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深,吴贤冰,刘燕娜,符文彬
(1.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中医院,广东 揭阳 515559;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肥胖症为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与分布不均匀致使体质量异常增加的病证,据报道,全球范围内约有10亿人由于体质量增加而呈现出病理状态,且随人们饮食结构变化、运动量减少等因素影响,发病率有逐步升高趋势[1-2]。肥胖症不仅影响形体美观、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且其可合并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多种疾病,增加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采取西医药物治疗虽起效迅速,但副作用多,且会出现药物依赖性,停药后易反弹。而该病病位在脾、胃,涉及肝、肾,病因为先天禀赋虚弱,加之后天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导致膏脂、痰浊、水湿滞留于体内而引发,治疗方法应遵循祛湿降脂、温补脾肾的原则[4]。本研究选择98例脾肾阳虚型肥胖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温针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我院98例脾肾阳虚型肥胖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男性7例,女性42例;年龄25~54岁,平均(37.25±4.07)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6.29±0.84)年;肥胖程度:重度21例,中度15例,轻度13例。对照组男性8例,女性41例;年龄26~55岁,平均(37.78±3.31)岁;病程8个月~14年,平均(6.75±0.62)年;肥胖程度:重度22例,中度14例,轻度13例。两组年龄、性别、肥胖程度、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肥胖症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25~55岁;③辨证分型为脾肾阳虚型;④治疗前1个月未采取有关治疗;⑤知晓本研究并签订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水潴留性肥胖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库欣综合征等继发性肥胖症者;②伴有严重出血倾向疾病、心脏病、糖尿病及属于过敏、瘢痕体质不宜采取穴位埋线者;③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④哺乳期、妊娠期女性。
1.3.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实用内科学》中肥胖症临床诊断标准[5];BMI>25 kg/m2。
1.3.2 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临床全书》[6]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拟定中医诊断标准:①主症:形体臃肿肥胖、颜面虚浮、形寒肢冷;②次症:纳少腹胀、腰酸腿软、疲乏无力、大便稀溏、女子经乱无期、男子阳痿、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沉迟或濡细。存在2项主症+2项次症,并结合舌脉即可确诊。
1.4.1 对照组 单纯采取温针灸治疗:选穴:肾俞、脾俞、中脘、阴陵泉、命门、关元、三阴交、飞扬、太溪、丰隆、太白和中极。具体操作方法:首先使患者取仰卧位,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采用汉医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为0.30 mm×50 mm或0.30 mm×40 mm)进行针刺,四肢穴位采取直刺,进针9 mm左右,并直刺腹部穴位,进针约10~15 mm,进针后施行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手法,当患者主诉出现酸麻胀重感觉时,留针约30 min,留针期间每10 min行针1次;之后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对肾俞、脾俞、飞扬、命门等穴进行消毒,针法同上;其中中脘、关元、中极、肾俞、脾俞、命门穴于针刺同时采取温针灸,斜刺背部穴位,朝脊柱方向进针,进针深度约11 mm,温针灸时将直径1 cm、长1.5 cm左右艾柱钻孔后固定在针柄上,下垫纸板,防止烫伤。针灸治疗隔日进行1次,每次留针约30 min。
1.4.2 观察组 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选穴:中脘、关元、气海、天枢、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命门和太溪。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对穴位皮肤进行消毒,以镊子取一段PGLA线体(规格为2/0,长度为1 cm),穿入9号一次性埋线针中(线体与针具均购于上海雅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左手将皮肤绷紧,右手持针刺进皮下肌肉层,得气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并将线埋入穴位,出针后消毒针孔,同时外敷无菌敷贴,穴位埋线每10天进行1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
治疗3个月后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体质量、体脂百分率(F%)改善情况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无效:经治疗形体臃肿肥胖、颜面虚浮、形寒肢冷、纳少腹胀、腰酸腿软、疲乏无力等临床症状未好转,体质量降低≤3 kg,F%降低≤3%;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质量降低>3 kg,但≤5 kg,F%降低>3%,但≤5%;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质量降低>5 kg,F%降低>5%;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体质量降至正常,女性F%值<30%,男性F%值<20%。将有效、显效、临床治愈计入总有效率[7]。
入院时、治疗3个月后由专门人员测定两组身高、体质量与皮脂厚度,并计算肥胖度(A)、体脂百分率(F%)、体质量指数(BMI),A=(实测体质量-标准体质量)/标准体质量×100%;BMI=体重/身高;F%=4.570/(体密度-4.142)×100%[8]。
入院时、治疗3个月后采集两组晨起时空腹静脉血4 mL,以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5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水平,试剂盒均购自浙江维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HOMA-IR=FBG×FINS/22.5;以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瘦素(FLP)水平,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秩和检验显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6,P=0.046<0.05),且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入院时两组A、F%、BMI、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A、F%、BMI、体质量均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上述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肥胖各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入院时比较,aP<0.05
入院时两组HDL-C、LDL-C、TG、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HDL-C水平较入院时提高,LDL-C、TG、TC水平较入院时降低,且观察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LDL-C、TG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脂质各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入院时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入院时两组FINS、FPG、FLP、HOMA-I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FINS、FPG、FLP、HOMA-IR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且观察组FINS、FL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FPG、HOMA-I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脂肪-胰岛轴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入院时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肥胖症为临床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病因与脂蛋白脂酶活性、能量摄入、遗传等因素均有一定相关性[9]。目前,该病主要治疗方法有运动疗法、节食疗法、手术疗法、药物疗法,采取运动、节食疗法治疗效果有限,同时手术治疗虽疗效确切,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患者接受度低,通常在极度肥胖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实施,且采取西医药物治疗虽疗效尚可,但不良反应多,且停药后易反弹[10]。故寻找治疗该病的安全、有效方法引起临床重点关注。
近年来临床开始逐渐关注中医治疗肥胖症的效果,中医学中对肥胖症已有较多认识,如:《灵枢·卫气失常》中记载:“人有脂、有膏、有肉……皮肉不相离者,肉;腘肉不坚,皮缓者,膏;腘肉坚,皮满者脂……”,此即为中医学对肥胖病最早的分型理论;《素问·奇病论》云:“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即指出饮食不节,致使脏腑运化失调、痰湿内聚为引发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脾胃论》中记载:“胃中之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说明脾胃实或虚均会导致肥胖[11]。此外肥胖病机亦涉及肝肾,若肾气不足则无法温养脾土,致使脾失健运,水谷精微积滞,形成膏脂。故肥胖症多为本虚标实之症,病位主要在于脾、胃,同时涉及肝、肾。脾肾阳虚型肥胖常因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养,导致脾肾阳气受损、脾失温煦、运化不畅、痰湿积聚所引发,治疗方法宜温补脾肾、降脂祛湿[12]。
温针灸为一种将针刺及艾灸相结合的中医治疗方法,可通过灸火的温度与热力,对体表穴位实施温熨、烧灼,且能经络传导,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进而发挥治病与保健作用;同时艾灸燃烧时所产生的远近红外线辐射,可渗透人体组织,调节机体组织细胞生化代谢[13]。同时本研究按照表里经俞募配穴法,胃募穴中脘与脾经背俞穴脾俞同取,可起到滋补后天的作用;膀胱募穴中极与肾经背俞穴肾俞同取可获得补益后天之效;按照原络穴独特作用,胃经络穴丰隆与脾经原穴太白同取,可益气健脾、补益生化之源、滋养脾阳、祛痰湿、降浊气;膀胱经络穴飞扬与肾经原穴太溪同取,可补肾温阳利水、温经散寒、调理冲任;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穴,可疏调脾经之气、升脾阳、祛湿、化痰浊;关元是培补元气要穴,命门为元气之根,二穴配用可补肾培元,益命火,温下焦、胞宫,补真阳;此外,三阴交为足三阴交会穴,可温通脾肾阳气、滋补肾精、补益气血、祛湿降浊、化瘀降脂,上述诸穴配合,针灸并用,阴得阳升泉源不竭,阳得阴助生化无穷,共奏温补脾肾、降脂祛湿之功效,可有效治疗脾肾阳虚型肥胖[14]。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疗效,本研究联合应用穴位埋线治疗,穴位埋线属复合性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可利用蛋白线对机体特定经穴的长期刺激作用,放大针刺功效,改善局部循环,并循经使信息传入体内脏腑,整合脏腑机能,改善饮食摄取,去除体内脂肪,进而达到减肥作用,且其还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等特点,患者接受度高[15];此外,孙云廷等[16]研究指出,穴位埋线治疗亦能良性调节中枢与外周瘦素及胰岛素水平,提高下丘脑OB-R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改善患者血脂、内分泌代谢。同时本研究穴位埋线选穴中中脘为胃之募穴,虚者能温中散寒、益气,实者可调理气机、降逆,同时足三里为胃经合穴,阴陵泉为脾经合穴,三穴共用能起到强健脾胃之效;关元为小肠募穴,可补益肾气、助气行水,天枢是大肠募穴,能通调胃肠腑气,且气海能补肾利水、益气活血,三穴共用可化湿祛浊、益气利水;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可活血调经、健脾益肾;命门、太溪可补肾益精,上述诸穴联合,可起到补脾益肾、排浊清膏等效果。
本研究治疗3个月后两组A、F%、BMI、体质量均较入院时降低,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采用温针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起到明显减肥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究其原因为温针灸与穴位埋线作用机制不同,联合应用可起到相互协同、相互补充、相互辅助作用,进而提升疗效。本研究中,两组LDL-C、TG、TC、FINS、FPG、FLP、HOMA-IR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HDL-C水平较入院时提高,且观察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C、FINS、FLP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温针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在减肥同时,调节患者异常脂质代谢。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应用温针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时考虑到其具体证型,研究方向更为具体,且在观察疗效同时,进一步研究了患者治疗前后肥胖指标、脂质指标及脂肪—胰岛轴相关指标等的水平变化情况,研究内容更为丰富,结果显示予以脾肾阳虚型肥胖患者温针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起到明显减肥、降脂作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但本研究选择样本量较少,且未观察其长期疗效,仍需临床扩大样本量并进行长期随访进一步探讨。
[1] 庞婷婷,刘志诚,徐斌.温针灸联合耳针治疗女性脾肾阳虚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5,35(6):529-533.
[2] Yang L,Colditz GA.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2007-2012[J].JAMA Intern Med,2015,175(8):1412-1413.
[3] Klop B,Elte J,Cabezas M.Dyslipidemia in obesity: mechanisms and potential targets[J].Nutrients,2013,5(4):1218-1240.
[4] 周杰,谢新才,孙悦,等.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5):105-107.
[5]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上册)[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52-857.
[6] 李恩.中国中西医结合临床全书(上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734-745.
[7] 刘志诚.肥胖病的针灸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16.
[8] 胡金梅,孙涛,李玮桓,等.六味能消胶囊治疗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2):295-297.
[9] Hall JE,do Carmo JM,Da SA,et al.Obesity-induced hypertension: interaction of neurohumoral and renal mechanisms[J].Circ Res,2015,116(6):991-1006.
[10] 许蕾,储浩然,程楚.针灸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1):75-77.
[11] 侯瑞芳,陶枫,陆灏,等.肥胖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8):1959-1962.
[12] 徐崟,蒙珊,吕计宝.穴位埋线结合雷火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症40例[J].四川中医,2014,32(8):150-152.
[13] 冯虹,刘志诚,徐斌.温针灸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肥胖36例[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1):47-50.
[14] 庞婷婷,刘志诚,徐斌.温针灸联合耳针对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脾肾阳虚型患者脂质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6):2133-2138.
[15] 李伶艳,姜军作.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4):127-130.
[16] 孙云廷,龚燕,李丽萍,等.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4):3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