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乐 ,杨璐一 *,梁歌 ,万小平 ,罗公民 ,吕学斌 ,王泽洲 ,高荣 **
(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物疾病防控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4;2.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6;3.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细胞因子被用作疫苗的分子佐剂[1],然其成本高,半衰期短,限制了细胞因子的大规模使用,亟需开发安全和性价比高的免疫调节剂来增强动物的免疫能力。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限制了单个细胞因子基因在体内的表达活性,加之单基因的生物学活性通常达不到足够的免疫增强效果,为了克服这个限制,我们设计了融合的多个细胞因子基因,使之能够在动物细胞中共表达,加强调节效应,增强动物对感染性疾病的免疫保护能力。这类细胞因子中最常使用的就是白介素分子[2-4],本研究中我们用2A自剪切短肽连接猪IL-2和IL-4/6,探究其在体外和小鼠体内的免疫协同效应。
1.1 重组质粒 真核分泌型表达质粒VR1020,插入融合猪IL-4和IL-6的VRIL4/6以及插入猪IL-2的VRIL2均由本单位实验室构建和保存。
1.2 修饰壳聚糖包裹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检测 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质粒DNA壳聚糖纳米颗粒,按文献报道的方法[5]先制备壳聚糖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修饰分子(CPP),与质粒按质量比为30∶1的比例在50~55℃水浴磁力搅拌下,将质粒缓慢滴加至材料溶液中,混合均匀,恒温10min,最终得到包裹好的4种纳米颗粒:VRIL4/6-2-CPP、VRIL4/6-CPP、VRIL2-CPP、VR1020-CPP。
将纳米颗粒样品进行0.7%琼脂糖凝胶电泳。取1mL纳米颗粒,用Zetasizer 3000 HS/IHPL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及Zeta电位。
1.3 重组质粒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 6孔板中培养HEK293细胞至有80%贴壁时转染4种纳米颗粒,每孔缓慢滴加50μL纳米颗粒,分别于24h、48h和72h收集上清用于检测生物学活性。
1.4 重组质粒的生物学活性检测 用文献报道的方法制备猪淋巴母细胞,96孔板中每孔加入50 μL靶细胞和50μL转染上清液。每个样品设3个重复孔,并设对照孔,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48h,然后每孔加入10μL CCK8轻轻吹匀,继续培养2h,用Bio-Reader3550检测每孔OD450(参照OD630)。
1.5 重组质粒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效应 将40只21日龄(18~22g)健康昆明雌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见表1。每只小鼠注射含有100μg重组质粒的纳米颗粒,注射后每周称重并采血。用流式细胞仪测量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IgG、和IgG1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液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表1 小鼠分组情况
2.1 纳米颗粒的凝胶阻滞实验、粒径及Zeta电位 CPP包裹4种质粒形成的纳米颗粒,通过0.7%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发现5种纳米颗粒或向正极方向跑,或被阻滞在点样孔中,说明质粒和包裹材料成功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纳米颗粒,并且纳米颗粒分子粒径较小。
4种纳米颗粒的粒径及Zeta电位见表2。从表2可见,所有包裹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在98~154nm之间,Zeta电位在+24.5~+44.7mV之间,说明转染效率较好。
表2 纳米颗粒的粒径和电位
2.2 重组质粒的体外生物学活性 通过CCK8检测细胞成活结果(图1),可见猪淋巴母细胞明显增殖,VRIL4/6-2-CPP、VRIL4/6-CPP和 VRIL2-CPP均较对照VR1020-CPP组增殖明显。说明实验质粒用CPP包裹后均能表现出高效的生物学活性,显著刺激猪淋巴细胞增殖(P<0.05),且 VRIL4/6-2-CPP共表达实验组的效果最佳。
图1 淋巴母细胞增殖情况
2.3 重组质粒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效应
2.3.1 免疫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结果(图2)可以看出,实验组IL-1、IL-2、IL-4三种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和IL-2基因的表达量在7~28d内持续增高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并且VRIL4/6-2-CPP组的表达量略高;IL-4基因的表达量在7~21 d内持续增高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21d之后可以观察到VRIL4/6-2-CPP组的表达量逐渐高于VRIL4/6-CPP 和 VRIL2-CPP组(P<0.05)。
2.3.2 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整体来看(图3),在免疫后21 d内,实验组小鼠血液中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2.3.3 血清IgG、IgG1含量测定 如图4所示,实验组小鼠血清中的IgG、IgG1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IgG含量在0~35d内持续增加,IgG1含量保持平稳,变化不大。
2.3.4 小鼠体重变化 整体来看,注射后0~35d,实验组小鼠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P<0.05),见图5。
图2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
图3 小鼠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变化
图4 实验小鼠血清IgG、IgG1含量变化
图5 小鼠体重变化
本研究中我们使用2A自剪切短肽连接猪IL-4/6和IL-2基因,获得了一种新型有效的免疫调节分子。2A自剪切技术可使多个基因使用同一个启动子,实现在同一载体中等量表达[6-7],因此我们在本研究中利用它共表达了3个关键的细胞因子基因,从而增强猪对感染性疾病的免疫能力。体外淋巴母细胞增殖实验证实了融合的VRIL4/6-2可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出IL-4/6和IL-2,且融合的IL-4/6和IL-2比单独的IL-4/6或IL-2更能促进细胞增殖。整个实验期间,小鼠注射部位无局部炎症发生,在35d的观察期内,实验组小鼠也检测不到系统性的免疫反应症状。
本研究还发现,实验组血清的IgG含量明显增加,且注射VRIL4/6-2的小鼠效果最佳,CD4和CD8分子、IL-2和IL-4基因的表达量也都在注射后不同时间段有所升高。表明注射VRIL4/6-2可加强小鼠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免疫调节能力。同时,还观察到注射VRIL4/6-2的小鼠比其他组生长更快,与增强免疫的结果保持一致。这些结果有力地证实了CPP包裹的VRIL4/6-2纳米颗粒可有效增强小鼠的生长能力和免疫能力。
本研究证实了VRIL4/6-2能有效增强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开发成安全有效的免疫增强剂。
[1] Lee A Y,Chung H K,Yong B E,et al.A recombinant human G-CSF/GM-CSF fusion protein from E.coli showing colony stimulating activity on human bone marrow cells[J].Biotechnology Letters,2003,25(3):205-211.
[2] Zhang H,Cheng C,Zheng M,et al.Enhancement of immunity to an Escherichia coli vaccine in mice orally inoculated with a fusion gene encoding porcine interleukin 4 and 6[J].Vaccine,2007,25(41):7094-7101.
[3]Kim J J,Yang J S,Montaner L,et al.Co-immunization with IFN-gamma or IL-2,but not IL-13 or IL-4 cDNA can enhance Th1-type DNA vaccine-induced immune responses in vivo[J].Journal of Interferon and Cytokine Research,2000,20(3):311-319.
[4]Yang X,Sun WK,Chen WL,et al.Promotion of the immunity of piglets to Hog cholera vaccine induced by shuffled pig interleukin-2 gene and CpG immunostimulatory sequences encapsulated in chitosan nanoparticles[J].Procedia in Vaccinology,2010,2(1):51-59.
[5] Xu Z,Wan X,Zhang W,et al.Synthesis of biodegradable polycationic 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polyethylenimine-chitosan and its potential as gene carrier[J].Carbohydrate Polymers,2009,78(1):46-53.
[6] Felipe P D,Ryan M D.Targeting of proteins derived from self-processing polyproteins containing multiple signal sequences[J].Traffic,2004,5(8):616-626.
[7] Szymczak AL,Vignali DA.Development of 2A pept-ide-based strategies in the design of multicistronic vectors[J].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2005,5(5):627.