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焱
猎渔为生、穿鱼皮、作鱼皮画,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赫哲族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然而,赫哲族人现存仅5000多人口,文字已经消失,独特的民族文化何以传承?
一次邂逅,美术专业科班出身的张琳从此一发不可收,默默踏上了漫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画的传承之路。曾经偏居一隅,几近消失的鱼皮艺术,在张琳的努力下,不但走进我国高等学府,成为哈师大可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而且走向世界舞台,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丽与多姿多彩。
非遗传承在校园生根发芽绽放
说起与鱼皮画结缘,张琳回忆到,十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第一次接触到鱼皮艺术,霎时间,就被这种艺术形式震撼了,从此对鱼皮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多年来,张琳带领她的团队到赫哲族聚集区调研,她挨家挨户敲门,共整理传统鱼皮艺术录音录像资料累计达70G,撰写调研报告累计4万多字。她遍访民间,进行黑龙江省内非遗大数据普查,收集发掘出2个省级、4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查阅访问的资料为赫哲族7000年历史沿革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参考。
在张琳的推动下,2006年,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鱼皮画的艺术价值以及市场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
目前,赫哲族鱼皮艺术经过张琳的努力已走进校园,成为校园内一门热门艺术。“鱼皮艺术走进校园,可以更广泛、更深入传播。”张琳说。
2010年,张琳带着黑龙江非遗濒危项目走进学校,目前,鱼皮艺术已在黑龙江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从中职、高职到专科、本科再到招收研究生的高校,都有开设鱼皮艺术校本课程,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柳树小学等多家小学的美术教师纷纷向张琳拜师学艺,并把鱼皮画课程引入课堂。哈尔滨轻工业学校、哈尔滨工程大学还建立了大师工作室,举办鱼皮艺术展览。鱼皮画项目连续三年参加大学生创业赛,三次获得东北地区一等奖,两次获得国家二等奖。
一次邂逅,一生倾情。张琳决定用一生的时间传承赫哲族鱼皮文化,让赫哲族鱼皮文化走得更远、绽放出更艳丽的色彩。400张鱼皮创作世界最大彩色鱼皮画
在张琳的代表作“伊玛堪”系列中,身穿民族服饰的“莫日根”栩栩如生。“莫日根”是赫哲族的英雄,张琳创作的鱼皮画处处体现着赫哲人的“莫日根”情结。近期,她刚完成了15幅“莫日根”系列作品。
创作一幅精美的鱼皮画,首先要把画有创作题材的画纸剪下,并拓印在纸板上;然后按照纸板上画的形状,剪出同样形状的鱼皮;最后将裁剪好的鱼皮贴在背纸板上,着色装裱。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步骤,不同的鱼皮有着不同的纹理和质地,可以表现不同的形象。
张琳说,传统的鱼皮画,多以描绘赫哲人的生活为主。如今的鱼皮画题材,在保持民族风格外,还不断吸取其他种类的设计题材,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更具有时代感。鱼皮画独有的立体感和动感,是其他美术材料所无法取代的,即使收藏多年都不会变质,是艺术收藏的珍品。
张琳介绍,鱼皮画价格从100多元到上万元不等。创作时间最长可达近一个月,一幅800mm×600mm尺幅的鱼皮画,大约要选五六十张大马哈鱼皮。“世界上没有两张完全一样的鱼皮,鱼皮的色彩、纹理都不相同,所以在选材上非常不容易。”张琳说。
几年来,张琳创作的鱼皮画作品在上海世博会、深圳文博会、深圳大运会上展出,先后被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齐白石艺术馆收藏。2011年,张琳和黑龙江省残联的十几位残疾人学员共同用400多张鱼皮创作了一幅长5m、宽2m的鱼皮画《松花江百里湿地》,经上海基尼斯总部确认,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彩色鱼皮画。
走向世界做鱼皮艺术坚定的传播者
近年来,张琳多次受到国外相关组织和院校邀请讲学展览,先后到过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推广弘扬鱼皮艺术。一些国际组织和友人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张琳把每一次接触都当作传播赫哲族文化的好机会,悉心推介这一精美的民族瑰宝。
2015年,张琳赴俄罗斯考察同时,鱼皮艺术也走入了俄罗斯。
2016年,在中国—乌克兰艺术家论坛上,鱼皮画《赫哲族图腾》被乌克兰美术家协会永久收藏。
2017年,香港国立电视台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走进黑龙江、走进张琳所工作的哈尔滨轻工学校拍摄赫哲族鱼皮艺术,播出片长达45分钟。
2017年,张琳编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项目赫哲族鱼皮艺术网络信息化教程》电子版,满足了远程教育的需要。美国孔子学院的学生通过该视频学作鱼皮画,并将作品传给张琳指导。
“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鱼皮艺术的传播上,让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瑰宝走向世界。”张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