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联合补肾健脾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2018-06-20 01:04杨秀炜王鹏飞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肾炎尿蛋白肾小球

温 旭,杨秀炜,赵 涛,王鹏飞,何 飞,栗 睿,李 京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军区总医院,辽宁 沈阳 110840)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慢性肾炎,其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类型不尽相同,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发展缓慢,症状可轻可重,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蛋白尿、镜下血尿,可伴高血压和(或)氮质血症及进行性加重的肾功能损害[1]。目前现代医学对慢性肾炎的治疗尚无满意的方法,主要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随着近年来中医特色疗法的发展与应用,药物治疗配合隔姜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取得较好疗效。有学者认为本病当属祖国医学“水肿”“腰痛”“血尿”及“虚劳”等范畴,本病较常反复发作,久病虚损,因此临床总以虚为本,多表现为腰酸、乏力、口干、无症状的蛋白尿、血尿等,外邪多见水湿、瘀血为主,患者水湿内停,脾阳受困,导致脾运失司,发为水肿,湿邪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发腰痛[2]。因此临床上应当以补肾健脾为原则,以改善患者体质。隔姜灸是临床常见的中医灸疗法,利用温热渗透的原理,刺激经络,使药效直达病所,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3]。同时配合我科室协定方益肾健脾活血方共同发挥辛温散寒、补肾温中、化瘀止血的作用,加快纤溶、舒张肾脏血管、增大肾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肾脏损害、抗免疫反应及提高机体免疫调节功能。本研究通过对患者临床疗效及尿蛋白的检测,来探究补肾健脾方联合隔姜灸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48.94±5.49)岁,病程4~9年,平均病程(5.64±0.64)年;治疗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49.54±5.63)岁,病程4~11年,平均病程(6.03±0.71)年。两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由我院伦理协会予以批准,患者具有知情权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学》[4]中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西医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长期持续性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常<3.5 g/24 h;和(或)血尿;有较长期的高血压、水肿;双肾对称地缩小;临床表现时重时轻,疾病后期出现贫血、水电解质紊乱、血肌酐升高,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5]拟定,患者主要为脾肾阳虚证,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双下肢浮肿,食少纳呆,腹胀,大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弱。

1.3 排除标准

患者年龄高于70岁;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脏疾病等;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孟肾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等其他肾脏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依从性较差不愿意配合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限制饮食钠的摄入,调整饮食蛋白质与含钾食物的摄入;戒烟、限制饮酒;减肥;适当锻炼等。口服缬沙坦胶囊(规格:40 mg/粒,批号:20150921,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80 mg日2次,连续口服30天。根据患者证型予以补肾健脾方治疗,方药组成为:黄芪30 g,党参、白术、茯苓各15 g,砂仁、陈皮各10 g,薏苡仁25 g,菟丝子、桑寄生、地黄、山茱萸各15 g,仙灵脾25 g,鹿角霜30 g,上方煎水300 mL,100 mL日3次温服,连续服用30天。治疗组服药期间应用隔姜灸,取生姜一块,选新鲜老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切成厚0.2~0.3 cm厚的姜片,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选取肾俞(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命门、气海,施灸时,将其放在穴区,将艾绒搓桓成约大小的圆锥形小艾柱(一柱为一壮),放在其上,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6~9壮,以皮肤局部潮红不起疱为度。10天一疗程,经本法治疗2~3个疗程。

1.5 评价指标

1.5.1 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评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降低70%~90%之间,尿蛋白定量降低大于4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症候积分降低在30%~69%之间,尿蛋白定量降低40%以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改善甚至加重,症候积分在30%以下。其中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5.2 中医症状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对治疗前后中医主症和次症采取半定量计分,并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和重度4类判定标准。其中主症分值为0、2、4、6分;次症分值0、1、2、3分。一般观察主症进行判定为主,次症为次,以中医症候总积分为主要参考指标。

1.5.3 检测24 h尿蛋白量及尿红细胞计数 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量及尿红细胞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溴甲酚绿法定量检测24 h尿蛋白;使用干化学法和高倍镜检测尿沉渣红细胞计数。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16/30),治疗组总有效率73.33%(22/30),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Z=-2.009,P=0.045<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n(%)]

2.2 两组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主要症状水肿、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水肿、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主要症状评分的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改善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量及尿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1);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24 h尿蛋白量及尿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1)。见表3。

表3 两组24 h尿蛋白量及尿红细胞计数的比较

3 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部性炎症性改变,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病,临床上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为基本临床表现,目前本病病因还不十分明确,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是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的肾小球疾病[7]。在治疗上,现代医学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防止肾小球硬化,延缓疾病进展,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积极预防、预测和治疗严重合并症[8]。除此之外可应用药物治疗,临床上常使用的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激动剂等,以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提高机体的自我恢复和修复功能[9]。相比西医治疗,中医有很大的治疗潜力和积极作用,尤其是对血尿、蛋白尿、水肿的综合治疗,临床证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很好的愈后效果[10]。故本研究通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临床症状、中药疗效以及临床指标间相关性研究,探讨本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进一步探索中药临床研究提供依据。《素问·水热穴论》篇云:“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巢氏病源》云:“肾者主水,肾虚不能制水,故水妄行浸溢皮肤而身体肿满。”“风邪入于少阴则尿血”[11-12]。又曰:“水病无不由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妄行,盈溢皮肤,而令周身肿满。”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曰:“惟肾虚不能行水,惟脾虚不能制水,肾与气合,胃为水谷之海,又因虚不能传化焉。故肾水泛滥反得以浸渍脾土,于是三焦壅滞,经络壅塞,水渗于皮肤注于肌肉而发水肿矣”[13-14]。故本病总以肾虚为本,湿热、瘀血蕴结于内为标,是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肾脏亏虚不能蒸腾气化水湿,导致水液内停、泛溢肌肤而为水肿;肾虚则封藏失司,精微不固,而至蛋白尿[15-16]。虽然本病是因病邪反复入侵所致,但治病必求其本,在中医治疗诸法中,补法运用较广泛,因此在缓解期治疗多以扶本补虚为主。

隔姜灸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在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17]。在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和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籍中亦有载述。隔姜灸是指利用艾灸的热力,在相应皮肤上隔阻一层药物,间接灸热此处皮肤或穴位,以发挥药物和艾灸的双重作用,加强治疗效果。所隔的药物以姜片、细盐、附子饼或其它自制中药饼等多见[18]。隔姜灸疗法可疏通经络气血、调理脏腑阴阳,故通利三焦水道及温补阳气等功效,可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19]。生姜性温味辛,可入肺、脾、胃经,具有辛温发散、温中散寒止痛等功效,对肺、脾、胃均有一定调节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生姜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改善循环、杀菌等作用[20]。隔姜灸在治疗过程中,既有艾绒燃热后所起的温热效应,又有生姜透皮吸收后在体内发挥的药理作用,利用温热加强生姜功效,生姜亦加强了艾条的功效,使其快速通过穴位穿透皮肤,气至病所,达到消除炎症作用[21]。补肾健脾方为本科室经验方,方中黄芪具有较强的补气作用,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增加并调节患者机体内免疫功能,提高抗体的抗病能力,黄芪还可以有效抑制细菌,降低血小板的粘附力,减少微血栓的形成,改善患者微循环[22];山茱萸、菟丝子补肾涩精,鹿角霜亦可补肾涩精,如《医学入门》提到:“治五劳七伤赢瘦,补肾益气,固精壮阳,强骨髓,治梦遗”[23];白术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利尿降血糖、提高免疫力作用;当归补血和血、行气止痛,取气行则血行之意,瘀血难停,生地黄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24];丹参补血活血,现代药理研究有改善微循环和抗炎的作用;党参补气兼能养血[25]。本方总以补虚祛邪为要,与隔姜灸配合使用,共奏补肾健脾之功。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53.3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双下肢浮肿等临床症状以及减少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24 h尿蛋白定量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隔姜灸配合中药汤剂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肾炎活动,经临床应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易被患者接受,临床效果满意。

[1] 孟祥磊.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5):191-193.

[2] 兰乐健,彭健韫,廖益飞,等.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2):112-114.

[3] 言芳,阳仁达,谭静,等.隔物灸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1989-1991.

[4]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09.

[5]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6):8-9.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57-162.

[7] Qiu H,Fan W,Fu P,et al.General acteoside of rehmanniae leaves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frican Journalof Traditional,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s,2013,10(4):109-115.

[8] 李名波,孙智梅,任卓琴,等.氯沙坦钾片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1):75-76.

[9] 周静,魏昕,曾艳,等.氯沙坦钾联合益肾化湿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4):297-299.

[10] 回学军,孙冬,李志彪,等.慢性肾小球肾炎与细胞因子含量表达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7):1737-1738.

[11] 许敬春.益气养阴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1067.

[12] 刘雄伟,冯松杰.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3):454-455.

[13] 张威廉,阎慧.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232-232.

[14] 蒋佳梅.补益脾肾、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

[15] 周全,王小琴.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3):75-78.

[16] 王浩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3):77-79.

[17] 吴斌,孙伟.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14(6):79-81.

[18] 周华,苟晔荔,罗曼,等.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2):53-54.

[19] 黄怡,刘烨.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27例[J].陕西中医,2010,31(4):400-401.

[20] 韩玉昆,郭鹏丽,王卫东,等.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2,27(12):2464-2465.

[21] 王一洲,刘宇,赵强,等.隔物灸治五脏疾病验案举隅[J].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2013,23(4):60-64.

[22] 左政,陈晓梅,姜云武,等.隔药饼灸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兔血清TGF-β1及肾功能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4):82-84.

[23] 左政,姜云武,管遵信,等.隔药饼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218-220.

[24] 田岳凤,吴爱花,王军,等.隔药饼灸对免疫抑制兔脾脏影响的组织学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10):1077-1081.

[25] 陈丹,俞竹青,钱玲琳,等.隔物灸发展历程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7,49(1):15-17.

猜你喜欢
肾炎尿蛋白肾小球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不全怎样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