迎来了转机,然而其中固有的弊端依然没能得到克服,对货运险的发展现状产生较大影响。
1.货物运输保险发展速度
新时代环境下,物流企业除了发现现代化物流推进中潜藏的商机外,也迎来了新的风险。这些风险项不仅包括旧有的风险类型,同时还增加了用户争夺、运输、盈利变化等方面的新风险。
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财产保险业发展状况较好,根据中国保险年鉴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7994.97亿元,但是2015年货运保险保费收入为88.2亿元,仅占财产保险当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1.1%,据统计,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走势一路上扬,而货运保费收入增长过程中有所波动,特别是近两年呈现下降趋势。
2.货物运输保险发展水平
国内货运保险所拥有的发展水平,意味着这部分市场诉求被发掘的程度。依据数据来看,我国货运保险的渗透率显然不及财产保险。发展水平又与发展深度息息相关。发展深度是特定空间内保费盈利同该区域中GDP的比值,意义在于体现当地货运险领域的经济价值。现阶段国内这一指数出现走低的局面,在1997年时,它还拥有0.046%的比值,但观察2015年时的这一数据,已经滑至0.013%,平均到每年有6.78%的降幅出现。这基本上由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一是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情况,二是保险领域的增进步伐。
三、影響货物运输保险发展的因素
在国际市场领域中,我国实际上未能发挥出较大优势,即便目前发展阶段呈现出较高的推进速率,险种动态结构仍然无法有效协调,而且基本上都围绕在涉险小的险种类别上,当涉及船舶、海事责任等问题,我国相关竞争条件自然比不了英美等发达国家。这是源于国内这方面存在技术薄弱、预估水平低、偿付规模小等瓶颈限制。经过研究发现,下列三点因素是导致中国货运险建设遇阻的关键。
1.货物运输保险市场体制不完善
在贸易合同方面,我国出口类业务基本上以FOB模式展开,进口则按照CIF模式展开,这同一些发达国家情形相左。造成这种局面的一大原因在于我国在出口成本上存在优势,考虑到成本最小化原则,倾向于选择FOB方式;而进口产品基本上都在外国投保,保险金大量输出。我国贸易合同签订规则和有关企业保险意识不足使货物运输险的投保率较低,整个货物运输保险市场体质不成熟。
2.居民货物运输保险意识低
国际海上保险联合会IUMI给出的资料显示,中国货运险市场在2015年时一跃成为了全球之首,保费在国际市场比重中占到9.0%。虽然这一市场较广阔,然而业务占比渐渐出现降幅趋势,1997年时还在7.63%水平上波动,之后却一直跌到2015年的1.1%。体现出我国货运险市场开发力度不足,现存水平滞后的状况。同时我国的货运保险深度和密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集中反馈出我国居民的货运保险意识较低。
3.货物运输保险复合型人才紧缺,法律制定不完善
当前阶段国内运输服务主要还是围绕这几方面展开:装卸、运输及代理业务。它们有两个共同特征:附加值小、技术因素少。而复合型人才的缺失,直接导致一些重要业务流失。海上运输便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海上货物运输涉及海事、外贸、保险等多元的知识,并不能单独依据保险知识来处理。另外,保险领域拥有商务英语资格证的人屈指可数。这种人才架构偏颇,结构性失调、分散化难以扭转的现状,让其发展道路面临更大的深渊。
四、进一步发展我国货物运输保险业的建议
以上探究内容向我们反映出当前阶段我国货运险发展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影响力提升受到限制。出于积极促进完成我国货运险发展建设的目的,本文在做出充分解析的前提下,列明三点建议。
1.加大货运保险宣传力度
要想开发这一市场,务必先培养市场潜在客户的相关意识。对保险价值的推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引导其信赖货运险。保险公司需要从宏观角度入手设计方案,让推广呈现出全面化、系统化的特征,从而增强最终效果。具体操作时,可以借助多种媒介、宣传标语,针对细化市场专门设计文案,推出特定产品。相关科普工作也能间接引导人们关注这方面的消费。另外,对营销队伍的打造也是一个关键点。在客户咨询时提供给客户清晰、有效的答复,更容易转化消费意愿为消费决策。
2.引进外资货物运输保险资本和经验,提升我国货物运输保险业务水平
一方面,引进外资保险,可以让技术、人才溢出的积极影响被本土货运险企业所吸收,带动本土保险业产业完成升级任务,特别是关于责任险、保赔险业务将会有所改进。保赔协会借助自由贸易空间实现运作,或将协会地址设置在我国境内,都是实现以上目标的有效途径。它们的到来,会让旧有险种结构失调的现象得到扭转,带来转折性的效果。另一方面,必須事先衡量国内保险密集度和深度,不能一味提倡对外资保险开放。只有渐进、可控、符合总目标的开放操作才能真正带来积极影响,而不是损害本土利益。另外,金融保险是否对应着健全的法律规定,同样影响到这方面的具体决策。外资保险更应纳入监管,动用立法手段强化这一力度。
3.进一步完善我国货物运输保险和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体系
以海上货物保险为例,它属于航运金融之列,是为航运业提供金融服务和保障需求的产业。升级保险及金融服务条件,会让很多进出口公司感到便利,一些船舶公司也更乐于在本土市场达成合作。目前我国海运金融服务业落后,改进和完善我国海运保险和金融服务体系,将极大地助力我国海上运输行业和海运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林,王绪瑾.财产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3.
[2]刘小平,郑慧,杨屹.我国货物运输保险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2):20-23.
[3]王德宏.邹磊.海上运输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保险市场,2017.(04).
作者简介:张方卉(1997- ),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5级本科在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